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云服务的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研究.docx
21页基于云服务的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魏顺平 袁亚兴 吴淑苹 张红丽摘要:当前,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一种有效途径已成为学界的一种共识并在实践领域付诸实施该文聚焦我国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2.0推进工作,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开展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与实践研究,构建了包括云基础设施搭建、应用服务部署、资源服务部署、应用驱动培训、运维和网络安全保障等环节的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利用云服务搭建大平台、重点面向移动终端提供应用和资源、充分应用新技术、注重人的服务等特征,并重点介绍了这一模式的三个落地项目一云端学习网、云教室、数字图书馆三个项目实践应用表明,基于云服务的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可提升学习用户体验和参与度,实现区域优质师资共享,促进全国优质数字图书资源共享,真正做到让学习时时发生、让面授教学无处不在、让优质资源人人可得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教育信息化2.0;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G434:A一、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扶贫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脱贫攻坚寄予厚望,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长远性作用,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让更多贫困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这是习总书记为教育精准扶贫开出“信息化”这一良方实践表明,教育信息化可以成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二、文献研究当前,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一种有效途径已成为学界的一种共识并在实践领域付诸实施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全国政协委员马敏教授建议政府推动信息技术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在贫困地区实施“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工程”任友群等人认为,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扶贫中有着对象识别、项目实施、追踪评估、监察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扶帮效果等方面的优势另外,教育信息化可进一步提升农村师生以及家长的信息素养,缩小城乡之間的数字鸿沟姜宏认为大数据能有效解决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有助于转变教育模式,有助于改变教育理念和思维,有助于拓宽扶贫的内容维度。
要发挥信息化在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就需要面向贫困地区专门开展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2016年12月16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要求“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人力度”教育部《2019年“奋进之笔”攻坚行动专项方案》指出要“在贫困地区优先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支持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一般先在发达地区积累建设与应用经验,将这些经验迁移到贫困地区未必适用,需要重新探索推进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需要找准当前贫困地区信息化面临的问题根据《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总结》,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98.4%的中小学(除教学点外)实现网络接入,90.1%的中小学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其中70.2%的中小学实现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另外,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上网用户达8.54亿,上网用户达8.47亿"可以期待,到2020年底地处贫困地区的学校、教学点都能有设备、通网络,硬件设施已不是限制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问题。
马敏指出,农村学校不缺设备、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缺少的是优质资源和师资,这是教育扶贫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任友群等指出,当前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存在缺少应用软件、缺少优质资源、缺少信息化人才等现象,重视建设、轻视应用这一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的普遍问题在贫困地区尤为突出,常常是无优质资源可用、无优秀人才可用同时,面向贫困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还要响应落实当前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的“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种全覆盖、广应用的目标,必须充分应用“互联网+”这一基本条件,让各类教育应用通过云计算从天而降,无所不在;再就是在终端方面,让各种应用通过终端即可访问信息化是一项资金密集型、智力密集型工作,但在人财物资源相对匮乏的贫困地区需要选择花钱少、效果好的解决方案任友群等指出在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工作中,应尽量采用费用少、门槛低的解决方案,做好顶层规划,并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总的来说,针对贫困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2.0目前还没有可以直接照搬的方案,我们有必要针对贫困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需求提出教育信息化扶贫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切实提升信息化水平,为教育精准扶贫赋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三、研究设计本研究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开展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研究国家开放大学于2012年6月由教育部批准在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组建,是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高等学校,现已建成了覆盖城乡的远程教育办学系统,包括总部和45家分部,15家学院(行业学院、部队学院),1298个地市级分校,3778个学习中心,招收的学生76.3%