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开封清明上河园文旅融合发展探讨.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5968774
  • 上传时间:2021-1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6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开封清明上河园文旅融合发展探讨 程卫进 宋航文旅融合即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二者具有天然的耦合关系从理论层面来看,文化只有和旅游相融合才能更好地展现其强大的物质力量,旅游只有和文化相结合才能进一步展示其诗意的一面;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文旅融合能够有效促进旅游发展、经济转型和文化繁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既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先锋,也是人民群众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增强旅游体验和满足旅游需要的重要场所在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各大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顺应旅游发展潮流,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其中,以开封清明上河园为主的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是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文对清明上河园文旅融合发展的历程、成功经验和阻碍因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我国其他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实践提供参考一、清明上河园概况清明上河园是典型的以宋代文化为主题的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和国家5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它是将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进行实景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园区占地面积600余亩,景观建筑面积 3万多平方米,是中原黄河旅游线上的重要景区之一清明上河园既展现了宋代的民间艺术,又体现了开封古城深厚的北宋文化底蕴。

      景区的建筑风格、景观设施、旅游演艺乃至工作人员的服装、道具等都灵活真实地再现了北宋开封当时的民俗风情和市井文化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清明上河园自开园以来积极作为,持续做大文旅文章、做精文旅产品、做强文旅产业、做优文旅品牌,不断推动景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二、清明上河园文旅融合发展的历程在主题公园建设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为贯彻落实“以旅游业开路,推进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战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再现《清明上河图》曾经的辉煌,从1991年起,开封市政府尝试了多种方式对《清明上河图》进行开发利用,初步探索了清明上河园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1992年7月,清明上河园正式动工创建一期工程竣工后,清明上河园以大型宋代民俗风景游乐园区的身份面世,园内不仅设有休闲购物、民俗风情、特色美食、宋文化展示等服务功能区,还提供《杨志卖刀》《包公巡案》《王员外招婿》等精彩剧目表演为了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清明上河园管理部门于2003年9月启动了二期建设工程二期工程不仅在空间上扩大了清明上河园的规模,还在内容上进一步挖掘了北宋文化,丰富了清明上河园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产品的档次,促进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使清明上河园由单一的观光型景区升级成为集游览、休闲、度假和文娱于一体的综合型景区。

      同时,通过演艺与娱乐的有机结合增强了演艺活动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娱乐性以旅游演艺的形式彰显文化、述说故事,使游客更加真切地体验和感受到宋代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和动静结合的展演方式,重现了北宋王朝的盛世繁华,为观众提供了精美丰盛的文化盛宴,标志着清明上河园文旅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如今,清明上河园已经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开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和展现开封旅游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三、清明上河园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一)以文化立园,与城市互动发展开封是我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宋文化的重要载体清明上河园从创园至今始终围绕“宋文化”这个核心,通过将宋代文化与现代生活进行融合、创新、调整、发展,以不断满足现代游客的旅游需要和对传统文化消费的需求同时,不断与开封市进行互动发展,逐步推进文旅融合清明上河园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立足于开封城,從开封市获得相关支持,汲取文化元素;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开封文化旅游“聚宝盆”的积极作用,讲好开封故事,彰显开封历史文化精神,塑造开封城市旅游品牌二)持续创新旅游演艺剧目以旅游演艺为核心,持续创新演艺剧目,通过丰富多样的演艺活动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美好旅游体验需求,是清明上河园不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清明上河园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和成熟的旅游演艺体系大型演艺剧目如《大宋东京保卫战》《岳飞枪挑小梁王》等,现场视觉效果强烈,使游客充分沉浸其中,给人以震撼;中型演艺剧目如《梁山好汉劫囚车》《汴河漕运》等,通过精细的情景设计和剧本打磨,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演出节目;小型演艺剧目则通过演员精湛的表演,深度还原《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人物,使游客真切地感受到古代市井生活三)适时举办节事活动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现实需求适时举办相关节事活动,是清明上河园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开封菊花文化的深入发掘,清明上河园已成功策划和开展了数届与菊花相关的活动,如举办“开封菊花小姐大赛”,把清明上河园的古典美、女性美和菊花的清秀美以电视直播的方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呈现给观众此外,清明上河园结合我国传统节日,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中秋文化节”“七夕文化节”“端午文化节”“清明文化节”等相关的节事活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清明上河园还成功打造了“大宋年民俗文化节”“啤酒文化节”“中华巨马展演”等活动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事活动,清明上河园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性和活动参与性,让游客深切感受到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的独特魅力。

      四)引进非遗项目、博物馆和展馆,拓展文旅融合路径为响应国家推动旅游景区转型升级的号召,清明上河园提出了打造“文化清园”“欢乐清园”“品质清园”“梦幻清园”的战略发展目标在“文化清园”塑造方面,除了深入挖掘大宋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外,清明上河园通过引进非遗项目、博物馆和展馆等方式,有效地拓宽了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渠道例如,积极引进木版年画、吹糖人、捏面人等非遗项目,鼓励他们在市场化的运作下进行传承与创新,成功推动清明上河园成为中国非遗项目的展演和体验基地之一此外,积极引入陶瓷博物馆、古灯博物馆和钱币博物馆等一系列民间博物馆,且成功打造了木偶奇遇馆、《清明上河图》展馆和宋代服饰展馆等内容丰富的文化展馆,有效扩展了园区参观和体验项目五)发展研学旅行,助力文旅融合发展研学旅行不仅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能有效助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深入推进清明上河园早在成立一周年之际便开始接待河南省市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清明上河园已经被打造成“河南省研学旅行实验基地”“研学旅行战略合作基地”园区目前有大师坊、东坡书院等研学场所,打造了军事类、非遗类、展馆及博物馆类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研学旅行路线,开设有泥咕咕、木版年画、宋室风筝、灯笼等制作课程。

