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省级科普课题结题报告-(1500字).docx
6页小学省级科普课题结题报告-(1500字) 安徽省科研课题 《基于农村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孙敦杰李荣友 我校2022年4月申报的《基于农村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安徽省教育厅教科研1号),于2022年9月经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省教育厅审查批准,确定为2022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三年来,本课题在上级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老师的团结协作下,经过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江泽民总书记在1101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强国富民的理论高度。
人类正处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期,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国际背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视如美、英、日经过长期的研究,已初步形成创新教育理论的框架体系特别是日本的创新教育研究成果显著,日本学生的发明制作和专利申请具世界前列虽然各国对创新教育认识存在一些差异,但都从不同层面上论述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2、国内:我国在九十年代中期才全面开始创新教育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效,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科技制作、小发明等浅层面上,对于如何实施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没有作深入全面的研究,研究的范围大都是结合城市资源开展相应研究,但结合农村开展研究的寥寥无几,在理论与实践上尚存在多方面的空白。
3、学校背景:梅桥中心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有丰富的乡土资源,又有蚌埠市教科所、蚌埠市科协提供帮助,有良好的条件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多年来梅桥中心学校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优异成绩《基于农村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的提出经专家组评审,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开题实验,我们课题组将借鉴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基于农村资源,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等方面切入,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 综上所述,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国教改都不约而同的把培养创新能力作为关键凸显出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的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的传统教学思想束缚了教师,再加之教育体制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适应考试,从小学到中学形成了应试教育的格局陈旧的教学内容局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基于农村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与此同时探讨农村科技小发明教育的途径与模式,大力推进学校以科技为特色的素质教育,为培养各级各类的科技 安徽省科研课题 《基于农村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孙敦杰李荣友 我校2022年4月申报的《基于农村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安徽省教育厅教科研1号),于2022年9月经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省教育厅审查批准,确定为2022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三年来,本课题在上级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老师的团结协作下,经过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江泽民总书记在1101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强国富民的理论高度人类正处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期,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国际背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视。
如美、英、日经过长期的研究,已初步形成创新教育理论的框架体系特别是日本的创新教育研究成果显著,日本学生的发明制作和专利申请具世界前列虽然各国对创新教育认识存在一些差异,但都从不同层面上论述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2、国内:我国在九十年代中期才全面开始创新教育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效,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科技制作、小发明等浅层面上,对于如何实施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没有作深入全面的研究,研究的范围大都是结合城市资源开展相应研究,但结合农村开展研究的寥寥无几,在理论与实践上尚存在多方面的空白 3、学校背景:梅桥中心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有丰富的乡土资源,又有蚌埠市教科所、蚌埠市科协提供帮助,有良好的条件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多年来梅桥中心学校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优异成绩《基于农村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的提出经专家组评审,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开题实验,我们课题组将借鉴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基于农村资源,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等方面切入,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
综上所述,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国教改都不约而同的把培养创新能力作为关键凸显出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的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的传统教学思想束缚了教师,再加之教育体制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适应考试,从小学到中学形成了应试教育的格局陈旧的教学内容局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基于农村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与此同时探讨农村科技小发明教育的途径与模式,大力推进学校以科技为特色的素质教育,为培养各级各类的科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