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3熟知常考七大题材确保思考方向不偏-7页.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乡****
  • 文档编号:201607744
  • 上传时间:2021-10-1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6.8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熟知常考七大题材确保思考方向不偏鉴赏诗歌时,我们总能发现有些诗歌题材相同由于题材相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为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等几种类型当然,这些诗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诗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功夫花在对诗词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一)咏史怀古诗 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对接教材: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内容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1)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 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标志标 题 中 有 “ 咏 史 ”“ 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

      情感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应用体验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武昌怀古栖一战国城池尽悄然,昔人遗迹遍山川笙歌罢吹几多日,台榭荒凉七百年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岛雨漫天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注 栖一:唐末五代诗僧 台榭:孔颖达疏 尚书 曰:“台,积土为之, 所以观望也 台上有屋谓之榭后世多称 “歌舞台榭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 作者看到昔日战乱不休的城池如今已是悄然无声,山川之上,昔人遗迹还历历在目;歌舞欢乐仿佛就在昨日,而当年热闹的台榭却已荒凉冷落了七百年,历史的悲剧不断重演,眼前之景又令人忧烦此情此景,不免让作者发出兴亡如梦、世事皆空的感叹二)咏物言志诗 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对接教材:咏柳 (贺知章 )、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 石灰吟 (于谦 )、 望岳 (杜甫 )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内容单纯咏物、 托物言志 (寓意 )、 托物喻理、托物讽世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 (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2) 从 修 辞 手 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3) 从 抒 情 方 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标志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 为诗名或以“咏某 物”“ 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情感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 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 或忧国忧民, 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应用体验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根据提示填空,感受下阕寄寓的情感汉宫春梅晁冲之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注晁冲之,北宋词人,因朝廷党争遭贬,后隐居阳翟(今河南禹县 )具茨山 东君:司春之神玉堂:指华贵的宫殿下阕借梅花寄寓了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表达了对林逋的仰慕和追思;“对孤芳、分付他谁”借林逋去世后无人欣赏梅的孤芳,表达了对无人赏识自己的忧愤;“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表达了坚守自己高洁品格的情怀。

      三)羁旅思乡诗 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对接教材:登高 (杜甫 )、 次北固山下(王湾 )、 秋思 (马致远 )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 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内容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1) 借 景 抒 情 ( 或 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 )3)侧面落笔 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 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 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4)因梦寄情, 虚实结合标志 诗 题 中 多 含 有 “ 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 重阳、 除夕等节日名常见意象: 月亮、 秋风、 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 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情感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应用体验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根据提示填空,感受诗中表达的丰富情感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本诗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异乡”“独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贫官”“客”“离恨”表达了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四)送别怀人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对接教材: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 雨霖铃 (柳永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 人们往往设酒饯别, 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内容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3) 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4) 想象 (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 )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标志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

      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 (“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 情感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应用体验 4 (2013 湖北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 江 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 )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 ”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 ”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答:参考答案: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离别在即的愁绪五)边塞征战诗 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对接教材:出塞 (王昌龄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 燕歌行 (高适 )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内容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1) 修 辞 方面 : 主 要 有 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2) 人 物 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 节 描 写 等 手法3) 意 境 的营造方面: 常用景物烘托、 虚实结合等手法标志 标 题 往 往 有 “ 行 ”“ 军 ”“ 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 (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 )、 乐曲类 ( 梅花落 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 )、人物类 (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情感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应用体验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提示填空,分析诗中刻画的边将形象及寄寓的诗人的情感塞下曲 (其六 ) 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注骎骎 (q n q 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卢龙塞:古地名这首诗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六)山水田园诗 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对接教材:过故人庄(孟浩然 )、 山居秋暝(王维 )、 归园田居 (其三 ) (陶渊明 )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 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内容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1)比喻、 拟人、 夸张、 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 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 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乐景写哀情(反衬 )标志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常见意象: 溪水、 山石、 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情感寄情山水, 赞美山河, 热爱自然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应用体验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参考答案:该诗后四句情景交融(关系 )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情)七)爱情闺怨诗 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对接教材:无题 (李商隐 )、 涉江采芙蓉(佚名 )、 一剪梅 (李清照 )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 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内容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它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1)比兴 (托物起兴 )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2)衬托 (正衬和反衬 )。

      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3)抑扬结合(先扬后抑和欲扬先抑 )标志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