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西北白族孕产妇护理习俗的医学人类学解释.doc
8页齡西北白族孕产妇护理习俗的医学人类学解释摘要:黔西北白族历来重视生育后代,自然对孕产 妇的护理形成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习俗本文 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详细描述了黔西北白族对孕产妇护理的 传统习俗,并运用医学人类学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关键词:医学人类学黔西北白族孕产妇护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白族民间传统医药 文化调查研究”(12XMZ033);黔西北位于贵州的西北部,境内居住有彝、苗、回、白 等民族,白族人口位居当地少数民族第三位,主要居住在大 方、织金、威宁、赫章、毕节、黔西、纳雍等县市本文以 大方县响水乡、理化乡、织金县三甲乡、纳雍县龙场镇、威 宁县羊街镇四个白族人口密集、民族气息浓厚的地方为田野 点,对这些地方白族的孕产妇护理习俗进行了细致、深入的 调查,取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运用医学人类学的理论对 其进行分析一、黔西北白族孕产妇护理传统习俗 (一)孕产期习俗在黔西北白族地区,怀孕的妇女是令人又爱又怕的,爱 的是因为其孕育着家族的后代,为家庭开枝散叶,延续香火, 是功臣;怕的是孕妇是特殊的群体,当地称之为“四眼人”, 煞气重,容易冲撞别人所以,对于孕产期妇女的护理,黔 西北白族地区也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1. 孕期习俗怀孕期间,孕妇不宜多干重的体力活;饮食上少吃花椒、 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尤其不能吃兔子肉,据说吃了兔子 肉的孕妇生下的小孩容易得兔唇,适合多吃鹅蛋,对胎儿有 益;孕妇不能摘果子、爬果树,否则果子会全部脱落;妻子 怀孕期间,亲戚间若有人去世,丈夫不能帮忙抬棺木,否则 生下的小孩容易得软骨病传统上,孕妇不宜参加红、白喜 事,否则会冲撞当事人家孕期不能看“天狗吃月”现象, 否则,剩下的小孩会男盗女娼怀孕期间,如果有肚子痛、 见红等症状,白族人就在家中给袓先点香以保佑一切安好, 或到迷拉(民间专门帮人算命、解祸的半神职人员)处求来 符章保佑大人和胎儿2. 产期习俗女性是在婆家进行分娩的,分娩时有些家庭是婆婆在旁 边帮忙,有些家庭就请专门的接生人员帮怡,男性是绝对不 进产房的,就连产妇的丈夫也不例外小孩子出生后脐带一般是产妇自己或婆婆帮忙剪掉,剪 脐带的工具穷人家就用破碗、斧头等利器割断,一些比较讲 究的家庭就用烧过的剪刀剪断,更有一些是直接用牙齿咬断 的,剪脐带时一般留三寸长,把脐带弄断以后,剩下的三寸 脐带打个结,放点棉花在脐带口处然后用布条缠起来,布条 一般要经过火加热去菌。
婴儿出生时的胎盘白族人认为是不 能被别人踩到的,如果踩到了就会对小孩子不利,所以有些 家庭就把胎盘埋到树根下,有些则在产妇的床底挖个洞把胎 盘埋到地下遇到难产时白族认为是家里面的某样东西,如酒坛子、 衣柜门等关太紧或盖太紧了,导致产妇难分娩,只要把酒坛 子、衣柜门打开,拿孕妇的鞋子在其背上从上到下慢慢地往 下赶,只要赶几遍,孕妇便可顺利生下小孩了二)产后护理习俗1. 曰常护理习俗孕妇分娩当天要把砂糖(红糖)和糯米酒混在一起蒸给 产妇吃,产妇第一顿饭吃糯米稀饭产妇坐月子期间主要吃 母鸡和鸡蛋,要少吃花椒、辣椒,生盐要炒熟后才能吃产 妇坐月子期间不能出门吹风,不能碰冷水产妇睡觉要用枯 草垫在床上,认为孕妇分娩后的“恶露”特别脏,枯草可以 防止“恶露”染到床上,平时产妇就缝一个口袋,里面装满 木灰来处理“恶露”,当口袋渗透时就把木灰倒掉,洗干净 口袋留着继续用2. “洗三’’“洗三”就是产妇分娩第三天后开始第一次洗澡洗三”之前要杀“三朝鸡”供“送生婆婆” “送生公公”,白 族人认为,妇女怀孕生子“送生婆婆” “送生公公”功劳最 大,有他们的保佑,小孩子才能顺利诞生洗三”的水 用三角枫、金银花、牵牛花(当地称牛角花)和益母草等草 药熬制,据说用这种水洗澡可预防风湿等病,产妇儿如果上 火也可以用这种草药水去火。
二、黔西北白族孕产妇护理传统习俗的医学人类学解读 医学人类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英美等国逐渐形成 的一门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它将生物医学和人类文化有机地 结合起来,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的医疗保健行 为正如广州中医药大学邱鸿钟教授在《医学与人类文化》 一书中提到的:“医学决不只是一门单纯的在病房和实验室 谈论的学问,而更基本的是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大众民俗生活 中实现人的第一需要(健康生存)的生存技术所以, 医学人类学可以简单地分为生物医学和文化医学两个分支黔西北白族孕产妇护理习俗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神药 两解”,所谓“神解”属于文化医学的内容,“药解”则是 生物医学的范畴,下面从生物医学和文化医学的角度对黔西 北白族孕产妇护理的传统习俗进行分析一)生物医学分析生物医学人类学指运用遗传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生 物学技术对人类群体的健康和疾病进行研究黔西北白族传统生育习俗中孕产妇饮食、产妇护理等许多行为都属于生 物医学的行为在饮食上,黔西北白族妇女怀孕时习惯多吃鹅蛋,因为 鹅蛋含有卵磷脂,能帮助消化,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比鸡 蛋的鸭蛋要高出许多倍孕妇在孕期的头两三个月吃鹅蛋可 以去胎毒,鹅蛋清有去毒,治疗疮疡的功效,所以胎儿出生 后,不容易得皮肤病,并且皮肤还比较好。
