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书修订情况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ppt
85页教科书修订情况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 修定原则• 解决教材实验中集中反映的问题;•参考课程标准的修订;• 保持实验本的基础结构和主要内容数与代数• 增加“整式的加减”一章1 用字母表示数,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以 列式问题为素材引出有关概念: 2 结合列式问题中的化简,引出同类项的 概念,类比数的运算律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通过合并同类项进行式子化简.3 结合列式问题中的化简,引出去括号的 问题,类比数的运算律得到去括号的法则;通 过去括号,进行式子化简.4 归纳出整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教学中反应集中的一些问题问题的实际背景(如一元一次方程)个别难题(哪种灯省钱、体育比赛、 规划 问 题、刹车问题等) 练习、习题中增加基本题目 图形与几何• 保持现有基本结构•保持对推理证明的处理循序渐进 起点早 一以贯之 适当加强•对一些内容的处理镶嵌 统计与概率• 适当整合统计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七下)统计调查 频数分布直方图数据的分析(八下)实践与综合应用•数学活动•课题学习七年级级上册(61) 第1章 有理数(19) 第2章 整式的加减(8)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18) 第4章 图图形认识认识 初步(16)七年级级下册(62) 第5章 相交线线与平行线线(14) 第6章 平面直角坐标标系(7) 第7章 三角形(9) 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组(12) 第9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组(11) 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9) 八年级级上册(62) 第11章 全等三角形(11) 第12章 轴对轴对 称(13) 第13章 实实数(8) 第14章 一次函数(17) 第15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13)八年级级下册(61) 第16章 分式(14) 第17章 反比例函数(8) 第18章 勾股定理(8) 第19章 四边边形 (16) 第20章 数据的分析(15) 九年级级上册(62) 第21章 二次根式(9)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13) 第23章 旋转转(8) 第24章 圆圆(17) 第25章 概率初步(15)九年级级下册(48) 第26章 二次函数(12) 第27章 相似(13) 第28章 锐锐角三角函数(12) 第29章 投影与视图视图 (1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七年级上册 教材教法分析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学习内容牵涉到“课标”的3个领域(数 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 )每一章 都是相关领域的基础内容。
全书共需约61课时,具体如下:第一章 有理数 约19课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约8课时单项式 多项式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整式的加减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约18课时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约16课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一、教科书内容安排及课标要求1.1 正数和负数 2课 时1.2 有理数 4课 时 有理数 数轴 相反数 绝对值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 时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4课 时合并 去括号 1.5 有理数的乘方 3课 时 乘方 科学记数法 近似数和有效数 字数学活动小结 2课 时 第一章 有理数课标要求•(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 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 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 含义(a表示有理数)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 、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 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学建议1.搞好与前两个学段的衔接•前两个学段学过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即正有 理数及0的知识,还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这些都是学 习本章内容的基础•有理数的有关概念以及运算,与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数的概 念及运算联系紧密 例如,对负数的认识离不开对已学过 的数的认识;有理数的运算,当符号确定后,就归结到已学 过的运算上去因此,学习有理数的有关概念以及运算,都 必须注意与从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数的概念及运算的衔接•教科书把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运用于本章例如,用-a表 示a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结论;用字 母表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除法法则这样做可以使问题的 阐述更简明、更深入,同时,前面学过的数与代数的知识, 也得到了巩固、加强和提高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绝对值的要求,要有一个过程,有些要求要 在今后的学习中落实,例如绝对值不等式。
本章 安排绝对值的概念,主要是为有理数的运算作准 备的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就达到了上述要求 教科书中用字母表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结论, 并不要求在绝对值符号中出现字母并加以讨论•有理数运算中涉及的数应当比较简单,如果涉 及的数比较复杂可以利用计算器解决,主要是确 定结果的符号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也要控 制复杂程度(以三步以内为主)关于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课标例44) 灾害预案•一次水灾中,大约有20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如 果灾情持续一个月,大约需要筹集多少顶帐篷?多 少吨粮食?•[说明] 解决此问题需要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 行有理数的运算,最后给出估计•例如,假定一顶帐篷可以住10个人,需要2万顶; 假如要保证一个家庭住一顶帐篷,每个家庭4口人 ,需要5万顶假定平均每人每天需要0.4千克粮食 ,可以估计出每天需要的粮食数,10天需要的,一 个月需要的3.用好计算器•用计算器可以进行有理数的运算,这意味着没有 必要要求学生进行复杂的笔算,使它们有更多的 时间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问题 •有理数运算的基本要求不能削弱因此,用计算 器进行有理数运算的内容,都要在学生掌握了相 应运算以后再加以介绍。
