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有所教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docx
5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学有所教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在从基本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跨越的进程中,以创新评估机制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是江苏省的胜利阅历此举也探究了区域教育评估的运行模式 进入新世纪,县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成为江苏教育改革和进展的主旋律近年来,江苏省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标准引领,创新评估机制,促进了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动和水平提升,也探究了区域教育评估的运行模式与基本阅历目前,全省112个县〔市、区,含经济开发区〕中,已有95个接受省级评估,其中79个已被省政府表彰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正从基本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跨越在不久前苏州市举行的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上,来自该市99所中小学校的1300余名选手在竞赛中分别进行建筑模型和车辆模型两大项目的角逐图为小选手在仔细参赛 强化顶层设计,为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铺设快道 1996年,江苏在全国抢先实现“两基〞目标后,省委省政府准时提出“江苏要在全国抢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由此拉开了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10年实现基本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根据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实质和基本特点,我们突出普及教育、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制度保障等重点,讨论制订了由3大模块16条指标组成的《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并由省政府颁发各地施行。
这16条指标已成为我省各地县域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标准和不变准星 为强力推动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省政府决定从2007年起,开展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充分发挥以评促建的重要作用当年,苏南的36个县〔市、区〕首批通过省级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5年多来,共分10批判估了95个县〔市、区〕评估工作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评建规划,地方政府组织创建,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具体负责实施 在2010年、2011年开展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的同时,我们对申报的31个县〔市、区〕进行了社会满意度调查,把政府评价与群众评议结合起来,把专家推断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来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调查依据现代化建设指标16条中社会关注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如优质资源需求、教师队伍素养、学生课业负担等7个方面进行分项评价两年对31个县区的满意度调查显示,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率达74%以上,最高的县区到达82%以上 为了调动各地创建教育现代化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2009年起,江苏省政府对经过评估认定的县区进行表彰认定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区〕〞,省财政给予每县100万元、每区50万元的嘉奖。
注重标准引领,为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刻划蓝图 在江苏省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与评估实践中,我们汇聚全省教育系统的讨论成果,集中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聪慧才智,用了3年时间研制出这套建设指标 从国际教育进展来看,我们的教育现代化始终是一种追逐型的进展模式,所以现代化目标应具有客观性和国际性;从国内教育现代化建设来看,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现代化目标,江苏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制定,必需置于全国的宏大背景中深入讨论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内容,主要应当表达在教育为公民提供"全面教育、优质教育、公平教育"的努力上 整个指标体系分为3大板块,可简要概括为:有学上,上好学,优而学 建设指标的1——6条集中表述了区域教育事业进展水平目标,既有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特别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覆盖面的关注,又有对各级各类教育进展数量上的要求,这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要义;7——12条集中表述了江苏教育的质量目标,也是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一种期盼,包括对幼儿园和中小学整体创优和均衡进展的要求、对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要求,这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内核;第13——16条集中表述了对县〔市、区〕政府重视、支持和保障教育的要求,主要考察投入水平、均衡教育、规范办学和安全保障4个方面,这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保障。
在江苏,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与评估已经成为地方党政部门和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重大教育工程评估主要有以下四项程序—— 县区自评:县〔市、区〕在学习指标、加强建设、持续整改、自评总结的基础上,向教育厅提出评估申请;材料评审:教育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厅党组依据审核状况确定进入现场考察程序的县〔市、区〕;现场考察:评估专家组均由厅级领导亲自任组长,由省市县教育管理、教学科研、信息装备、财务审计等各类专家组成,还邀请国家和外省的专家;评后整改:县域教育现代化评估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不能一评了之第一批判估后我们就设立了这个环节,要求被评的县区在现场考察之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整改,并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进行检查,以提高评估效益 坚持以评促建,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效果 5年多来,江苏开展的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与评估,开拓了一条县域范围实现教育科学进展、快速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崭新道路 各县区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地把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作为全局性重点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从规划制定、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内涵建设等方面全面统筹、科学推动县区党政主要领导都亲自挂帅,切实抓好影响教育现代化推动的重点、难点问题。
已经通过评估的县区基本做到经济社会进展规划优先支配教育进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各有关县区不断完善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和优先增长机制据统计,2010年评估的15个县〔市、区〕近3年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直接投入51亿元;2012年评估的16个县〔市、区〕3年投入89.8亿元2010年,全省全社会教育投入比上年增长18.92%,比同期全省GDP增长比例高出6.22个百分点这使得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城乡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育现代化装备到位目前,接受过评估的县区,各学校全部实现宽带上网,每所建制学校绝大部分做到“班班通〞,师机比和生机比到达了2∶1和10∶1;“校安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城乡大多数中小学校都铺设了塑胶跑道,处处充满着现代化气息 目前,江苏省在2009年普及15年教育的基础上,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固率、学前三年普及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已到达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进展水平已经接受评估的95个县区,各类教育进展水平均超出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已经较好解决了“有学上〞问题,正在向“学有优教〞跨越 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