孕妇尽量不吃或 少吃花椒、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因为怀孕初期食用辛辣 食物会刺激胃肠,使孕吐加重,甚至导致流产的可能白族 产妇产后喝糯米酒煮水是非常科学的,因为糯米酒煮水有暖 宫的作用,可以促进恶露尽早排除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 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鸡肉蛋白质含量较 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入利用,有助于产后恢复,所以黔西北 白族产妇产后经常吃鸡鸡蛋也是白族产妇的常用食品,《本 草纲目》说:“卵白,其气清,其性微寒;卵黄,其气浑, 其性温;卵则兼黄白则用之,其性平精不足者,补之以气, 形不足者,补之以血,卵兼理气血,故能清气能补血,能 养能阴,润肌肤《本草再新》说:“鸡子黄,补中益气,养肾益阴所以产妇食用鸡蛋是非常好的在曰常料理上,传统的白族产妇是用草木灰来处理恶露的,从某 种程度来说,这种做法是当时的经济、物质条件限制不得已 而为之,但是从生物医学来说,草木灰外用具有抗菌、消炎 的功能,对产妇的恢复是极好的黔西北白族传统的习俗, 产妇产后三天才能洗澡,并且要用三角枫、金银花、牵牛花 (当地称牛角花)、益母草、伸筋藤等草药熬制药水洗,这 些草药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的功能,能帮助产妇更快恢 复。
产妇产后三天才能洗澡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因为经过 三天的时间,产妇的体力已经基本恢复,此时洗澡不容易感 染产妇月子期间不能出门吹风,是因为妇女生产时盆骨开 裂和要承受十级疼痛导致身体毛孔扩张,身上的毛孔都是虚 的,如果吹风了,很容易落下痛风,关节疼痛,头疼等一些 月子病,并且如果因为吹风导致感冒,那么对产妇和婴儿都 是非常不利的二)文化医学分析文化医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用文化治疗疾病所有文化 都会涉及对疾病缘起的理解、诊断及处理方法将这种文化 解释模型进一步扩大来说,它还包含了寻求治疗的行为、民 俗医疗的实际效用,以及不同医疗系统的差异研究黔西 北白族孕产妇护理习俗是展现传统白族文化的一个视角,同 时也是白族文化医学的具体体现孕产期习俗中,孕产妇及其丈夫都有许多禁忌,比如孕 妇不能吃兔肉、不能摘果子、不能参加红、白喜事,孕妇丈 夫不能抬棺木、不能进产房,这些都是传统观念影响的,传 统上认为一旦打破这些禁忌就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不幸如 果无意中打破了这些禁忌,就要请“迷拉”或举行仪式来预 防不行的发生生产时,胎儿生不出来就将家里的酒坛子、 衣柜门打开打开,并用鞋子在孕妇身上赶,这些都是“神 解”的行为,白族认为女人生孩子时要耗费体力,导致阳气 不足,一些孤魂野鬼就有机可趁,通过掩盖酒坛子、衣柜等 有盖子的东西,使小孩不能顺利出生,打开盖子后,孤魂野 鬼无处藏身,也就不能陷害产妇和小孩。
产妇生产第三天要 杀“三朝鸡”供奉“送生婆婆” “送生公公”,是因为白族 相信产妇的顺利生产离不了 “送生婆婆” “送生公公”和 祖先这类“神”的帮忙,他们也和人间一样,帮了忙不答谢, 他们会怪罪,所以供奉他们一来是答谢之意,二来祈求他们 继续保佑平安笔者认为,黔西北白族的文化医学根植于当地的传统文 化,一些疾病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地文化限定的 病”,比如妇女无端不孕等都属于“当地文化限定的病”, 是“神”在背后操作的结果,患病之人会心生恐惧,从而导 致身体的不适,而当生物医学治疗不起效果的时候,便请 “迷拉”进行“神解”神解”仪式完成后,病人从心里 得到放松,认为自己的病很快就痊愈,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 所以,“神解”可以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黔西北白族孕产妇护理的传统习俗是白族人民一代一 代传承下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或许其中一些民俗疗法与当代医学相悖,但它在白族地区的存在却是合理的,我们需 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参考文献1. 邱鸿钟,医学与人类文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4.2. 程瑜,乡土医学的人类学分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3. Kleiman , Arthur. Patients and Healer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 Exploration of the Borderland between Anthropology , Medcine , and Psychiatry [M]. Berkeley . Los Angeles, Londo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作者简介:李炳芳(1988-),女,汉族,广西防城人, 贵州民族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