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pdf
6页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作品创作背景简析: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 《蝴蝶的爱情》 )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间称为《梁祝》 )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 年冬,翌年 5 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描述了梁、 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 由引子、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 、 “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 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下面依结构欣赏作品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 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 (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
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 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 )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 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 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 “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 。
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乐曲介绍版本: 俞丽拿 / 英国广播音乐会管弦乐团/ 李坚指挥 / 时长 :25 ’43)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单乐章奏鸣曲式的小提琴协奏曲它把民间传奇故事浓缩为“草桥结拜”、 “同窗三载” 、 “长亭惜别” 、 “逼嫁”、 “楼台会”、 “投坟”、 “化蝶”等7 个主要情节〈引子〉钢琴引出秀丽的长笛声声(0 ’45) 和弦乐的演奏,展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音画世界一、 “草桥结拜” (1 ’ 12)自 1’12 秒起小提琴奏出优扬、柔情的音乐,(1 ’ 53) 随着大提琴声的息息相通,(2’38) 发展为大、小提琴的一段协奏,好似兄弟情投意合,(3 ’08) 弦乐的齐奏将此情深意笃的情感推向了高潮,(3 ’59) 音乐还续上了一段柔和而又令人陶醉的乐章。
与其是从“草桥结拜”的故事情节中去理解音乐,还不如从爱情主题来理解为好独奏小提琴那纯朴而又含蓄的爱情主题,确实使人如醉如痴二、 “同窗三载” (4 ’ 51) 以欢快、跳跃和激情的三分钟时间的音乐分别讲述了三年的同窗学习情景和如胶似漆的友情三、 “长亭惜别” (7 ’ 33) 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在长亭惜别时的依依不舍的乐句,很有情感,令人缠绵悱徊四、 “逼嫁” (10 ’18) 不安的音乐带出铜管乐器那凶暴的主题,显示以祝员外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威逼 (11 ’21) 小提琴以散板形式奏出的音调,揭示出祝英台的痛苦心情强烈的切分和弦构成的反抗音调,与凶暴的主题交替出现,(12 ’ 20)导致英台抗婚的乐曲高潮,隆隆的鼓点以示汹涌澎湃的心潮和愤怒的对抗以结束此乐章五、 “楼台会” (14 ’07) 小提琴与大提琴那对话般的乐章,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在楼台相会时的互诉衷情,难依难舍、委婉动情六、 “投坟” (16’32) 急转直下的音乐,从戏曲借鉴来的散板和快板乐章,是英台在山伯坟前向苍天的控诉在一片寂静中,(19 ’33) 唯有一个小提琴独奏出悲愤的绝句,(19 ’46) 凄惨和悲壮的钹和锣声令人心碎 ,, 。