来自基层,65.5%分布在中西部本研究将选取地处贫困地区的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若干典型教育信息化项目开展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工作这些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以地处青海藏区的6个学院(分别是果洛州广播电视大学、海西州广播电视大学、黄南州广播电视大学、海南州广播电视大学、玉树州广播电视大学、海北州广播电视大学)为例,每个学校2017年信息化资金投人平均为25万元,平均拥有信息技术人员3.5人(多数为兼职人员),平均拥有计算机293台,平均拥有服务器数量1.2台,平均出口带宽为36Mbps地处三区三州的分部、学院、中心一方面承担国家开放大学高等学历教育业务,另一方面在当地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当地提供高等教育机会为数不多的机构,在党员干部教育、教师培训、社区教育并参与教育扶贫工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通过对这些机构的帮扶,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为办学业务赋能,将能更有效服务于当地人才培养,提升人口素质,所培养人才“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切实为当地脱贫提供人力资源保证本研究的目标是,重点面向國家开放大学地处中西部地区和基层的办学机构,在充分了解信息化现状和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按照教育信息化2.0的要求构建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优化提升通用学历教育平台服务、自有业务平台服务以及资源服务,为当地办学业务赋能国家开放大学致力于构建社会广泛参与、主体多元多样、共建共治、开放性的办学组织体系,注重形成“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评价”的办学共同体,将对办学体系部分成员的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办学组织体系建设工程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国家扶贫、脱贫政策为指导,发挥办学组织体系优势,做好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顶层设计,开展以扶贫为重点的信息化专项工程,硬件帮扶和平台资源帮扶兼有,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应用推进并重四、模式构建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遵循教育信息化的一般规律,即以育人为本,强调应用驱动,注重统筹推进,探索深度融合,实现引领创新。
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的基本环节也要按照教育信息化一般模式来开展,具体包括基础设施搭建、应用平台研发、数字资源制作、师生应用培训等环节当然,面向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还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独特特征:(1)利用云服务搭建大平台,做到地处中西部地区和基层的国开教育机构全覆盖2)重点面向移动终端提供应用和资源,实现国开教师和学生服务获得全覆盖3)应用新技术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站在高起点缩小城乡差距,提供大数据分析平台,供各级教育机构开展精细管理、精准教学和教学决策4)组建应用服务团队、运维服务团队、网络安全保障团队,做好师生信息素养培训和应用培训,切实保障信息化设施用得起来、看到效果并且不出问题本研究初步构建了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主要包括云基础设施搭建、应用服务部署、资源服务部署、应用驱动培训、运维和网络安全保障等环节,其基本框图如图1所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信息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要同谋划、同部署,本模式要求依托国家开放大学总部、分部技术力量组建网络安全团队,严格按照《网络安全法》和教育部的各项要求做好网络安全设计规划并自始至终提供网络安全保障服务、及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为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工作保驾护航。
一)云基础设施国家开放大学已采购华为云的相关服务,主要有弹性云服务器ECS、云数据库、融合视频云服务、云硬盘、数据仓库、机器学习服务、数据可视化、CDN加速服务、流量包、(网络安全服务)其中CDN加速服务针对偏远地区的网络访问提供定向加速服务,提升访问体验;移动访问流量包主要用于免除终端访问相关服务的流量,减轻学习负担,解除后顾之忧另外,针对缺少硬件终端的机构研究配置必备的硬件终端,包括云教室终端和计算机教室,实现受扶教育机构的云教室全覆盖,并援助部分机构建设计算机教室云教室是一种以视频互动和共享为核心,集成了双向视频系统、录播、直播、多媒体教学等功能,支持大规模分布式的视频实时互动和资源共享,为远程教育的教与学提供服务的学习环境二)应用服务和资源服务根据信息化扶贫对应用软件的需求设计部署教学、管理、科研等三大方面的应用服务,主要包括服务于学历教育的学习平台、考试平台、招生平台、教务管理平台等,服务于非学历教育的教师研修平台、党员干部培训平台、社区教育平台等,以及国开学习APP、公众服务号、科研管理平台、教育大数据分析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运维平台等,其中信息化基础设施运维平台用于实时监测云教室、计算机教室中的各类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可实现远程故障诊断、远程维护并进行设备日常巡检管理,可有效解决贫困地区技术人员缺乏带来的设备维修不及时的问题。
同时集聚学校自有资源包括网络课程、五分钟课程、媒体资源库、数字图书馆、农村教育资源、社区教育资源等,并广泛集聚社会上的优质学习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独特需求定制机构资源空间,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服务三)应用驱动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应用软件、数字资源部署到位后,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开展应用培训,并以实际教学项目带动应用根据已建信息化设施以及师生信息素养现状研制培训方案,重点应用教师培训平台、学习平台、云教室系统开展远程培训以及相互之间的应用经验交流、技能竞赛等主要依托国家开放大学总部、分部教师组建应用服务团队,以学历教育项目、非学历教育项目、社区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等的开展驱动信息化设施的应用,并且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使教育信息化赋能教育机构能力提升、助力教育脱贫真正落到实处四)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设施应用监测由于西部地区的师生信息素养相对较低,我们必须不断优化已有信息化扶贫方案和相关设施,使得这些设施从可用、易用直至用户体验良好本模式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设施在被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师生行为大数据,实时分析诊断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托分布在贫困地区的电信运营商组建运维团队,及时处置终端设备故障问题,同时依托总部研发团队及时优化云基础设施、应用平台、数字资源,不断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五、典型实践国家开放大学是一个办学体系,一直致力于办学体系办学能力均衡化发展,注重扶持贫困地区的办学机构,改善设施,提升办学能力下面以优化贫困地区办学机构的信息化环境、数字化资源、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