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垂直地带性的因素.doc
2页影响垂直地带性的因素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带性或高度带性形成垂直带的基本条件是构造隆起的山体,而其直接原因是热量随高度的迅速降低(每千米下降 -6℃)只要山体有足够的高度,自下而上便可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那么影响垂直地带性的因素有哪些呢?一: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垂直带性分异是山地特有的地域分异现象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地带性分异的两个前提足够高的海拔使垂直地带性分异得以充分表现足够大的相对高度差则使垂直带性的分异产物—山地垂直带普更完备和复杂当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时,通常只要有足够的相对高度(一般500米) ,山地就会出现垂直带的分异如:海拔1867m 的海南岛五指山,土壤垂直带普由5 个土壤带组成,而喜马拉雅山系中的许多山脉土壤垂直带普之完整为世界所罕见二:气温、湿度及降水气温通常随山地高度增加而降低,降水与空气湿度在一定高度一下随海拔升高而递增受温度、水分条件制约的植被、土壤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自下而上组合排列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在青藏高原南缘的中喜马拉雅山脉南翼,从低到高有如下各垂直自然带:低山季雨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暗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高山草甸带-亚冰雪带-冰雪带。
三:与海洋的距离(湿润与干旱地区)距海洋的远近不仅影响水热条件,而且还影响带普的性质,除极地和高纬区山地外,均有海洋性带普与大陆性带普之分海洋性带普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卢巴山,基带为热带雨林、季雨林,自海拔 600~3700m,分别发育山地雨林、季雨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山地苔藓林带,热带亚高山矮林带大陆性垂直带如:阿尔金山脉北坡也只有山地荒漠、山地荒漠草原、高寒草原或高寒草甸带干旱区山地在气温垂直递减和降水量随高度增加的规律作用下,往往必须在比同纬度湿润山地更高处才适宜森林上生长的水热条件,因此干旱区的山地森林分布界线总是高于同纬度湿润山地如:最典型的是昆仑山北坡,山地荒漠上升到 3400m 高度,山地草原带在 3600m 以上转变为高寒草原或高寒草甸带四:山地的坡向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雨,降水较多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增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迎风坡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背风坡的小因迎风坡多云雾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过度升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过度降低背风坡反之山地的坡向同样影响水热条件从而影响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如 珠穆朗玛峰迎风坡的植被垂直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而背风坡只有高山草原带五:地质构造运动大范围的地质构造运动使地形发生变形,发生山体塌方,地势隆起,地形抬升或下陷等,从而改变原来山体的垂直地带性如江西庐山的山顶的红壤就是由于山体抬升造成的总的来说,影响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的因素很多,但最为重要的是随着山体高度的升高气温随之降低,降水与空气湿度在一定高度一下随海拔升高而递增温度、水分条件制约的植被、土壤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自下而上组合排列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 10 地科 董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