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生产技术.ppt
99页玉溪市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欢迎各位学员的到来欢迎各位学员的到来 ! !煤矿生产技术煤矿生产技术•煤矿地质基本知识•矿井开拓•采区巷道布置、生产系统•采煤方法第一节 煤矿地质基本知识一、煤的形成•古代植物 泥炭化阶段 成煤阶段浸泡、厌氧细菌高温、高压成煤阶段 无无烟烟煤煤 贫贫 煤煤 瘦瘦 煤煤 焦焦 煤煤 肥肥 煤煤 气气 煤煤 弱弱粘粘煤煤 不不粘粘煤煤 长长焰焰煤煤 褐褐 煤煤煤层的厚度•薄煤层 <1.3m•中厚煤层 1.3~3.5m•厚煤层 3.5m以上•煤层的结构煤层的结构•1、简单结构煤层简单结构煤层• 不含夹矸或夹矸很少的煤层•2、复杂结构煤层复杂结构煤层• 含有夹矸较多的煤层,且夹矸层的层数、层位、厚度和岩性变化较大。
二、煤层埋藏特征把煤层上部的岩层叫煤层顶板,把煤层上部的岩层叫煤层顶板,把煤层下部的岩层叫煤层底板把煤层下部的岩层叫煤层底板 顶、底板顶、底板 是指煤层中位于煤层上下一是指煤层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内的岩层定距离内的岩层 赋存在煤层之上,在煤层赋存在煤层之上,在煤层之后形成的岩层叫之后形成的岩层叫顶板顶板 赋存在煤层之下,在煤层赋存在煤层之下,在煤层之前形成的岩层叫之前形成的岩层叫底板顶板分类顶板伪顶直接顶老顶煤层的顶板按其与煤层的相对位置煤层的顶板按其与煤层的相对位置不同以及垮落的难易程度不同可分不同以及垮落的难易程度不同可分为为伪顶、直接顶和老顶,伪顶、直接顶和老顶, 伪顶、直接顶和老顶伪顶、直接顶和老顶,, •伪顶:直接覆盖于煤层之上(下)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厚度在0.5米以下,岩层多为炭质页岩;•直接顶:位于伪顶或煤层之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常伴随采煤工作面移架或回柱工序的完成而垮落的岩层;•老顶: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的厚而坚硬的岩层 底 板 •伪底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而软的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度0.2~0.3m。
•直接底直接底:位于煤层之下与煤层直接接触的硬度较低、厚度只有几十厘米的岩层,通常为泥岩、页岩或粘土岩•老底老底:位于直接底之下的比较坚硬的岩层,常为砂岩和石灰岩煤层的产状要素•走向走向走向走向:煤层层面与水平线:煤层层面与水平线相交的线叫走向线,走向相交的线叫走向线,走向线延伸的方向叫煤层的走线延伸的方向叫煤层的走向•倾向倾向倾向倾向:煤层层面上与走向:煤层层面上与走向垂直的线叫倾斜线,倾斜垂直的线叫倾斜线,倾斜线由高水平指向低水平的线由高水平指向低水平的投影方向投影方向•倾角倾角倾角倾角:煤层层面与水平面:煤层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夹角•按煤层倾角大小将煤层分按煤层倾角大小将煤层分为四类为四类• •近水平煤层近水平煤层 <<8°8°• •缓倾斜煤层缓倾斜煤层 8°8°~~25°25°• •倾斜煤层倾斜煤层 2525~~45°45°• •急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 >>45°45°三、煤层地质构造• 单斜构造单斜构造• 背斜背斜• 褶皱构造褶皱构造 向斜向斜• 原生裂隙原生裂隙•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裂隙裂隙 次生裂隙次生裂隙• 断裂构造断裂构造 正断层正断层• 断层断层 逆断层逆断层• 岩溶岩溶陷落柱陷落柱 平移断层平移断层• 其他构造其他构造 冲刷带冲刷带• 岩浆侵入体岩浆侵入体 单斜构造•煤层大致向同一个方向倾斜,这样的构造叫单斜构造。
