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第十一章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ppt
44页1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 伦理监督 本章重点: 1、行政道德评价的含义、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 及其特性、行政道德评价的方式 2、行政伦理监督概述、行政伦理监督的必要性 、行政伦理监督体系 3、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的历史发展、现状、行政 伦理监督机制建设的方向 4、做有道德的行政人员 2•[焦点访谈]2004年12月11日 •2004年12月1日上午,北京市东城区交道 口派出所圆恩寺社区的活动中心挤满了人 ,一次别开生面的述职述廉报告会正在进 行,做报告的是社区的民警,听报告的是 居民的居民代表,像这样面对面听取社区 民警述职述廉对许多居民来说还真是头一 回 案例:民警向市民述职述廉3• 民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是社区民警开展述职 述廉报告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 必须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事有所作为,交道 口派出所地处北京市东城区,东城区是老城 区,中小学院多,校园周边的治安情况是居 民们最放心不下的事曾经发生一起十几个 孩子殴打一个中学生的事件 • 在民警们的努力下,这起治安案件迅速告破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降低校园周边 治安案件的发生率,民警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4• 为了加强校园门口的治安秩序的整顿,派出 所主要现在以技防工程为主,在辖区内的中 小学都安装了探头,在派出所监控室内,都 是全天候24小时监候,录像资料保留30日, 包括在重点时间段,我们还有周边巡逻车进 行街面控制。
• 民警们的努力换来了校园周边的改善,得到 了师生们的称赞,在这次述职述廉报告会上 ,民警的报告获得了居民们的好评 5• 在以往的警民交流中更多的是民警向居民述职听 取意见,而在这次社区民警双述活动中,述廉这 一内容的加入无疑是一个亮点,而这一做法也是 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高治永是朝阳区朝外大街派 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半年前刚刚调来没多久, 小高就碰上了请客、送礼的事 • 派出所抓到了一个小偷,并将赃物退还给失主 失主非常感激,于是请他们吃饭,请了两次被谢 绝,后托关系请他们吃饭也没答应,过节的时候 送点水果、饮料过去,他们也没收 6• 小高的做法得到了居民们的赞许,短短半 年的时间里,类似请吃饭、送红包的事, 小高没少碰上,而每一次都被小高谢绝了 对于即将开展的述职活动,小高觉得心 里很踏实7• 只有实实在在的有所作为才能问心无愧的 与群众面对面,在述职述廉中,市民们除 了听取民警的汇报之外还要填写调查问卷 ,用无记名的方式为民警打分,此外还在 每个居民社区分发300至500份调查问卷, 让没有参加述职述廉会的居民也能有机会 发表意见,像这样运用多种手段,主动接 受市民监督的做法,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 。
8• 2004年12月1日至10日,北京市公安局各 户籍派出所所长、民警首次面向社区群众 述职述廉,接受居民现场打分这样与民 警面对面交流、直接表达意见的方式受到 了社区居民的欢迎本次“述职述廉”活动 ,共发放调查问卷221万份,直接参加述 职述廉会的居民达到两万人 • 这项活动是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推出的,类 似这样的述职述廉报告会今后将每隔半年 进行一次,形成制度,而它的作用也将逐 步显现 9• 增进理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是社区民警开展 述职述廉报告的目的;这种述职述廉的做法不仅 使得民警接受群众监督以一种制度的形式确定下 来,成为一种定期的、规范的做法,也为群众参 与社区建设、进行自我管理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 用行政伦理学的视角来分析,这种述职述廉本质 上就是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那么什么 是行政道德评价呢?我们先分学习本章第一节10第一节 行政道德评价机制 一、行政道德评价的含义一、行政道德评价的含义 1 1.行政道德评价的概念.行政道德评价的概念 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伦理原则或道德标准对人与人 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人的行为的善恶作出判断的 社会性精神活动过程 行政道德评价是特定的行政机构或社会公众对从事 行政管理活动的行政伦理关系、行政人员及其行 为作出善恶判断的过程。
112 2.行政道德评价的内容和构成.行政道德评价的内容和构成 (1)行政道德评价的主体特定的行政机构 或部门及公民个人、群体和社会都可以成为评 价的主体 (2)行政道德评价的客体:行政人员的具有道 德性质的行为;这种行为所体现的行为者的道 德品质;这种行为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对行政伦 理关系的价值 (3)行政道德评价的方式行政程序的、社会 舆论的、行政行为习惯的和行政人员内心信念 的评价 (4)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或依据 (5)行政道德评价的结论 12二、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及其特性二、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及其特性 1 1.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 ((1 1)具有阶级性和历史特征的标准具有阶级性和历史特征的标准 阶级社会中的各社会阶级从其特定的阶级、阶层、群体利益出发形成了 各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同时,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在本质上总是具有特定历史阶段性的 ((2 2)行政道德评价的生产力标准行政道德评价的生产力标准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衡量行政道德的根本标准也会有着 生产力的标准:凡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行为,归根结底也一定有 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幸福,有利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的发展,因而从根本上说是符合伦理或道德要求的行为。
