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德国大学精英倡议计划之未来构想分析-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0689455
  • 上传时间:2021-1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3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德国大学精英倡议计划之未来构想分析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   (四)入选大学的数量  第一阶段并未规定入选大学的具体数量,只是指出要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选出少量的未来构想;第二阶段则明确规定最多只能有12所大学获得精英大学称号,且其中至少应当有5所是新申请的大学这样一来,之前的9所精英大学中至少会有2所被淘汰由此可见,第二阶段引入了淘汰机制,让新申请的大学与第一阶段入选的大学进行竞争,给未入选大学进步的机会,使已入选的大学面临持续压力,从而使竞争思想得到充分的贯彻  (五)资助金额的数量  第一阶段规定,入选的大学每年约可获得2 100万欧元的资助;第二阶段并未规定每校每年获得资助的确切金额,只是说明每年有1.42亿欧元用于资助“未来构想”,提高了资金分配的灵活性  通过严格的筛选,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海德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不来梅大学、科隆大学、蒂宾根大学等11所大学成功入选,第一阶段的精英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弗莱堡大学与哥廷根大学则黯然出局  三、慕尼黑工业大学未来构想“创业型大学”的发展与深化  2006年,慕尼黑工业大学凭借名为“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型大学”的未来构想,成为首批入选德国精英大学的三所高校之一;如上所述,在2012年的第二阶段评选中,慕尼黑工业大学再次凭借“创业型大学”的未来构想,续享精英大学的殊荣。

      创业型大学”是知识经济时代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发展,不仅承担了传统的教学与科研职能,还日益承担起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11]1998年以来,慕尼黑工业大学在沃尔夫冈赫尔曼(Wolfgang A.Herrmann)校长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断朝着“创业型大学”的方向迈进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改革管理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化的组织架构;[12]拓展教学职能,建立创业孵化中心等机构,将创业教育、创业文化渗透到教学中,鼓励学生创业;创新科研职能,除了加速原创科研成果的转化,还从产业实际出发,开展校企合作研究,实现科研和创业的结合;加强与经济界合作,密切校友联系网络,吸纳“第三方资金”,拓展学校发展的资金来源;创新人才吸引机制,引入专业化的学生甄选程序(入学倾向性测试),任命青年教授,培养和吸纳顶尖人才;在新加坡成立德国科技学院,推动学校的国际化,等等这些措施奠定了慕尼黑工业大学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基石,也成为其进入“精英大学”行列的敲门砖  以精英倡议计划为契机,慕尼黑工业大学继续推进“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在第一阶段的未来构想这条资助主线的申请中,慕尼黑工业大学秉承“创业精神”,致力于将“创业型大学”的理念与发展尖端科研的目标相结合,即努力汇聚人才、促进才能的多样化,实现个人自由的最大化,建立有效的、有助于研究的行政管理机制。

      [13]其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如下:  (1)成立新的尖端科研机构从学科交叉点选取课题,进行跨学科研究,日益成为科研发展的趋势与科研创新的生长点跨学科研究对以学科为单位的传统组织模式提出了挑战,产生了跨学科研究的组织需求慕尼黑工业大学高等研究院顺应此需求,于2005年成立,成为发展尖端科研的核心举措该高等研究院旨在为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国家、不同学术层次(本校教授、博士后、客座教授与企业研究员等)的顶尖研究人员创造自由沟通、独立科研的平台,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能全力进行科研攻关、实现科研突破[14]在学科方面,该高等研究院横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塑造出慕尼黑工业大学独特的跨学科尖端科研形象  (2)引入新的辅助性行政机制首先,继续推进组织机构改革在决策机制上,设立科学咨询委员会,服务于学校管理层;设立任期制的专职院长和副院长等在行政结构上,建立未来构想实施管理办公室;成立新的行政协调中心,如知识产权中心、欧盟大学办公室等,促进科研活动和科研合作此外,实施其他战略措施,如探索新的聘用和任命模式,吸引国内外顶尖研究人员;推动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实现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立自我评估与监督机制,保证学校的良性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创造出有利于科研的环境,增强了大学的科研行动能力  除上述核心举措外,慕尼黑工业大学继续发展与其他大学的校际合作;推进与经济界的合作,多方筹集研究资金;实施性别平等和家庭政策,吸引女学生和女研究人员;继续推进国际化,开设采用英语授课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质生源,等等  创新的理念、清晰的目标与到位的措施引领慕尼黑工业大学在精英倡议计划第一阶段取得了重要成果:从2005年至2011年,慕尼黑工业大学有3位教授获得“洪堡学者”称号(2012年再增加1位),女教授的比例由8%上升至14%,外国教授由4位增加到12位;针对德意志研究联合会特别研究领域项目提出的10项倡议,有9项被接受;“第三方研究资金”由1.474亿欧元增加到2.60亿欧元另外,自2006年以来,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师生和研究人员新成立了超过120家公司在2011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慕尼黑工业大学位列第88位,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更是位列第54位,成为排名第二的德国大学总之,通过精英倡议计划第一阶段未来构想的实现,慕尼黑工业大学变得更具科研竞争力,更加跨学科、国际化、企业化,对女性研究员也更具吸引力。