走向倾向倾角•断层断层:是指断裂面两侧岩层产生明显位移的构造变动 正断层 走向断层•按移动方向 逆断层 按走向 倾向断层• 平移断层 斜交断层 根据断层两盘移动方向的断层分类•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上盘下盘下盘上盘断层上盘上盘 下盘下盘上盘上盘 下盘下盘正断层逆断层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关系的断层分类•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完全一致或近于一致•倾向断层: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或近于一致•斜交断层:断层走向与岩石走向斜交其他构造•岩溶陷落柱冲刷带冲 刷冲刷包裹体岩浆侵入体• 顶板煤层岩浆岩底板第二节 矿井开拓•1.井田的概念.井田的概念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煤地质沉积形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煤地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煤田的面积和煤炭储量通常都是很大,在开煤田的面积和煤炭储量通常都是很大,在开发煤田之前,通常将其划分为若干较小的发煤田之前,通常将其划分为若干较小的部分,每一部分由一个矿井去进行开采,部分,每一部分由一个矿井去进行开采,将煤田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就称将煤田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就称为井田。
为井田井田划分有垂直划分、水平划分、按煤组划井田划分有垂直划分、水平划分、按煤组划分、按自然条件划分分、按自然条件划分 划分井田的原则:•主要根据自然条件划分井田境界:如断层,向、背斜轴、煤层倾角的变化以及河流、铁路、较大的建筑物等;井田范围与矿井生产能力要相适应,储量与矿井服务年限要相适应•井田划分有垂直划分、水平划分、按煤组井田划分有垂直划分、水平划分、按煤组划分井田划分示意井田划分为阶段•1)井田划分为阶段即水平划分)井田划分为阶段即水平划分)•2)阶段划分为采区采区划分)阶段划分为采区采区划分)•3)采区划分为区段工作面划分)采区划分为区段工作面划分)井田再划分根据上、下山在采区中的位置,又分为双面采区与根据上、下山在采区中的位置,又分为双面采区与单面采区单面采区 双面采区 单面采区二、井田开拓• •井田开拓方式是指为井田开采服务的主要巷道井田开拓方式是指为井田开采服务的主要巷道井田开拓方式是指为井田开采服务的主要巷道井田开拓方式是指为井田开采服务的主要巷道( (包括井筒或平硐、运包括井筒或平硐、运包括井筒或平硐、运包括井筒或平硐、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等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等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等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等) )在井田内的布置方式。
在井田内的布置方式在井田内的布置方式在井田内的布置方式• •立井开拓立井开拓• •斜井开拓斜井开拓 底板穿层斜井底板穿层斜井底板穿层斜井底板穿层斜井 顶板穿层斜井顶板穿层斜井顶板穿层斜井顶板穿层斜井 折返式斜井折返式斜井折返式斜井折返式斜井 • •平硐开拓平硐开拓 垂直走向平硐开拓垂直走向平硐开拓垂直走向平硐开拓垂直走向平硐开拓 走向平硐开拓走向平硐开拓走向平硐开拓走向平硐开拓 阶梯平硐开拓阶梯平硐开拓阶梯平硐开拓阶梯平硐开拓 斜井斜井————立井开拓立井开拓• •综合开拓综合开拓 平平硐硐————立井开拓立井开拓• • 平硐平硐————立井开拓立井开拓立井开拓 立井开拓方式平峒开拓•这种开拓方式一般用于山区,有适合布署平峒的地点,才可部置这种方式,指由平巷直接进入煤层。
一)垂直平硐二)走向平硐开拓三)阶梯平硐开拓斜井开拓斜井开拓在煤层倾角较大时,为了适应斜井提升的要求,斜井井筒可采用底板穿层斜井在煤层倾角较大时,为了适应斜井提升的要求,斜井井筒可采用底板穿层斜井 底板穿层斜井底板穿层斜井在近水平煤层中,斜井井筒由煤层顶板穿层进入煤层在近水平煤层中,斜井井筒由煤层顶板穿层进入煤层 顶板穿层斜井顶板穿层斜井受到地形限制,影响地面工业广场的布置受到地形限制,影响地面工业广场的布置 折返式斜井折返式斜井综合开拓•平峒平峒—立井开拓立井开拓 