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的操作与介绍教学案例.ppt
35页摄像机及其使用摄像机的基本构成 光学系统 (成像、分色) 光电转换系统 (光图像 电子图像) 电学系统 (信号放大、形成视频信号)一、镜头系统 收集从物体反射来的光,并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调焦调焦变焦变焦象面补偿象面补偿移象接力移象接力A AB BC CD D 变焦比最长焦距/最短焦距 两种表示法 12mm(短)120mm(长) 10(变焦比)12(短)一般变焦比 6 24 (1018居多) 还有 5570(30mm2100mm)视场角(Angular Field of View) 通过镜头能看到的一定的景物范围影响视场角的因素 镜头口径 焦距 摄像器件的成像尺寸 镜头口径,成像尺寸一定时,视角只与焦距有关调焦(Focus) 使光线通过摄像机镜头准确地会聚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得到清晰的景物图象 前聚焦 调焦环 后聚集 镜头光学系统最后一个面到 像平面的距离像平面像平面缩短焦距缩短焦距 焦点焦点物距物距 最近拍摄距离最近拍摄距离像距像距 焦距焦距 物距 像距时 焦距 像距 物距较小 像距增大 最近拍摄距离(最近拍摄距离(1 1米左右)米左右)可变光阑(光圈) 控制镜头透光能力的装置与与焦距长短焦距长短镜头孔径镜头孔径有关有关景深(Depth of Field)光学镜头能把景物空间中一定范围内的物体在成像平面上形成清晰的像,所对应的“空间距离”为景深2、镜头的工作特性标准镜头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长焦镜头视域视域物体放大比例物体放大比例景深与聚焦能力景深与聚焦能力定向透视性定向透视性图象失真图象失真摄像机移动摄像机移动物体的速度物体的速度最大相对孔径最大相对孔径 视 域放大率 景深范围 广角 30 小 大 标准 20 - 27 中 中 长焦 30 30标准标准 2020 - 27 - 27长焦长焦 20 30 30标准标准 2020 - 27 - 27长焦长焦 20 30 30 视 域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不适宜运动拍摄、不适宜运动拍摄、抖动被夸大、难以跟抖动被夸大、难以跟焦焦 观众难以判断空间观众难以判断空间的真实距离和精确位的真实距离和精确位置置长长长长焦焦 20 30 30 视 域 制作中的应用 长长长长焦焦 30 30 摄取远距离局部放大画面摄取远距离局部放大画面 对背景、环境要求不高的对背景、环境要求不高的特写特写 对局部的描绘、细节清晰对局部的描绘、细节清晰 虚实结合、突出主体虚实结合、突出主体 产生压缩、拥挤的效果产生压缩、拥挤的效果 摄取空气透视感好的画面摄取空气透视感好的画面 视 域 制作中的应用 标准标准 2020 - 27 - 27 符合实际的正常比符合实际的正常比例情况例情况 较近角度拍摄时,较近角度拍摄时,摄像机运动或跟随物摄像机运动或跟随物体运动的拍摄体运动的拍摄二、主机外部光学外部光学 系统系统 摄像头摄像头视频信号视频信号 处理处理 编码器编码器同步信号同步信号 发生器发生器 供供 电电 系系 统统视频信号视频信号三、寻像器(Viewfinder ) 监视拍摄图像 亮度、对比度、旋钮调节 工作状态显示( REC 、WB) 告警 ( 低照度、供电)四、电源(Power)五、传声器(Mic) 内接 外接 变焦镜头的运动 推 Zoom in 拉 Zoom out 变焦镜头运动与摄像机运动的差别摄像机推拉摄像机推拉变焦推拉变焦推拉视场角视场角一一 定定变化变化物距物距变化变化焦点焦点变化、需调整变化、需调整 不变、不需调整不变、不需调整前景变化感前景变化感大大贫乏贫乏透视感透视感不变不变夸大或压缩夸大或压缩立体感立体感不变不变夸大或压缩夸大或压缩新被摄物出现新被摄物出现有有没有没有一一 定定三、摄像机的操作要领稳画面稳定是对摄像人员的基本要求。
画面不稳定易造成不安全感和视觉疲劳,所以拍摄的画面要保持稳定,尽量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 操作时一般多为两种方式:支架式和手持式清画面要始终保持清晰三、摄像机的操作要领平画面中的地平线不能倾斜,一定要平准构图准、聚焦准、色彩还原要准匀运动镜头的速度要均匀 在拍摄的过程中,运动的速度不要时快时慢,断断续续起幅、落幅时的加速和减速也应缓慢、均匀四、拍摄中需注意的问题避免拉风箱和刷墙式运动“拉风箱”就是反复使用推拉镜头刷墙”是指摇摄时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反复摇拍多录5秒在起幅之前,落幅之后,应留有5-10秒钟的静止画面,以便为编辑时留有预卷的时间对于运动镜头,起幅多留5秒钟还有两个好处:一是便于进行“动与动”“静与静”编辑;二是能选出静止镜头录前演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