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科学小品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doc
4页浅谈科学小品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科学小品,乂称文艺性说明文与其他说明文的不同之处,是具采 用了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这类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 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科学小品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主要目标,将获 取知识、领悟方法、训练语感有机地整合起来,这当是说明文教学的语感 教学要义下面试结合《松鼠》一课的教学,简述科学小品文教学中的语 感训练一、初读,培养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梳理说明结构这是语感的最基本层次,如最早夏丐尊先生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 感觉”,郭沫若先生所说“对于言语的敏感”等等科学小品文具有条理 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对科学知识的说明,按序列层层展开因此,科 学小品文的语感教学,要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梳理、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 辑结构那么如何致力于说明逻辑结构的把握呢?在本课教学中,我先让 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说明思路课文第1段总说松鼠的三个特点,归 结为“很讨人喜欢”;下面儿段依次分说它的三个特点;再补充介绍它的 使用价值,说明它不但“讨人喜欢”,而且“很有用”这样写,重点突出, 条理清晰,同学们通过初读整体,对松鼠这种小动物获得了清晰的印象。
然后,我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本文在具体说明时,根据事物的特 点,分别采用了其他一些说明顺序如第1段介绍松鼠的三个特点,是从 外表(外形漂亮)到内部(习性驯良、乖巧);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 又是由主(主要特点)到次(其他特点);第5段介绍松鼠搭窝,则是以 时间为顺序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叙述的条理性,感受知识 介绍的因果关系此外,我不仅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之间的条理和顺序, 还引导学生从段与段之间把握文章叙述的条理和顺序比如,在学生抓住 了松鼠的特征后,我启发学生思考:课文2、3、4、5段的顺序能否调换? 通过阅读讨论,同学们认识到,文章说明顺序的安排,是由说明对象的特 点和说明的日的决定的二、细读,培养对语言的切实感受,分析说明方法科学小品文承载着科学知识普及的使命,但是这种普及只有通过生动 有效的说明方式才能实现因此,说明文的语感教学,在引领学生掌握文 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点拨学牛体会其说明方法的丰富多样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知识耍点的常握过程中体会说明方法 的多样丰富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切实感受《全口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重在朗读训练, 因此,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
如果朗读仅是简单地将书本中的文字 机械地、流畅地读出来,也就无法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要反复 朗读,耍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者的感情中去,将二者合为一体,学生才 会体会到文章的音韵美,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语感能 力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生动地说明事物,作者在非常细致地 观察研究松鼠一举一动的基础上,对松鼠作了精彩的描写,如“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 “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 “玲珑” “美丽”对松鼠作 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它的“漂亮”;用“驯良”“乖巧”“机警…警觉” 等来形容它的性格;用“歇凉”“练跑…玩耍” “躲”描写它的活动;用“搬” “放” “编扎”“挤紧”“踏平”等表示复杂动作的词语来描述它的精 明能干;用“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岀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来突出 松鼠的灵性;用“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來写松鼠的生活和 居住情况学生通过朗读在充分感受言语生活的基础上,感受到作者对松 鼠的喜爱之情,从而获得了对言语牛活直接而具体的感性经验,让言语材 料有血有肉地存活在自己头脑中唯如此,才能让学生切实地增长语文素 养和语文能力三、品读、培养语文学习的深刻感悟。
品味说明语言人教社专家孟苓荃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指岀:“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 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充其量也只是一般意 义上的阅读或其他课程中的阅读只有把理解课文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 容与理解课文和语言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教学中的阅读在科学小品文教学中,也存在着重内容理解轻语言形式的现象语感 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牛•的一种对语 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感受力因此,在木课教学中,我讣学生在品 读的过程中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例如: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 在高处活动经常” 一词指大多数时间,而非全部时间都在高处活动, 说明观察之仔细,表达之准确乂如: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 在窝里歇凉,晚上出來练跑,玩耍,吃东西好像” 一词表示猜测,并 非肯定,因为松鼠夏季不岀来的原因也许不光是这些,可见作者写作的科 学态度再如: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 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用“只要…… 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触动”这个动词前又 加了一个副词“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用 了三个动词“跑” “躲” “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 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文中这样准确 生动的阅句比比皆是通过品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深刻感悟, 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作者简介: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