矿井开拓方式优缺点比较采区巷道布置采区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和生产系统•概述在阶段范围内沿着煤层的走向方向将阶段划分为若干块段,每一块段为一个采区,采区内具有完整的出煤,运料、排矸、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系统,并配备相应机械电气设备,从而使工作面到大巷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的生产系统•根据采区主要巷道特点、服务范围、开采数目不同,通常将采区分为:上山采区、下山采区;单翼采区、双翼采区;单一煤层采区、联合布置采区等•在采区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将一个采区划分为若干走向条带,每一个条带为一个区段(工作面)进行回采。
为了完成整个采区的运输、通风等任务,必须布置采区上山、下山,按采区上山、下山与运输大巷相对的位置不同,分为上山采区、下山采区 矿井采区布置示意图 采区巷道应满足的要求; 采区巷道布置是否适当,直接关系着工作面,采区和矿井的生产效果正确的合理的采区巷道应满足下列几方面的要求:•1、有利于矿井合理集中生产,使采区具有较大的生产能力和增产能力•2、力求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合理,尽量简化巷道系统,减少巷道掘进和维护工作量,减少设备占用台数和生产费用•3、保证采区具备完备的生产系统,有利于发挥设备的效能,并为采用新技术,发展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创造条件•4、煤柱损失少,有利于提高回采率•5、安全生产条件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要求 采区生产系统 •采区巷道布置和采区生产系统是密切相关和相互影响的,采区巷道布置首先应保证采区具有完善的生产系统•采区生产系统包括:煤炭运输系统、材料、设备、矸石和人员的辅助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动力供应系统等,根据不同的煤层条件,以走向长壁全部跨落采煤方法的巷道布置为例进行分述采区生产系统单一煤层一次采全高的采区巷道布置1-采区运输石门;2-采区回风石门;3-采区下部车场;4-轨道上山;5-运煤上山;6-采区上部车场;7、7′采区中部车场;8、8′、10-区段回风巷;9、9′-区段运输巷;11-联络巷;12-采区煤仓;13-采区变电所;14-绞车房;15-局部通风机采区巷道的掘进顺序•自运输大巷掘进采区运输石门自运输大巷掘进采区运输石门1 1和采区下部车场和采区下部车场3 3,由下部车场向上,沿煤层分别掘进轨道上山,由下部车场向上,沿煤层分别掘进轨道上山4 4和和运煤上山运煤上山5 5,至采区上部边界后,与采区石门,至采区上部边界后,与采区石门2 2相相连通,形成通风系统。
然后掘进采区上部车场连通,形成通风系统然后掘进采区上部车场6 6和和采区中部车场采区中部车场7 7、区段运输平巷、区段运输平巷9 9和区段回风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1010、开切眼,形成回采工作面在掘进上述各巷、开切眼,形成回采工作面在掘进上述各巷道的过程中,还要开掘采区煤仓道的过程中,还要开掘采区煤仓1212,变电所,变电所1313、、绞车房绞车房1414本示例中相邻区段间的区段运输平巷本示例中相邻区段间的区段运输平巷与区段回风平巷是同时掘进的,且下区段的区段与区段回风平巷是同时掘进的,且下区段的区段回风平巷要超前于上区段的区段运输平巷一定距回风平巷要超前于上区段的区段运输平巷一定距离采区巷道布置•在完成以上巷道和硐室的掘进工作,其工程质量经验收合格后,便可安装机电设备进行回采工作在第一区段的回采过程中,要及时开凿第二区段的中部车场7′、区段运输平巷9′(第三区段的区段回风平巷与第二区段的区段运输平巷同时掘进)以及开切眼等,准备好第二区段工作面的回采工作面,以保证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接替同理,在进行第二区段回采时,要掘进第三区段的巷道采区主要生产系统 •(1)运煤系统采煤工作面采出的煤炭→区段运输平巷9→运煤上山5→采区煤仓,在采区下部车场装车外运。