20 ’09) 随之是管弦齐鸣,讴歌英台反封建精神七、 “化蝶” (20 ’18) 晶莹的竖琴、(20 ’38) 清脆的长笛,将人们引入了秀丽的意境,(21 ’25) 装有弱音器的独奏小提琴再现了爱情主题,使之成为带有神奇色彩的终曲音乐展现了人们对梁、祝两人化蝶的美好遐想和祝愿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东晋永和年间, 在风景秀丽的善卷山南,有一个祝家庄 庄里有一户殷实富户,人称祝员外祝家族规,财产传男不传女因祝员外没有儿子,为继承家产,祝员外将女儿英台自小男装打扮英台才貌双绝、聪颖好学到了读书年龄,祝员外便把英台送到附近的碧鲜庵读书在碧鲜庵读书时, 有一位同学叫做梁山伯,家住善卷山北西去五里的梁家庄,两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引为知己,遂于善卷后洞的草桥结义金兰,兄弟共勉,相互提携英台与山伯在碧鲜庵同窗三载,期间曾同往齐鲁谒拜孔圣,又同到东吴游学两人日则同食,夜则同眠,诗文唱和,形影相随山伯不仅才高学富,而且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台的爱慕然而,三年之中,英台始终衣不解带,山伯虽屡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过去山伯始终不知英台为女子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笃,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意三年后,梁山伯要继续去余杭游学,而祝父因英台年届及笄,不许英台前往。
二人依依不舍,互赠信物山伯赠与英台古琴长剑, 英台回赠山伯镏金折扇,亲书“碧鲜” 二字 在山伯去杭城时,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怀,暗示爱慕之情但忠厚淳朴的山伯浑然不觉,不解其意临别时,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许于梁山伯,并约定时日,请山伯来祝家相访求婚英台学成回家后,岂料其父母已将英台许配邑西鲸塘马氏山伯从余杭游学回来,到祝家造访,英台红妆翠袖,罗扇遮面,前来相见,山伯方知其为女子当得知英台已聘马氏后,柔肠寸断,悲痛至极两人临别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双梁祝泪别后, 山伯忧郁成疾, 不久身亡, 卒葬村西胡桥 英台闻讯悲痛欲绝,决意以身殉情出阁当日,坚持要经胡桥祭奠轿至胡桥山伯墓时,英台上前祭吊,恸哭撞碑,突然狂风大作,天空混沌,飞沙走石,地忽裂丈余,英台堕入其中风停雨过后,彩虹高悬,有二只硕大的蝴蝶, 蹁跹起舞, 传为梁祝两人之精灵所化,黑者即祝英台, 黄者即梁山伯, 情侣依依,形影不离,比翼双飞于天地之间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笔者曾看到过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 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
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 , 背面详记其事 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 ,, 从此敷衍出动人的传说近年,浙江越剧团的傅派传人陈艺主演了新版《梁祝》的“祭坟”和“化蝶”两场总之,经典就是经典,仿佛有演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意韵,道不完的感叹现在已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的陈钢说:尽管迄今为止已有无数中外小提琴家演奏过《梁祝》,但我认为最具代表性的有三位第一位是俞丽拿《梁祝》 1959 年 5 月在上海艺术剧院首演时,担任小提琴独奏的就是俞丽拿,其时年方十八,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俞丽拿的演奏特点是身心极为投入,肢体语言和表情丰富,颇具现场感力她演奏的《梁祝》唱片、音带和 CD目前已发行了200 多万张第二位是日本小提琴家西崎崇子早在1979 年,西崎崇子就灌录了第一张《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唱片为了让海外听众更好地理解《梁祝》,西崎崇子将《梁祝》改名为《蝴蝶情侣》西崎崇子采用的是国际化的小提琴演奏语言,音色优美,力度好她迄今灌录发行的唱片、音带和CD有六个版本,将近1000 万张。
第三位是旅美青年小提琴家吕思清吕思清对中国文化有极高的悟性,加之他的演奏技巧一流,具有时代感,他对《梁祝》的演绎别具一格,颇受新一代的青年观众欢迎. 22222222222 “指点梅花曲皆无,扶醉且听梁祝当拨起《梁祝》这断魂的琴弦,心从来没有过的感动、悲凄、落泪、无奈· · ·唯有这凄凉的琴声还能告诉现世的世界,爱情是存在的毋庸怀疑,在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永挥不去的影子即使点点的怀念也是爱的心情高一时,音乐鉴赏课,老师播放《梁祝》的《十八相送》轻音乐给我们听时,只记得,我昏昏欲睡,吵嚷着要放流行音乐依稀只记得了3 部分,第一部分——读书时期第2 部分——提亲, 抗婚 第 3 部分——化蝶 真怪当时没认真听课本资料来源于贵- 州- 学- 习- 网 艺术声学声学 WWW. 而真正意义上的静心欣赏却是在大学音乐鉴赏的课堂上很庆幸,今年学校开了音乐鉴赏课,而更有幸的是, 能在老师的穿针引线的指导下,我不至于欣赏得一塌糊涂现在再听到此曲,“感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更得几回闻 ”心随弦在拨动,爱与誓言在交汇 “无言到面前 /与君分杯水 / 清中有浓意 / 流出心底醉 / 不论冤或缘 / 默说蝴蝶梦 / 还你此生此世/ 今世前世 / 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 不论冤或缘”词曲合并,天衣无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