•让计算器为学生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服务笔算以 后,可以用计算器验算,参照计算器计算的结果 ,学生可以判断笔算结果是否正确如果笔算的 结果不正确,应鼓励学生寻找笔算过程中的错误 并加以改正,而不是把计算器算得的结果一抄了 事 •让计算器帮助学生探索运算规律对于运算规律 ,可以让学生选较复杂的数进行尝试,用计算器 获得结果4.利用好选学内容•本章安排了“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 究”等选学内容这些选学内容是本章中有关问 题的扩展与加深适时安排有兴趣的学生使用这 些材料,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见识 例如,可以在“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 允许误差”中更多地了解实际中的正负数又如 ,从有理数乘法的符号规律,可以解释一个翻牌 游戏中的数学道理•总之,要使选学内容与必学内容相得益彰,提 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5.适当加强练习,巩固“双基”▶有理数运算不是要一味追求练习数量 三、部分课例展示一、教科书内容安排及课标要求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2.1 整式 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 系数 次数多项式 项 次数2.2 整式的加减 5课时 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 整式的加减数学活动小结 1课时•本章内容的编写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 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
整 式的加减运算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 ”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 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 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 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全章包括两节内容这两节内容都是由章 前引言中的问题引出的 •在章前引言中,教科书以2006年正式通 车的青藏铁路为背景,根据路程、速度和 时间的关系设计了几个问题,解决这些问 题要用到用字母表示数、用式子表示数量 关系以及对式子进行化简等,为引出单项 式、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等概念和法则提 供实际背景,使学生感到学习这些概念和 运算是实际的需要 课标要求•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 号的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 运算.•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 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 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 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二、教学建议1.注意与小学相关内容的衔接•本章主要内容是整式及其相关概念和整式 的加减运算,教科书将这些内容的编写与 列出整式表示数量关系密切联系起来,而 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是建立在用字母表示 数的基础之上的在小学,学生已经学过 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列式表示实际问题 中的数量关系和简易方程等,这些知识是 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由数到式过程,体现了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式子 中的字母表示数,为下面继续学习用式子 表示数量关系在思考问题的方法上进行引 导 •教学时,要注意与小学学过的相关内容联 系起来,在第2.1节的教学中,可以多举一 些例子,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复习时要注 意这个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复习 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让学生充分体会字母 的真正含义,逐渐熟悉用式子表示数量关 系,理解字母可以象数一样进行计算,为 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基础2.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似乎遇到的都是具体的数字 ,但在数字运算的背后,却隐含着式的运算因 此本章编写时,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无论是概 念的引出,还是运算法则的探讨,都是紧密结合 实际问题展开的 •在本章的例题和习题中,也设计了大量的实际问 题这些实际问题选材广泛,有的选自于工农业 生产,有的是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也有反映社 会进步的,等等教科书的这种编写方式,可以 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体会由 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利用 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类比数学习式,加强知识的内在 联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整式运算的教学中要强调通过类比的思 想方法学习式的运算,理解数的运算性质 和运算律在式的运算中仍然成立,体会“数 式通性”。
通过对数与式运算的分析,使学 生理解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特殊(具体) 到一般(抽象),又由一般(抽象)到特 殊(具体),在不断重复中得到提高,培 养学生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根据数 与式之间的联系,体现数学知识间具体与 抽象的内在联系和数学的内在统一性 4.重视培养学生列式表示数量关系 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整式的概念和整式的加减运算来源 于实际,是实际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 整式及其加减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感受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 整式比数字更具一般性的道理教学时,要充分 发挥实际问题的作用,结合实际问题学习单项式 、多项式等概念以及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等,引导 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列式表 示数量关系的能力,逐步让学生养成善于利用数 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5.抓住重点、加强练习,打好基础•抓好三个关键环节的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同 类项的概念,会辨别同类项,准确地掌握判断同 类项的两条标准(字母和字母指数);其次,要 明确合并同类项的含义是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并 成一项,经过合并同类项,多项式的项数会减少 ,这样多项式就得到了简化;最后,要使学生明 确“合并”是指同类项的系数的加减,把得到的结果 作为新的系数,要保持同类项的字母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