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发展南南合作改善南北关系(1)5600字.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20731482
  • 上传时间:2022-07-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0.54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发展南南合作改善南北关系(1)5600字    第三节 发展南南合作,改善南北关系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努力促进南南合作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斗争日益向经济领域深入发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斗争目标中国大力支持这一要求,积极参加这一斗争19xx年邓小平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专门讨论国际经济新秩序问题的第六届特别联大,并阐明了中国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明确主张他着重指出,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国际经济事务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来管,而不应该由少数国家来垄断,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参与决定国际贸易、货币、航运等方面的大事他还主张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自然资源应该享有和行使永久主权,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应该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不附带任何政治、军事条件,不要求任何特权等19xx年,邓小平在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进一步阐述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冷战结束后,中国政府一再呼吁和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0世纪80年代,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情况恶化,南北对话停滞不前,中国对开展南南合作给与了更大的关注。

      在19xx年2月关于“南南会谈”的“新德里磋商”中,中国提出了开展南南合作的五项原则,即:南南合作的总规划应该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利益和要求,使参加合作的各方都能受益,并且对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困难给与优惠照顾;合作的项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力求切实可行,讲究实效,发挥各自的经济优势,共同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区域、区域间和全球性的经济合作,应该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南南合作应该有助于增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加强对发达国家的谈判地位,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为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除大力发展平等互利的贸易外,中国还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技术援助一、南南合作(一)南南合作坚实的基础和深远的渊源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由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南部,因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是促进发展的国际多边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谋求进步的重要渠道,也是确保发展中国家有效融入和参与世界经济的有效手段19xx年召开的万隆会议确定了南南合作“磋商”的原则,促进了原料生产国和输出国组织的建立,提出了在发展中国家间实施资金和技术合作,因此被认为是南南合作的开端。

      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是南南合作的两个最大的国际组织,它们通过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为南南合作规定了合作的领域、内容、方式与指导原则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发展中国家团结自救、合作自强的努力取得重大进展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南部非洲发展协会、海湾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合作,增强集体自力更生能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19xx年,首届南南合作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19xx年和19xx年先后在北京和吉隆坡召开南南合作会议,这三次会议是南南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南南合作的实质,是面对不平等的南北经济关系,实行联合自强,共同发展总结: 南南合作的政治基础:发展中国家在独立前都是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统治的殖民地、附属国,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独立后又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合作的经济基础: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在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中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然而要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摆脱对发达同家的严重依赖,必须把立足点转移到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加强南南合作上来发展中国家应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相互支持,共同发展,这样就可以摆脱对发达国家严重依赖的局面。

      20世纪90年代,南南合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地区集团化趋势加速发展如东南亚国家联盟从6国扩大到10国,并加强了经济、政治、安全、文化方面的合作非洲一体化开始起步,拉美的南方共同市场于19xx年正式启动,等等第二,合作内容的多样化和合作伙伴的多元化第三,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调整了战略,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当前,影响南南合作的主要因素有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与边界纠纷、地区霸权主义、经济矛盾以及由这些问题引起的冲突和战争南南关系中有矛盾和冲突的一面,但合作关系是主流二)南南合作的主要形式第一, 发展中国家自身结成的地区性合作组织利用地缘优势、民族、语言、文化、宗教等的趋同性,结成经济合作组织,对内部成员采取优惠措施,对外实行壁垒政策,从而获得贸易转移的益处,也获得资本投资内部化的优势,使肥水不流外人田例如,东盟(ASEAN)、非盟(AU)、南美锥形共同体等第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结成的地区性合作组织利用地缘优势,以及与发达国家经济的互补,一方面为发达国家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另一方面,近水楼台先得月,产品销往发达国家的市场,赚取发展中国家发展所需的外汇收入。