      景区还专门聘请了传统手工艺人、民间艺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和专业讲解员开展现场表演教学,真正使学生在寓教于乐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近年来,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热潮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清明上河园接待的研学团队越来越多,有效推进了文旅融合的发展六)发展夜间旅游,推进文旅融合随着旅游消费的日益多元化和全国各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政策的频频出台,夜间旅游正吸引着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夜间旅游是一种典型的休闲和文化消费模式,也是推进文旅融合的新兴业态夜游清园”的推出是清明上河园对大力发展夜间旅游的最强回音自2017年起,清明上河园便将景区营业时间从8小时调整成15小时,并运用新型现代科技元素,使园区在夜间呈现出与白天完全不同的景象,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与夜间旅游体验为了进一步丰富游客夜间观赏内容,清明上河园相继推出了《清明上河图》光影秀以及《开河祈福》《欢乐宋》《大宋汴河灯影》《新汴梁八景》《菊美人》等夜间演出剧目其中,《菊美人》和《新汴梁八景》两个剧目专门邀请了歌舞剧院的专业演员进行表演,极大地提升了夜间旅游演艺的品质与沉浸体验通过沉浸式氛围的营造和精彩剧目的演出,不仅使游客感受到与白天截然不同的景致和文化氛围,还有力地推动了景区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四、清明上河园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一)交通和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清明上河园位于开封市旅游景区集中地段,但开封火车站、高铁站等地直达景区的公交车数量十分有限,旅游高峰期时公共交通往往拥挤不堪即使是自驾游,在重要节假日时也常常存在停车位难求、路上交通拥堵等问题,致使游客在前往景区的路上花费了较多时间在旅游服务方面,笔者调研时发现,一些岗位的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餐饮和住宿等一线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交通通达度和景区员工旅游服务质量问题既影响了到访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清明上河园文旅融合的发展二)旅游产品特色有待提升从整体上来看,清明上河园为游客提供的旅游产品种类繁多,其中虽不乏品味高端、质量上乘的旅游产品,但也存在许多粗制滥造、缺乏亮点且同质化的旅游商品,如面具、佛珠、折扇等,这类旅游纪念品在很多旅游景区都可以买到;景区的原创性文创商品数量偏少、特色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现象,如对《清明上河图》、汴绣等的制作缺乏新意和特色在旅游演艺方面,清明上河园的《包公迎宾》与龙亭公园的《九帝迎宾》、开封府的《开衙仪式》内容上相差无几;清明上河园的《王员外招婿》与开封府的《榜前捉婿》也有着大致相同的主题和内容。

      旅游产品的特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景区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度,旅游产品特色不足表明清明上河园还需在这方面进行深入挖掘三)旅游演出时空安排有待合理化在空间上,清明上河园的大多数旅游演出节目是在室外表演,一旦遭遇雷雨等恶劣天气,演出便不得不被迫停止,同时也缺少必要的室内演出进行替代如《岳飞枪挑小梁王》等大型演出剧目,即使在小雨的情况下也难以有效进行;《梁山好汉劫囚车》等节目虽然雨天也可以开展,但演出效果肯定不如天气晴朗时好;《大宋东京梦华》对天气的要求则更高,必须是天气状况良好,无大风大雨才能有效开展演出在时间上,旅游演出节目的时间安排过于紧凑,且某些节目的时间安排相互冲突,游客的游园节奏往往难以自主把控五、清明上河园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一)深入挖掘宋文化內涵一方面,诸如名人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非物质文化应当进行更加科学、系统的挖掘,通过集约开发的形式不断将宋文化优势转变为景区的产品优势、项目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游客对宋文化的体验清明上河园不乏精彩纷呈的观赏性节目和活动,但缺少游客深度体验活动因此,在继续做大做强“寻找最美宋装照”“我在宋朝的一天”“清明上河园大宋盛世婚礼”等游客体验活动的同时,应当不断开发新的、更加深入的体验活动,如通过幸运抽奖等方式邀请游客参与剧目演出。

      清明上河园作为展现开封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仅要讲好开封故事,还应讲好河南故事二)用创新引领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是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虽然清明上河园自开园以来持续创新演艺剧目,不断推出新的节事活动,但近几年的创新力度有所趋缓,给人一种“换汤不换药”之感因此,清明上河园不仅要丰富演艺剧目和节事活动的内容,融入现代元素,还要不断更新演艺剧目和节事活动展现形式同时,除了引进非遗项目、发展研学旅行和夜间经济等途径之外,还需从公益的角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例如,园区可以适时对开封市居民免费开放,通过举办宋文化公益讲堂,开展宋词、书法等公益性的文化展示等方式回馈社区三)着重解决文旅融合阻碍问题在交通方面,清明上河园应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征改善景区内外部交通条件,不断提升景区可进入性,如开设火车站、高铁站、新郑机场等至园区的旅游专线在旅游服务方面,不断加强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其服务意识在旅游特色产品方面,加大对文创产品的开发力度,设计明显区别于其他景区的旅游产品,不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在旅游演艺时空安排方面,及时淘汰低质量的演艺剧目,适当开辟室内表演场所,精细化管理景区演艺剧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