      这也成为其在第二阶段的精英大学评选中再次入选的保障[15]  在第二阶段(2012-2017年)未来构想资助主线的申请中,慕尼黑工业大学继续以“创业型大学”为旗帜,推进“创业型大学”理念与发展尖端科研这两者之间的结合,即争取尖端的研究人员并充分发挥他们多样化的潜力,聚焦于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挑战——能源、气候、环境、健康与食品、通讯、流动性与基础设施等关键议题,进行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为这些议题提供企业式、跨学科的解决方案[16]慕尼黑工业大学在精英倡议计划第二阶段的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是:  (1)推行慕尼黑工业大学终身教职制度(TUM Faculty Tenure Track)[17]终身教职制度发源于美国,引入该教授任命制度在当前德国高校中还是独一无二的这种教授任命模式为来自全世界的青年学者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轨迹:助理教授(W2)——副教授(W3)——正教授取得相应科研成果的青年学者,在六年内就可从助理教授晋升为副教授,获取终身教职未来,当他们取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后,就可能继续晋升为正教授预计,至2020年慕尼黑工业大学将任命100名终身教职教授终身教职制度的引入保障了青年学者的学术自由,在他们创造力最旺盛的时候给予他们较好的工作条件和较大的压力,促使其产出最富有创造性的成果,与此同时,也能同步实现科研人员的年轻化。

        (2)进一步推进跨学科研究的发展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如能源、气候、环境、健康与食品等议题,仅依靠单个学科是难以解决的慕尼黑工业大学陆续成立新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汇集各个学科的研究人才进行跨学科研究,成为跨学科研究领域的领军者在第二阶段,除了继续发展慕尼黑工业大学高等研究院,还设立新的跨学科研究中心这些措施具体包括:2010年成立的慕尼黑工程学院(Munich School of Engineering)将成为“绿色技术”中心,协调慕尼黑工业大学的“能源”这一研究核心,集中不同学科的研究员,共同研究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承担将最新的自然科学知识转化人工程科学的任务;计划成立的慕尼黑社会技术中心(Munich Center for Technology in Society)将增加慕尼黑工业大学尖端研究的社会维度,实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安娜波伊克森多样性研究中心(Anna Boyksen Diversity Research Center)则是研究人的多样性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增值影响  (3)建设慕尼黑工业大学社区该校努力为各式各样的人才创建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促进人才的发展首先,在组织机构方面,新设分管“多样性与才能”的副校长职位,保障各领域多样性的发展。

      其次,倡议建立“慕尼黑欢迎您!”网络,确保高素质人才在慕尼黑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提出“慕尼黑——家园”的口号,号召所有人,包括中学生、校友和企业都参与到科研和教学中此外,慕尼黑工业大学还将加强与其他大学、企业和资助机构的合作,以及扩大与校友的联系网络  (4)持续推进学校的国际化慕尼黑工业大学将努力扩大其国际影响力除在新加坡开设分校外,还在北京、孟买和圣保罗,以及即将在布鲁塞尔、开罗、波士顿和东京增设办事处除了招生、咨询和联络工作,办事处还能提供当地高等教育政策信息,并起到校友联谊的作用  第二阶段的未来构想是对第一阶段的发展与深化,两阶段都成功入选,表明慕尼黑工业大学所推进的改革与发展措施契合了精英倡议计划未来构想这条资助主线的目标——扩大德国大学的尖端科研、增强国际竞争力,探索出了将“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和尖端科研的发展成功结合的经验,这些经验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和吸纳尖端人才高素质人才是大学发展尖端科研的主体,也是“创业型大学”取得成功的前提围绕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吸引,慕尼黑工业大学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改革学生甄选与教授任命制度;实施性别平等和家庭政策;提供更多自由研究的空间;引入有利于研究的行政措施,等等。

      目前,慕尼黑工业大学拥有475名专职教授,其中女教授达到70多名,[18]另有博士生900多名,他们是该校尖端科研的核心力量  (2)特色发展和跨学科研究精英倡议计划鼓励大学结合自身研究优势发展尖端科研,构筑学校研究特色为此,慕尼黑工业大学以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等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汇聚来自学校和工业界的研究人员,进行跨学科研究,塑造慕尼黑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医学—生命科学”跨学科尖端研究的独特国际形象其次,慕尼黑工业大学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探寻技术科学的人文维度,如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学术界与大众的沟通等,努力实现科学和人文的交融,与此同时,促进人的多样化发展  (3)与经济界互动发展重视与经济界的合作,实现大学和经济界的良性互动发展,是“创业型大学”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实现科研课题创新、获取科研经费的重要途径慕尼黑工业大学实施了各种旨在加强与经济界合作的举措:首先,成立技术授权公司和研究与创新办公室,负责学校的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创业咨询与专利管理等事务;其次,探索多种校企合作研究方式,如企业委托研究、校企合作研究等这种科研的“前向线性模式”和“逆向线性模式”的结合,既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保障后续科研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实现科研项目的创新。

      此外,无论是企业的捐助资金,还是校友的募捐,拓展了学校的科研与创新经费的来源,在慕尼黑工业大学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实施国际化战略在全球化的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提升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慕尼黑工业大学在未来构想的发展战略中,坚持实施国际化战略,不仅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人才,加强与他国高校、国际机构的交流合作,建设全球的校友网络,还为学生制定系统的国际交流计划,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国际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  四、结语  精英倡议计划是德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明显、高等教育领域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实施的重要改革向美、英等国学习,转变大学理念、增强竞争、改变均衡发展格局,成为精英倡议计划最主要的特征首先,精英倡议计划倡导“优秀”与“精英”,极大地冲击了德国高校政策中一直倡导的“平等”理念;其次,精英倡议计划的实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