132 2.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的特性.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的特性 ((1 1)行政道德评价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行政道德评价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如果在道德评价的标准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势必最终毁掉道德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如果在道德评价的标准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势必最终毁掉道德评价标准的客观性 和确定性和确定性 ((2 2)行政道德评价标准应当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行政道德评价标准应当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 一 ((3 3)行政道德评价标准应当是普遍性与具体性的统)行政道德评价标准应当是普遍性与具体性的统 一 在思考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的问题时,应当把种标准的普遍性与具体性结在思考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的问题时,应当把种标准的普遍性与具体性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客观的评价标准体系合起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客观的评价标准体系 14三、行政道德评价的方式三、行政道德评价的方式 1 1.社会舆论.社会舆论社会舆论这种道德评价方式对于培养行政人员良好社会舆论这种道德评价方式对于培养行政人员良好 的职业道德品质、抑制种种道德失范行为具有十的职业道德品质、抑制种种道德失范行为具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分重要的作用。
新闻舆论是一种重要的行政道德评价方式看下面新闻舆论是一种重要的行政道德评价方式看下面 的小案例:的小案例:15• 2000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 了记者在湖南嘉禾县高考考场拍摄到的高考舞弊 事件 • 记者事前接到有关举报说,有人背后主使,上下 串通一气作弊正是某些地方领导为了“出”政绩 、放任、甚至公开作假,才最终导致了这种高考 舞弊行为的猖獗泛滥节目播出后立时震惊全国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专门作出批示 ,要求严肃查处 16•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责任人相继受到查 处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参与舞 弊的649名考生也受到了处罚 • 湖南嘉禾县高考舞弊案是一起基层教育行 败的典型案例——在基层行政机关尚 未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的情况下,新闻 舆论发挥了重要的评价作用 •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00-07-21 的相关报道 172 2.行政行为习惯.行政行为习惯通过行政行为习惯而作出的行政道德评价在行政管通过行政行为习惯而作出的行政道德评价在行政管 理的过程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理的过程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3 3.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
内心信念则属于主观评价的形式,是在行政人员内内心信念则属于主观评价的形式,是在行政人员内 心深处进行和完成的道德行为评价,属于道德心深处进行和完成的道德行为评价,属于道德“ “自自 律律” ”的范畴 18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伦理监督机制行政伦理监督机制本节案例本节案例 轰动一时的“禹作敏案”早在被完全披露之前便已有“ 大邱庄出了人命案”等种种传言,说者的神秘似乎 想给人们造成一个印象:仿佛大邱庄事件受到了“ 上面”的庇护,权势人物可以不受法律约束好在 不久就真相大白,中央领导明确批示:“依法办事 ”,禹作敏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19• 早在1990年,禹作敏就已暴露出“小国之君” 的专横暴戾他怂恿亲属随便打死村民, 凶手虽未能逃脱法律制裁,但此后禹作敏 便公然对抗执法,肆意报复被害人家属, 多人被剥夺工作权利或被迫逃亡,有的被 非法管制长达三年之久在禹作敏案发前 八个月,大邱庄还发生了一起毒打、非法 拘禁外来人员的严重违法事件 20• 一个被不断宣传的榜样单位和人物,如此 长期、严重的违法行为,为什么得不到有 效及时的监督、制止?为什么舆论上未予 披露?这只能令人忧虑地说明,我们的法 律和舆论监督还很不尽人意。
21• 禹作敏案向人们发出一个重要警示:我们的权力 监督制约机制往往不够有效大邱庄早已有人吹 捧禹作敏为“红太阳”、“党好国好不如禹书记好” 他身兼党委书记、董事长,肆意违法害民,又 树立其子为“接班人”当地的党政群各类监督机 构的职能作用哪里去了?应该说我们的监督机构 是不健全的,在某种特殊环境下对某些人物失去 了监督力量 • 资料来源:《中国监察》1994(l)的相关文章 22一、行政伦理监督概述一、行政伦理监督概述 • 1.行政伦理监督的含义• 行政伦理监督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行政机 构及其工作人员行为是否符合有关伦理道德原则 与规范所进行的监察和督导232.行政伦理监督的特点(5点)• (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行政伦理监督的主体不仅涉及垂直领导关系的行政机关之间及其自身 ,而且还包含政党组织、权力机关、社会团体、普通公民等 • (2)监督对象的特定性•行政伦理监督的对象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更确切地讲 ,是指行政人员的公务行为但就我国目前的社会现实而言,行政伦 理监督的对象还包括各级党的部门、各级人大、司法机关、社会团体中的公职人员 • (3)监督内容的广泛性。
•不仅要对行政机关各部门、各级工作人员进行监督,而且还要对行政 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 24• (4)监督的互动性•行政伦理监督既包括行政机关对自身的监督,又包括行政机关中不同 机构和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 (5)监督的规范性 •一方面,监督应该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监督 本身就是依照规范和产生规范的过程 253.行政伦理监督的原则 • • ((1 1)日常性原则日常性原则•在高度开放、高度流动的社会环境下,行政伦理监督的优越性就体现 在它是日常性的,每时每刻地与行政人员相伴随的 • • ((2 2)广泛性原则广泛性原则 •与社会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广泛性相适应,行政伦理监督的 范围也涉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公务行为 • • ((3 3)规范性原则规范性原则 •行政伦理监督始终在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使被监督的对 象对自身的行为具有预期性 • • ((4 4)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 •行政伦理监督应该及时有效 26二、行政伦理监督的必要性 • • 1 1.行政道德失范行为的类型.行政道德失范行为的类型 • (1)经济类的失范:主要包括贪污挪用公 款、违法经商和隐匿个人财产等。
• (2)政治类的失范:主要包括官僚主义和 权力寻租等 • (3)违反社会公德的失范 272.加强行政伦理监督的意义 • (1)有利于加强社会民主政治建设 • (2)有利于增强行政人员的公仆意识 • (3)有利于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