运煤系统•(2)运料、排矸系统运料排矸采用600mm轨距的矿车或平板车物料自采区下部车场,经轨道上山4、采区上部车场6、区段回风平巷10运至采煤工作面;经轨道上山4→上部车场7→区段回风平巷8→掘进工作面掘进施工中出的煤炭矸石,则以相反的方向运至采区下部车场运料系统掘进排矸系统•(3)通风系统•掘进通风系统运输大巷中的新鲜风流→石门→由采区下部车场→轨道上山→采区车场→掘进工作面→区段回风平巷→乏风回风上山→矿井总回风大巷掘进通风系统采煤工作面通风运输大巷中的新鲜风流→石门→由采区下部车场→轨道上山→采区车场→区段平巷→联络巷→工作面运输平巷→进入工作面;回采工作面的乏风经由回风平巷→采区回风石门→矿井总回风大巷左翼回采工作面的乏风→采区上部车场6→采区回风石门→矿井总回风大巷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4)供电系统高压电缆由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经大巷、采区石门、下部车场、运输上山、采区变电所,经降压后,由低压电缆分别向采煤和掘进工作面,上山运输机、绞车房等用电点供电•(5)压风和用水系统掘进岩巷所用的压风,采掘工作面、平巷以及上山运输机转载点所需的防尘用水,分别以专用管道送至采区需要的地点。
采区巷道布置的分析采区巷道布置的分析•一、运输平巷、回风平巷的布置•采工作面周围应力分布情况• 采空区周围应力重新分布的概貌1–工作面前方超前支承压力;2、3、4–沿倾斜及工作面后方残余支承压力沿倾斜矿压显现规律沿倾斜矿压显现规律• •工作面回采后,掌握沿煤层倾斜方向的矿压显现规律,对于正确选择工作面回采后,掌握沿煤层倾斜方向的矿压显现规律,对于正确选择采区巷道位置,确定合理的护巷煤柱尺寸有重要意义巷道内从煤体采区巷道位置,确定合理的护巷煤柱尺寸有重要意义巷道内从煤体边缘向煤体深部可分为三个不同的矿压显现带,如下图所示边缘向煤体深部可分为三个不同的矿压显现带,如下图所示采煤工作面沿倾斜不同矿压显现带1–卸载带;Ⅱ–支承压力带;Ⅲ–原岩应力带;lmax–峰值位置•经过长期以来的的实践,开采薄及中厚煤层,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沿煤层掘进,上部回采工作面运输平巷与下部回采工作面回风平巷之间保留一定尺寸的煤柱,一般为8—15米,坡度5‰采区上山相互关系•当采用当采用2 2条上山布置时,其间距一般取条上山布置时,其间距一般取20—2520—25米;米;当采用当采用3 3条上山布置时,其间距可缩至取条上山布置时,其间距可缩至取15—2015—20米。
米如果上山间距过大,使上山间的联络巷长度增大,如果上山间距过大,使上山间的联络巷长度增大,对于煤层上山还增大媒柱宽度,若上山间距过小,对于煤层上山还增大媒柱宽度,若上山间距过小,则不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上山维护,也不利于上则不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上山维护,也不利于上山之间的联络巷作采区机电硐室,使中部车场的山之间的联络巷作采区机电硐室,使中部车场的布置带来困难布置带来困难•当采区生产能力达,使用胶带运输机时,上山角当采区生产能力达,使用胶带运输机时,上山角度在度在1515度(下山在度(下山在1717度)以下较为广泛使用,轨度)以下较为广泛使用,轨道上山在道上山在2525度以下,特殊情况不超过度以下,特殊情况不超过2828度三、巷道掘进•钻爆法掘进钻爆法掘进•钻眼 装药 放炮 通风排烟 装岩 •运输•综合机械化掘进综合机械化掘进•破岩 装岩 运输煤矿生产技术煤矿生产技术第三节第三节 采煤方法采煤方法采煤方法:指巷道布置、采煤工艺• 壁式采煤壁式采煤 走向走向•采煤方法采煤方法 倾向倾向• 巷柱式巷柱式• 柱式采煤柱式采煤 房柱式房柱式• • • 炮采炮采 垮落法垮落法•回采工艺回采工艺 普采普采 顶板管理顶板管理 煤柱支撑法煤柱支撑法 缓慢下沉法缓慢下沉法• 综采综采 充填法充填法 一、巷道布置一)走向长壁式采煤巷道布置一)走向长壁式采煤巷道布置回风石门采区石门采区煤仓运输机上山轨道上山区段运输巷区段回风巷回采工作面二)倾斜长壁采煤法巷道布置二)倾斜长壁采煤法巷道布置运输斜巷回风运料斜巷阶段回风巷阶段运输巷煤仓运输斜巷煤仓进风行人斜巷倒台阶采煤法• 工作面回风巷工作面进风巷溜煤眼超前巷工作面隔离煤柱二、回采工艺•1.对于炮采工作面:“破、装、运、支、控(顶板管理)”五道工序•2.对于机采、高档普采工作面:“割、运、支、控”四道工序。
