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农业科技园区并网发电项目项目地址选择.doc
6页光伏农业科技园区并网发电项目项目地址选择1.1 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并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保护相一致2)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同时充分考虑节省工程施工成本3)厂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水源、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供应充裕,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同时并网送电方便4)厂址应靠近交通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市场信息5)应与居民区及环境污染敏感点有足够的防护距离1.2 项目选址本项目拟建在辉县市薄壁镇南太行山区,东至白云寺林场,西至宝泉抽水蓄能电站,以群库灌溉主渠为轴线,上下幅射200米至500米宽度,总面积5000余亩(本项目实际用地3900亩),海拔高度在180米至300米之间1.3 项目地点概况基本情况1.3.1 气候概况辉县市处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结合部,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由于受山脉走向和海拔高度影响,季风作用较为明显,春季多风少雨,夏季多雨较热,秋季气候凉爽,冬季较冷少雪境内分4个气候区:西北部中山温区,无霜期短,年均气温12℃以下;南村盆地和浅山温和区,年平均气温12℃~14℃;山前丘陵温暖区,年均气温15℃左右;平原温湿区,年均气温14℃左右。
1月最冷,月均气温-0.6℃;7月最热,月均气温27.1℃,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温-18.3℃年均无霜期214天,最长239天,最短194天年均降水量589.1毫米,7月降水量多,月均降水量182.3毫米年均相对温度68%,7、8月分别为79%和80%1.3.2 地貌地形及地层岩性辉县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南麓,华北平原西部 ,毗邻山西省,由地级新乡市代管北纬3517′~3550′,东经11323′~11357′地处豫晋两省之交,西与山西省陵川县交界,北同林州市及山西省壶关县相接,东靠卫辉市,南临获嘉县,东南与新乡市、新乡县毗连,西南与修武县相邻市区北距北京市611公里,南距郑州市99公里,东南距新乡市23公里市境西部紧临太行山脉,主峰九峰山十字岭海拔1732米辉县市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市域总面积200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007平方公里,丘陵216平方公里,陆地784平方公里,总人口82万人(2011年)辉县市位于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地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型下降地貌类型有深中山区、深低山区、丘陵区、盆地、山前倾斜平原、平原和洼地项目规划建设园区为太行山前浅丘陵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在110米左右,紧靠花岗岩石层,地质稳固,有部分冲积沉积层,多数为土、卵石、砾石混合物,该区域坡度较小,不易发生地面灾害。
1.3.3 太阳能资源本项目建设地位于辉县市薄壁镇,年均日照时数2020.1h,平均日照百分率46%5~8月日照充足,日照时数最多的5月为221.0h,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图5-1 太阳能资源分布图1.3.4 电网现状辉县市目前有火力发电厂4座,容量2.46万千瓦,水电站21座,容量2.46万瓦,风力发电机10台,容量2千瓦,110千伏变电站7座,35千伏变电站21座项目所在地靠近国家电网的宝泉抽水蓄能电站,该电站与新乡市、焦作市和郑州市的直线距离分别为45km、30km和80km,对外交通十分便利电站装机容量120万kW,年发电量20.10亿kWh,年抽水耗电量26.42亿kWh,综合效率0.76电站以500kV两回出线接入河南省电网,在电网中主要担任调峰、填谷任务,同时还兼有事故备用、调频、调相等功能1.3.5食用菌产业辉县市食用菌产业基础扎实,现有食用菌大棚2.2万座,年投料量35万吨,年产鲜菇22万吨,年产值7.4亿元其中:平菇大棚2万座,年产鲜菇21万吨;双孢菇1000座,年产鲜菇5000吨;木耳、银耳、鸡腿菇、草菇、香菇、海鲜菇等1000座,年产鲜菇5000吨辉县市平菇单品种基地大棚数量、产量位居全国食用菌行业前列,并且每年按16%的增长率逐年增加。
辉县市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20余家,带动农户1.2万余户食用菌加工厂20余家,年加工食用菌1.6万余吨,产值8000万元1.3.6 水资源辉县市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河流有淇河、百泉河、刘店干河、黄水河、石门河、峪河、纸坊沟河正在修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西至东贯穿全境可供防洪、灌溉的中小型水库19座,其中宝泉水库兴利库容1300万立方米,最大调蓄水量3821万立方米;石门水库总库容3084万立方米;三郊口水库调蓄水量2386万立方米;陈家院水库总库容1370万立方米汇宝泉、石门、陈家院、三郊口诸水库为一流的群库汇流总干渠,全长86.5公里,可视需水量而调度年均降水量589.1毫米,7月降水最多,月均降水182.3毫米1.3.7 交通条件辉县市境内交通便利,现有省道5条,包括S228东南线、S229三原线、S230薄口线、S305鹤壁浚县-新乡辉县南寨线、S306卫柿线,高速公路两条,分别是范辉高速和鹤辉高速(濮鹤高速),县道11条,乡道28条,村道256条,桥梁140座,隧道20座2006年底,全县实现“村村通”薄壁镇是豫北晋南的交通重镇,现有S230薄口线[新乡辉薄壁(S306起)-原阳祝楼口里(接G107立交线)],S306卫柿线[新乡卫辉汲水镇下园(G107起)-济源克井镇柿槟村]穿境而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太行山脚下,浩浩荡荡向东北延伸过去1.4 地址选择结论本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丰富、荒坡地资源十分充足,食用菌种植条件优越,电力基础设施齐全,发电上网便捷,道路交通便利,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需求,土地使用权类型为国有土地转让,来源合法,是理想的光伏农业项目建设地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