      同时,吸引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从“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中掌握先进技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以上两种形式是侧重于经济方面的区域合作组织第三, 地缘性组织侧重于政治上的有,中东欧国家之加入欧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亚国家加入上海合作组织(SCO),后者主要为了维护地区安全、反对三股势力(反恐怖主义、反分裂主义、反对极端势力)第四, 跨区域的双边贸易协定,例如智利与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区协定、日本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美国与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定等第五,跨区域经济政治合作,例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亚欧首脑会议第六, 国际经济组织,例如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这些国际组织的共性是发达国家控制决策机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不利的议程,附加政治条件在20xx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第十届大会上,中国以77国集团和中国的名义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南南合作的决议,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并顺利通过随后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南南合作高级别会议就贸易、投资、食品和农业方面的南南合作问题进行了积极磋商与此同时召开的中国与非洲论坛第二届部长会议,以人力资源开发、农业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贸易为主题,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全球范围内,以共同发展为目标的南南合作似乎重新回到国际议程中正如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RICUPERO所说, 发展与和平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发展就没有和平,如果抛开发展问题,单方面寻求和平,那么就失去了其现实基础 总结: 南南合作的主要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区域性的经济合作成员国之间减免关税,实行商品自由流通,对外统一关税和实行共同市场例如,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市场等第二种是贸易合作七十七国集团在成立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优惠制、建立发展中国家问贸易组织、建立发展中国家多国销售企业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第三种是货币金融合作,如加勒比开发银行、安第斯开发协会、西非国家中央银行等,他们向其成员国提供贷款和援助阿拉伯国家和一些货币金融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或优惠贷款,其特点是利息低、周期长,且不附加任何政治和经济条件第四种是技术合作,如相互转让技术、出售专利、进行技术咨询与培训、交换技术情报等,以及通过发展中国家合资经营、提供技术服务和劳务等方式,发展互利的技术合作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南合作的新特点20世纪90年代,南南合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地区集团化趋势加速发展第二,合作内容的多样化和合作伙伴的多元化。

      第三,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调整了战略,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四) 南南合作的意义在手:第一,它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国际经济旧秩序存在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走集体自力更生的道路,才能真正发展起来第二,经济上的密切合作,促进政治、外交上的一致性整个发展中国家用一个声音说话,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将产生重要影响第三,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壮大了这些国家的力量,对于提高它们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很重大的意义南北关系南北关系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南北关系既充满着对立和斗争又存在着依存与合作的关系南北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和表现主要原因:①南北政治经济关系不平等,特别是南北经济差距日益扩大,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②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加紧推行强权政治和经济霸权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强制第三世界国家实行西方的所谓“民主”、“人权”、“多党制”等,结果引起社会动乱与冲突,非洲几乎半数国家因此发生严重的社会动荡在经济上,转嫁经济危机,实行损人利己的经济贸易政策,使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条件恶化,债务负担沉重,发展资金倒流,经济陷入更大困难(一)南北关系的由来与发展变化大多地处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与大多地处北半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这实质上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有关经济发展的全球性战略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南方国家大都是北方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受北方国家的统治与剥削,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战后,广大南方国家虽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经济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在国际经济体系中仍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他们要求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巩固已经取得的政治独立,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取得平等的地位19xx年万隆会议通过决议,明确提出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在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互利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采取集体行动稳定原料价格等原则60年代南方国家逐步组织起来,先后建立了石油、咖啡、花生、可可等输出国组织,19xx年在联合国第一次贸易和发展会议上成立了七十七国集团南方国家在国际原料贸易领域中,逐步展开了反控制、反剥削、维护本国经济权益的斗争70年代,南方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斗争进入新阶段19xx年阿拉伯产油国家以石油为武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的联合行动19xx年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标志着南北关系问题被正式提上了国际议事日程南北谈判深入发展到原料、贸易、技术转让、国际货币金融等各个领域19xx年12月和19xx年 5月在巴黎举行了国际经济合作会议,有19个南方国家和 8个北方国家与国家集团参加。

      19xx年10月在墨西哥坎昆举行关于合作与发展的国际会议,有14个南方国家和 8个北方国家参加,但这两次会议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80年代以来,南方国家经济发展面临贸易、债务和国际金融诸方面的巨大困难,它们在继续推动南北对话的同时,连续召开南南会议,把重点转向加强集体自力更生、实现南南合作方面20世纪70和80年代,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南北关系的发展取得一些成果如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国家集团和欧洲共同体于1975、1979、19xx年连续签署和实行的三个《洛美协定》就是一个例子再如19xx年 9月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通过的《20世纪80年代支援最不发达国家新的实质性行动纲领》,欧洲共同体和日本等国都承担了帮助最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义务在其他具体问题上也有一些成果但总的来说,南北关系的改善进展是缓慢的,成果是有限的,主要阻力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80年代以后,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贸易条件的恶化,保护主义的蔓延,资金转移和技术转让条件的苛刻,以及世界性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的转嫁和沉重的债务问题,这些都是南方国家发展经济的严重障碍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发达国家的经济也将大受影响,甚至可能引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南北关系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国际经济秩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解决南北关系的根本途径二)冷战后南北关系的新特点冷战后南北关系的新变化冷战后南北关系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变化,表现在:第一,南北关系中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