•3.对于综采工作面:“割、移、推”三道工序炮采回采工艺介绍•炮采工作面:“破、装、运、支、控(顶板管理)”五道工序1、爆破2 2、支护管理、支护管理1)、工作面支护管理概括工作面内、上下端头、超前支护、支护排距、柱距等管理要求2)、工作面顶板支护控顶距3)、工作面几种特殊支护3、采空区顶板管理煤矿生产技术煤矿生产技术第四节第四节 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一、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通风方式通风方式:进、出风井筒的布置方式:进、出风井筒的布置方式——中央式等中央式等通风方法通风方法:: 主扇的工作方法主扇的工作方法——抽出式等抽出式等通风网络通风网络::只看结构骨架,包括风流分岔、汇合线路的结构形式只看结构骨架,包括风流分岔、汇合线路的结构形式通风设施通风设施:风门、风帘、风墙、风窗等风门、风帘、风墙、风窗等通风系统• 中央并列式• 中央式 中央分列式• 对角式 两翼对角式•通风方式 分区对角式• 区域式 • 混合式二、 矿井通风系统Ø矿井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Ø 中央式:进、回风井位于井田走向中央,风流在井下的流动路线是折返式。
Ø 中央并列式: 进、回风井布置在井田中央工业广场Ø 特点:地面建筑和供电集中,便于管理,建井期较短,便于贯通,井筒延伸通风方便,但风流路径长,风阻较大,井底车场和进回风井间压差大,漏风大ü适用条件:井田走向长度不大(小于4km),瓦斯及自燃不严重的矿井(a) 中央并列式中央并列式主井主井副井副井风井风井• 中央分列式(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中央边界式):::: • 其进回风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中央其进回风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中央回风井位于井田浅部边界沿走向的中央,回风井位于井田浅部边界沿走向的中央,不在工业广场内两井相隔一定距离不在工业广场内两井相隔一定距离• 特点:进、回风井巷间的漏风通过中特点:进、回风井巷间的漏风通过中特点:进、回风井巷间的漏风通过中特点:进、回风井巷间的漏风通过中央采区的采空区,工业广场不受抽出式主央采区的采空区,工业广场不受抽出式主央采区的采空区,工业广场不受抽出式主央采区的采空区,工业广场不受抽出式主要通风机噪音的影响要通风机噪音的影响要通风机噪音的影响要通风机噪音的影响。
• 适用条件:与中央并列式相同适用条件:与中央并列式相同适用条件:与中央并列式相同适用条件:与中央并列式相同 (b) 中央分列式中央分列式风井风井主井主井副井副井• 两翼对角式:两翼对角式:两翼对角式:两翼对角式:• • 进进风风井井位位于于井井田田中中央央,,两两回回风风井井在在井井田田边边界界的两翼• 特特特特点点点点::::通通通通风风风风路路路路线线线线较较较较短短短短,,,,阻阻阻阻力力力力和和和和漏漏漏漏风风风风较较较较小小小小,,,,各各各各采采采采区区区区间间间间风风风风阻阻阻阻较较较较均均均均衡衡衡衡,,,,便便便便于于于于按按按按需需需需分分分分风风风风工工工工业业业业广广广广场场场场不受回风污染和抽出式主要风机噪音危害不受回风污染和抽出式主要风机噪音危害不受回风污染和抽出式主要风机噪音危害不受回风污染和抽出式主要风机噪音危害• • 适适适适用用用用条条条条件件件件::::井井井井田田田田走走走走向向向向长长长长,,,,产产产产量量量量高高高高,,,,需需需需风风风风量量量量大,易自燃,有突出危险的矿井。
大,易自燃,有突出危险的矿井大,易自燃,有突出危险的矿井大,易自燃,有突出危险的矿井 ((c)两翼对角式)两翼对角式风井风井风井风井主井主井副井副井• 分区式分区式分区式分区式::::• 进进风风井井位位于于井井田田走走向向中中央央,,开开采采井井田田浅浅部部,,在在各各采采区区掘掘一一个个回回风风井井与与采采区区回回风风巷巷相相通通,,不不必必掘掘总总回回风风巷巷开开采采井井田田深深部部,,往往往往转转变变为为两两翼对角式翼对角式• 特特特特点点点点::::基基基基本本本本与与与与两两两两翼翼翼翼对对对对角角角角式式式式相相相相同同同同,,,,浅浅浅浅部部部部开开开开采采采采不不不不掘掘掘掘总总总总回回回回风风风风巷巷巷巷,,,,加加加加快快快快投投投投产产产产时时时时间间间间,,,,但但但但开开开开采采采采深深深深部部部部煤煤煤煤田时,通风方式需变化,对生产有一定干扰田时,通风方式需变化,对生产有一定干扰田时,通风方式需变化,对生产有一定干扰田时,通风方式需变化,对生产有一定干扰• • 适适适适用用用用条条条条件件件件::::同同同同两两两两翼翼翼翼对对对对角角角角式式式式,,,,且且且且煤煤煤煤层层层层赋赋赋赋存存存存浅浅浅浅,,,,要求投产期短的矿井。
