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唐寅园导游词(4篇).docx
5页苏州唐寅园导游词(4篇)苏州唐寅园导游词(精选4篇) 苏州唐寅园导游词 篇1 唐寅(1470&1520__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在绘画上,唐寅擅长山水,又工画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被称为唐画,为后人推崇传世作品有《秋风纨扇图》、《一世姻缘图》、《簪花仕女图》等唐伯虎在艺术上才气横溢,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同当时的名画家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有《六如居士全集》、《唐寅画谱》传世唐伯虎只活到五十四岁就辞世而去唐寅园,也就是唐寅墓,位于苏州市区解放西路上,占地近万平方米,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唐寅辞世之时,家境清贫,就葬于桃花坞故居之后,嘉靖20__年才移葬今址 明崇祯十六年(1644年),文人雷起剑、毛子晋等人见唐寅墓地荒芜,牛羊践踏,凄然叹曰:千载下读唐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时与并乎!乃出资整修,理厥封树,构数楹而祠之清嘉庆六年(1820__年)长沙人唐仲冕来苏任吴县知县,以唐寅族裔身份再修唐寅墓碑书明唐解元之墓,覆以石亭,立石绰楔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7年和1958年,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重修唐寅墓。
当时,唐仲冕所立之石亭及墓碑尚存除整治基地外,新建石坊一座于墓道起端,上刻唐伯虎墓 ,背刻名名传万口,并种植桃花数十株、松柏20余株 1955年,政府对唐寅墓进行了整修,次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但文革期间,唐寅墓地遭毁坏,墓碑、石亭、石坊等荡然无存,只留荒冢一堆1985年,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再次修复墓冢,次年又在墓南建起六如堂、梦墨堂等厅堂,辟为唐寅纪念陈列室,并正式对公众开放整个唐寅园布局错落有致,恬静中透出几分风雅 20__年5月起,苏州市区文保所对唐寅园进行了大修几个月来,这里的屋顶得到了翻修,电线也进行了重排,围墙被加高了,门窗柱子进行了重新油漆,地面假方砖则被真方砖替下针对变成低洼地块这一问题,大修还重新铺设了这里的下水系统,配置了专门的抽水泵此次大修除了改造硬件外,还将提升软件,如将增加陈列一些有关唐伯虎的正史和野史资料,做一个效果逼真的唐寅故居沙盘;另外还设想增加演艺内容,如通过评弹讲述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从而增加游园的趣味性! 苏州唐寅园导游词 篇2 各位亲爱的游客: 大家好!很荣幸能获此机会来带大家游览唐寅园 唐寅墓现占地9300平方米,南临苏福公路,有清水磨砖贴面双阙式大门,刻有“唐寅墓园”四字,向北过东西门厅、石驳方池和花岗石二柱冲天式牌坊,即为桃花仙馆、梦墨堂、六如堂等组成的唐寅纪念陈列室。
最后为墓区整个墓园环境优美,国内庭院规整,建筑朴实,景物清幽,是一处参观游览的好去处唐寅墓位于市郊横塘乡王家村,距苏州盘门约2公里,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崇祯十六年(1644年),文人雷起剑、毛子晋等人见唐寅墓地荒芜,牛羊践踏,凄然叹曰:“千载下读唐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时与并乎!”乃出资整修,“理厥封树”,“构数楹而祠之”清嘉庆六年(1801年)长沙人唐仲冕来苏任吴县知县,以唐寅族裔身份再修唐寅墓碑书“明唐解元之墓”,覆以石亭,立石绰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7年和1958年,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重修唐寅墓当时,唐仲冕所立之石亭及墓碑尚存除整治基地外,新建石坊一座于墓道起端,上刻“唐伯虎墓 ,背刻名名传万口”,并种植桃花数十株、松柏20余株1966年复遭破坏,墓碑、石亭、石坊、树木荡然无存,只留荒冢一垄1985年,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再次整修,于墓冢周围砌石护壁,墓地加筑石墙,按原貌重立墓碑、碑亭、石坊1986年,利用城内拆迁古建筑,在墓南先后筑六如堂、梦墨堂、闲来草堂、禅仙居等,并建门厅桃花仙馆,植树绿化,面目一新,辟为唐寅纪念陈列室,于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苏州唐寅园导游词 篇3 唐寅园(唐伯虎文化园)坐落在苏州古城西南解放西路146号,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是江南第一才地,很多客人到唐寅园求才、沾才、得才唐寅园是苏州园林中唯一以展示唐伯虎艺术生平及明四家书画作品为主的,是在苏州了解唐寅文化、吴文化、中国书画文化的必到之处 唐寅园是个文化园林,它体现的是中国田园文化、江南造园文化和书画文化等高雅文化在景区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的才子唐伯虎和当代的才女秋香的现场诗、书、画表演,还有六如堂、桃花仙馆、名人馆、秋香扇庄、唐伯虎点秋香演出等等苏州建城2500余年,号称吴文化中心它历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等而唐寅园则是代表苏州文化的窗口全国很多客人到此游览寻宝国家部级干部不少于几十位来唐寅园参观并题诗提词同时也有海内外华侨到此收藏具有增值及观赏价值的当代名人字画 苏州唐寅园导游词 篇4 明崇祯十六年(1644年),文人雷起剑、毛子晋等人见唐寅墓地荒芜,牛羊践踏,凄然叹曰:千载下读唐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时与并乎!乃出资整修,理厥封树,构数楹而祠之清嘉庆六年(1820__年)长沙人唐仲冕来苏任吴县知县,以唐寅族裔身份再修唐寅墓。
碑书明唐解元之墓,覆以石亭,立石绰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7年和1958年,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重修唐寅墓当时,唐仲冕所立之石亭及墓碑尚存除整治基地外,新建石坊一座于墓道起端,上刻唐伯虎墓 ,背刻名名传万口,并种植桃花数十株、松柏20余株1966年复遭破坏,墓碑、石亭、石坊、树木荡然无存,只留荒冢一垄1985年,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再次整修,于墓冢周围砌石护壁,墓地加筑石墙,按原貌重立墓碑、碑亭、石坊1986年,利用城内拆迁古建筑,在墓南先后筑六如堂、梦墨堂、闲来草堂、禅仙居等,并建门厅桃花仙馆,植树绿化,面目一新,辟为唐寅纪念陈列室,于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唐寅墓现占地9300平方米,南临苏福公路,有清水磨砖贴面双阙式大门,刻有唐寅墓园四字,向北过东西门厅、石驳方池和花岗石二柱冲天式牌坊,即为桃花仙馆、梦墨堂、六如堂等组成的唐寅纪念陈列室最后为墓区整个墓园环境优美,国内庭院规整,建筑朴实,景物清幽,是一处参观游览的好去处唐寅墓位于市郊横塘乡王家村,距苏州盘门约2公里,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唐寅园导游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