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五课教案示例二 教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6454333
  • 上传时间:2021-10-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年级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五课教案示例二一、本课需要关注的内容1.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中华文化的地位及影响;3.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4.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以及它的与时俱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本课的重点与难点1、中华文化的力量(既是重点又是难点)2、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重要性(既是重点又是难点)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点)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设想通过收集材料,引用与学生生活关切的事例,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培育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学生自觉地弘扬民族精神五、授课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从2002年1月3日申办世界博览会这一具体情景引出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魅力?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一一来解答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些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

      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板书)1、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板书)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框内容,思考: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启发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的各种文化现象)生:(略)① 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副板书)在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相互尊敬、相互团结、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结晶 师:请同学们结合书本64页到65页的内容观看录像:雄伟的紫金城、东方戏曲谈谈自己对这些中华文化的看法,了解他们的来历② 中华文化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副板书)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通过相关链接,使学生对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有个形象的理解③ 中华文化的总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副板书)(学生填表举例,加深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了解④ 中华文化的地位及其影响(副板书)(结合教材让学生看一些充满哲理的谚语或者格言,思考: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教师总结开启下文: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都内在于优秀的中华文化之中2、 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板书)(让学生根据教材三幅图片,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讲述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徒木为信这三个典故。

      教师总结:这三个典故反映了爱国、贵和、守信等中华传统美德,那么这些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① 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副板书)活动: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理解书本67页表格右边所列名言警句的意义,然后再找出其与左边所列内容的对应关系思考一下这些名言警句对我们民族有什么影响② 与时俱进的传统美德(副板书)(相关链接“南京路上好八连”→说明形式变了,但优良传统的精神没有变教师总结: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弘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第二课时(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板书)导入:“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一些散布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尊心,鲁迅先生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一文接下来我们一起看教材68页上的一段话,这段话就是从这篇文章中摘录下来的,看看这段话蕴含了什么含义,其中“中国的脊梁”指的是什么?(提示:不只有英雄人物才是民族的脊梁,千千万万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都是民族的脊梁学生答:略教师总结:这一段话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脉相传的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1、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板书)那么什么是民族精神呢?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性呢?(让学生阅读教材68-69页的内容找出答案并归纳)⑴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副板书)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⑵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副板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通过阅读教材69页的相关链接及填写表格加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教师: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的困难,包括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但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具有支撑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货物发展⑶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副板书)①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②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阅读相关链接,教师也可以适当补充“神州六号”的材料)2、民族精神我传承(板书)(让学生现场模拟表演教材案例,体会并说出自己的真实体会)教师总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体现了在祖国面临危难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更体现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这些都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⑴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副板书)师: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要具有生机和活力,就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那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民族精神增添了哪些新的因素呢?(指导学生从书本中找出归纳)生:略⑵改革开放赋予民族精神的新的内涵(副板书)在新的世道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我们青少年要女里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⑶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副板书)(学生齐声朗读胡锦涛的一句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