要求投产期短的矿井要求投产期短的矿井要求投产期短的矿井 (d) 分区式分区式主井主井副井副井风井风井风井风井风井风井三、矿井主要通风机工作方式 及其特点Ø 压入式:Ø 主要通风机设在入风井口,在通风机作用下,向井下压风,矿井井巷大气高于当地大气压力,矿井地面漏风是从矿内漏向地面Ø 特点:A.井下巷道大气处于正压状态,有助于抑制煤壁和采空区瓦斯漏出Ø B.压入式通风使采空区自燃生成有害气体通过塌陷区向外漏出,减小对井下生产和人员安全的影响 C C..压压入入式式风风机机停停止止运运转转,,井井下下巷巷道道大大气气绝绝对对静静压压下下降降,,可可能能导导致致煤煤壁壁和和采采空空区区瓦瓦斯斯涌出增大涌出增大 D D..自自燃燃生生成成气气体体直直接接经经营营者者塌塌陷陷区区漏漏出出, ,可能导致自燃隐患难以及时发现可能导致自燃隐患难以及时发现 E.E.压压入入式式通通风风的的进进风风区区装装设设的的控控风风设设施施对对生生产产有有干干扰扰, ,控控风风设设置置易易损损坏坏, ,漏漏风风较较大大, ,通风管理较困难。
通风管理较困难 ØØ抽出式:• •主主要要通通风风机机设设在在回回风风井井口口, ,在在抽抽出出式式通通风风机机作作用用下下, ,矿矿井井井井巷巷大大气气处处在在低低于于当当地地大大气气压压力力的的负负压压状态状态, ,矿井地面漏风是从地面漏向矿内矿井地面漏风是从地面漏向矿内• •特特点点: :其其优优缺缺点点与与压压入入式式相相反反另另外外, ,在在矿矿井井与与小小煤煤窑窑相相通通时时, ,会会把把小小窑窑积积存存的的有有害害气气体体抽抽入入矿矿井井, ,同时同时, ,小窑发生事故也会对矿井造成威胁小窑发生事故也会对矿井造成威胁 ((b)) 抽出式抽出式风井风井主井主井副井副井Ø 压抽混合式压抽混合式::Ø 主主要要通通风风机机分分别别设设置置于于进进、、回回风风井井口口主要用于压入、抽出互相转换的过渡期主要用于压入、抽出互相转换的过渡期Ø 特特特特点点点点::::因因因因正正正正压压压压、、、、负负负负压压压压均均均均不不不不大大大大,,,,漏漏漏漏风风风风量量量量较小但通风管理复杂但通风管理复杂但通风管理复杂但通风管理复杂(c) 压抽混合式压抽混合式副井副井风井风井风井风井主井主井•※※什么是串联通风什么是串联通风什么是串联通风什么是串联通风, ,其危害是什么?其危害是什么?其危害是什么?其危害是什么?•串联通风串联通风串联通风串联通风是指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再次进入其他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是指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再次进入其他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是指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再次进入其他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是指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再次进入其他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 .危害危害危害危害: : 被串用风点的进风质量差被串用风点的进风质量差, ,影响作业环境影响作业环境; ;有毒有害气体进入有毒有害气体进入下一用风点下一用风点, ,各用风点不安全因素交织各用风点不安全因素交织各用风点不安全因素交织各用风点不安全因素交织; ;抗灾能力弱抗灾能力弱, ,事故易扩大事故易扩大; ;全全风压通风阻力大风压通风阻力大, ,调风困难调风困难。
进进 回回 风风 串联用风点串联用风点 被串用风点被串用风点 风风 巷巷 巷巷 独立用风点独立用风点( (区域区域) )甲烷断电仪矿井通风网络的基本连接形式•(1) 串联风路• •特征特征特征特征: :风量风量处处相等处处相等,总总风压风压( (总的总的• •井巷风阻井巷风阻) )等于各支路之和等于各支路之和. .•(2)并联风网• •特征特征特征特征: :风压相等风压相等, ,总风量等于各总风量等于各• •支路之和支路之和. .总的井巷风阻大大降低总的井巷风阻大大降低. .•(3)角联风网• •特征特征特征特征: :与并联风网相似与并联风网相似, ,但复杂得多但复杂得多; ;对角巷道中风流方向、大小不稳定对角巷道中风流方向、大小不稳定. . 掘井工作面通风• 压入式 •通风方式 抽出式• 混合式循环风其危害循环风其危害(1) (1) 循环风循环风循环风循环风 是指局扇的回风是指局扇的回风是指局扇的回风是指局扇的回风, ,部分或全部再进入同一部局部分或全部再进入同一部局部分或全部再进入同一部局部分或全部再进入同一部局扇的进风风流中扇的进风风流中扇的进风风流中扇的进风风流中。
