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40条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1]15000字.docx

2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4035326
  • 上传时间:2022-03-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2.93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40条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1]15000字    1《生活与哲学》40条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学习时应把握以下范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10、唯物辩证法19、认识论3)(共32条原理)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10条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或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1、〖原理内容〗:(1)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3)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2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4)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反对〗: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3、〖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七、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 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2、〖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33、〖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八、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九、自然界的物质性1、〖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它既不是什么神的意志的产物,也不可能是人的意识的产物,而是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的活动,同样要以承认自然物及其属性和规律为前提。

      2、〖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原理内容〗:2、〖方法论〗:我们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4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3条原理)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的理论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1)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5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6、发展4、矛盾7 + 创新2)(共19条原理)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发展、矛盾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6条原理)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3、〖反对〗: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反对〗: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