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级阶段测试-3-共聚合答案.docx
4页2022级阶段测试-3-共聚合答案 共聚合测验题(50分钟) 一、 填空题(20分) 1. 竟聚率为 k 11/k 12(或,均聚反应速率常数与共聚反应速率常数之比) (1) 2. 通常单体的相对活性用 1/r 1 (2) 来判定的,活性中心的相对活性用 k 12 (3) 来判定 3. Q-e 方程中,Q 值代表 共轭(效应)(4) ,e 值代表 极性(效应)(5) ;如单体对的Q 值相差太大,则 难(6)共聚;如单体对的e 值相差大,则趋向于 交替 (7)共聚 4. 带有推电子(8)取代基的单体间可进行阳离子共聚;带有 吸电子(9) 取代基的单体间可进行阴离子共聚;极性差别很大的单体间 不能(10) (能、不能)进行离子无规共聚 三、计算题(19分) 丁二烯(M 1)—甲基丙烯酸甲酯(M 2)60℃在苯中用BPO 为引发剂进行聚合已知M 1和M 2的均聚链增长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01L/mol ?s 和367L/mol ?s;M 1自由基和M 2聚合和M 2自由基与M 1聚合的增长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30L/mol ?s 和2820 L/mol ?s; f 10=0.8。
(1)求聚合初期d[M 1]/d[M 2]、F 110分) (2)如上述单体对改为SnCl 4引发,r 1、r 2将如何变化?并简述理由 (3分) ; (3) 如上述单体对改为BuLi 引发,r 1、r 2将如何变化?并简述理由(3分) (4) 如想制备聚丁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如何实现?(3分) 解 (1) 111121010.77130k r k ===,22221367 0.132820 k r k === 22111212222 1112220.770.80.80.2 0.710120.770.820.80.20.130.2 r f f f F r f f f r f +×+×===++×+××+×111121222211 [][][][] 3.95[][][][]1d M M r M M F d M M r M M F +=?==+? (2)如上述单体对改为SnCl 4引发,r 1增加(1分),r 2减小(1分),因为SnCl 4引发阳离子聚合,丁二烯为富电子,阳离子聚合活性大,易聚合,r 1增加;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缺电子,不易聚合,r 2减小(1分)。
(3)如上述单体对改为BuLi 引发,r 1减小(1分),r 2增加(1分),因为BuLi 引发阴离子聚合,丁二烯为富电子,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缺电子,后者更容易进行阴离子聚合,因此r 1减小, r 2增加(1分) (4)先以BuLi 引发丁二烯进行阴离子活性聚合,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聚合,得到聚丁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分) 共聚合测验题(50分钟) 一、 填空题(20分) 1. 竟聚率为 k 11/k 12(或,均聚反应速率常数与共聚反应速率常数之比) (1) 2. 通常单体的相对活性用 1/r 1 (2) 来判定的,活性中心的相对活性用 k 12 (3) 来判定 3. Q-e 方程中,Q 值代表 共轭(效应)(4) ,e 值代表 极性(效应)(5) ;如单体对的Q 值相差太大,则 难(6)共聚;如单体对的e 值相差大,则趋向于 交替 (7)共聚 4. 带有推电子(8)取代基的单体间可进行阳离子共聚;带有 吸电子(9) 取代基的单体间可进行阴离子共聚;极性差别很大的单体间 不能(10) (能、不能)进行离子无规共聚 三、计算题(19分) 丁二烯(M 1)—甲基丙烯酸甲酯(M 2)60℃在苯中用BPO 为引发剂进行聚合。
已知M 1和M 2的均聚链增长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01L/mol ?s 和367L/mol ?s;M 1自由基和M 2聚合和M 2自由基与M 1聚合的增长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30L/mol ?s 和2820 L/mol ?s; f 10=0.8 (1)求聚合初期d[M 1]/d[M 2]、F 110分) (2)如上述单体对改为SnCl 4引发,r 1、r 2将如何变化?并简述理由 (3分) ; (3) 如上述单体对改为BuLi 引发,r 1、r 2将如何变化?并简述理由(3分) (4) 如想制备聚丁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如何实现?(3分) 解 (1) 111121010.77130k r k ===,22221367 0.132820 k r k === 22111212222 1112220.770.80.80.2 0.710120.770.820.80.20.130.2 r f f f F r f f f r f +×+×===++×+××+×111121222211 [][][][] 3.95[][][][]1d M M r M M F d M M r M M F +=?==+? (2)如上述单体对改为SnCl 4引发,r 1增加(1分),r 2减小(1分),因为SnCl 4引发阳离子聚合,丁二烯为富电子,阳离子聚合活性大,易聚合,r 1增加;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缺电子,不易聚合,r 2减小(1分)。
(3)如上述单体对改为BuLi 引发,r 1减小(1分),r 2增加(1分),因为BuLi 引发阴离子聚合,丁二烯为富电子,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缺电子,后者更容易进行阴离子聚合,因此r 1减小, r 2增加(1分) (4)先以BuLi 引发丁二烯进行阴离子活性聚合,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聚合,得到聚丁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