200 50200 50 150 150•(2) 循环风的危害循环风的危害:循环风使掘进面的瓦斯、粉尘循环风使掘进面的瓦斯、粉尘循环风使掘进面的瓦斯、粉尘循环风使掘进面的瓦斯、粉尘浓度上升浓度上升浓度上升浓度上升, ,不能有效地排除工作面的有害气体不能有效地排除工作面的有害气体不能有效地排除工作面的有害气体不能有效地排除工作面的有害气体; ;一旦有火源一旦有火源一旦有火源一旦有火源或失爆或失爆或失爆或失爆, ,易发生瓦斯事故易发生瓦斯事故易发生瓦斯事故易发生瓦斯事故• 风流短路风流短路 循环循环循环循环(3)防范措施防范措施:通风设施•主要通风机附属设施:电压表、电流表、水柱计•矿井主要通风设施:•1、引导风流:风桥、风硐、导风板;•2、隔断风流:防爆门、风门、风墙(密闭);•3、调节风流:风窗、调节风门、风帘等。
通风系统中的风量计算通风系统中的风量计算1、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100(67).q.k(立方米/分钟)q—工作面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K—工作面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不均衡备用系数1.4~22 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60VSKQ=60VSK(立方米(立方米/ /分钟)分钟)V——V——工作面平均风速工作面平均风速S——S——工作面平均断面工作面平均断面K——K——调整系数,根据工作面长短调整调整系数,根据工作面长短调整采煤工作面其温度和风速应符合下表的要求采煤工作面其温度和风速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空气温度空气温度/ /℃℃ 风速风速V V采采i/m.s-1i/m.s-1•<<15 0.315 0.3~~0.50.5•1515~~18 0.518 0.5~~0.80.8•1818~~20 0.820 0.8~~1.01.0 20 20~~30 1.030 1.0~~1.51.5• 23 23~~26 1.526 1.5~~2.02.0• 26 26~~28 2.028 2.0~~2.52.53、按工作面每班最多人数计算Q=4N(立方米/分钟) N——工作面每班最多人数工作面每班最多人数4、按工作面一次消耗的最多炸药量计算Q=25N (立方米/分钟) N——工作面一次消耗的最多炸药量计算工作面一次消耗的最多炸药量计算5、风速验算:工作面最低风速不得小于0.25米/秒工作面最高风速不得大于4米/秒Q≥15×S(立方米/分钟)Q≤240×S(立方米/分钟)×三、供电系统• 6 6万万t/at/a以下以下• 高压双回路高压双回路 6 6万万t/at/a及其以上及其以上•双回路供电双回路供电双回路供电双回路供电 主要通风机主要通风机• 低压双回路低压双回路• 主排水泵主排水泵•供电系统供电系统供电系统供电系统:高压双回路电网:高压双回路电网 矿井地面变电所矿井地面变电所 井筒井筒 井下中央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 采区变电所采区变电所 工作面工作面用电点用电点•专线供电点:主要通风机、井底水泵房、掘进工专线供电点:主要通风机、井底水泵房、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等作面局部通风机等四、供、排水系统• 消防消防 洒水、喷雾、防尘水幕、采掘洒水、喷雾、防尘水幕、采掘 •供水供水 防尘防尘 工作面机械设备供水系统工作面机械设备供水系统•供水线路供水线路:水池:水池 井筒井筒 井底车场井底车场 • 运输运输 大巷大巷 采区上下山采区上下山 区段集中巷区段集中巷 • 区段斜巷区段斜巷 工作面工作面• 排水水泵排水水泵•排水排水 排水管路排水管路• • 水仓水仓五、其他系统•1、瓦斯监控系统•2、灌浆防火系统•3、通讯系统谢 谢 大 家祝 您 愉 快 !。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