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北方地区练习题(共9页).doc
9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中国北方地区 练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名称为A、长江 B、淮河 C、黄河 D、海河2、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1月平均气温的是A、-4℃ B、5℃ C、8℃ D、16℃3、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B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是A、260mm B、420mm C、680mm D、890mm4、下列水果,盛产于B地所处温度带的是A、苹果 B、柑橘 C、芒果 D、哈密瓜读我国某区域河流与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等日期线图,回答5~8 题5.图示区域主要位于 A.淮河流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三江源地区6.图中河流 A.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B.含沙量大C.与该地区地形的形成无关 D.无凌汛7.①地与②地相比 A.①地融雪完成较早 B.②地白昼时间更长 C.①地山地气温较低 D.②地低地积雪较少8.下列四种河流径流量曲线变化图,符合该区域特征的是 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
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XX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9-10题9.为趋利辟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10.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11--14题我国某地区农业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评价类别春小麦玉米高粱满足程度热量满足率222216水分满足率798484土壤养分满足率848484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762942资源利用率光照潜力利用率11.34.44.5热量潜力利用率51.020.229.0气候潜力利用率64.224.134.7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76.428.741.411 该地区发展农业产生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A.光照B.热量 C.降水 D.土壤12.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A.农作物AB.农作物BC.农作物CD.农作物B和C13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 A.春小麦 B.玉米C.高粱 D.水稻14该地区可能位于( ) A.河北省 B.广东省 C.黑龙江省 D.甘肃省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图3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15-17题15.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16.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17.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 )A.9月中旬 B.10月上旬 C. 10月下旬 D. 11月中旬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图6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读图回答18-19题18.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 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19.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A.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C.住宅区D.文化教育区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1回答20~22题。
20 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21.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虫害 B.冻害 C.滑坡 D.洪水22.材料所示的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高B.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D.冰川补给为主每年五月下旬,山东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河南参加麦收,然后返回家乡参加麦收据此完成23~24题23.导致两省麦收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河南纬度较低,气温回升早 B.河南降水量少于山东C.河南小麦品种好于山东 D.山东农村富余劳力比河南多24.上述现象反映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灵活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周期性下图是我国某村四种农产品产值构成图读图回答25~26题25.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地形 D.气候26.该村可能位于 ( )A.杭州市附近 B.长春市附近C.福州市 D.烟台市27. 1980年以来,黑龙江省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1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力 B.热量条件 C.河流汛期 D.降水总量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28、29题28.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9.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相关的资源有(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旱涝、盐碱和风沙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这些障碍的形成与黄淮海平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活动有关,据此回答30~32题 30.下列各环境特点中,不属于导致形成风沙的是( )A.春季比较干旱,受蒙古高压影响,多大风B.不合理的排灌活动,导致地下水位上涨C.不合理的耕作活动,导致土地沙化和退化D.人为破坏植被,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水资源匮乏 31.黄淮海平原旱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过于集中在七、八月,水热条件并没有完全组合好 B.缓斜平原易出现涝灾,低平原易出现旱灾 C.农业需水季节过于集中在春夏之交 D.绝大部分为中低产田 32.治理低平原和滨海洼地土地盐碱化的合理措施中关键是( )①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中的水分蒸发 ②治水,科学地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 ③让土地脱盐,定时定量灌水淋盐,降低土壤中的含盐量 ④平整土地或建立台田模式,使土壤盐碱化不易发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据此回答33、34题。
33.我国冬小麦最主要产区及其农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陕甘宁地区 一年一熟 B.冀鲁豫地区 两年三熟C.云贵川地区 一年两熟 D.鄂湘赣地区 一年三熟34.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纬度和地形 B.纬度和距海远近C.地形和季风环流 D.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 下图分别表示我国东部甲、乙两地的土地利用现状,读图回答35、36题甲 乙35.若两图都合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土地资源适宜进行立体开发 B.甲地地形比乙地平坦C.乙地不适宜发展牧业和渔业 D.甲地要继续增产粮食,就要扩大耕地面积36.若乙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下列哪几种情况可能会出现( )①湖泊调节径流的能力下降 ②洪涝问题更频繁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河口三角洲减少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④二 综合题37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虎山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约为( )(1分)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3分) (3)分析B、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3分) (4)试分析乙村比甲村多地质灾害(泥石流),多雾(深秋的清晨)的原因5分) 38.(2012东城期末检测)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一 顺义位于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