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感和磁珠、0电阻的联系与区别.pdf
5页电感是储能元件,而 磁珠是能量转换(消耗)器件电感多用于电源滤波回路,磁珠多用于信号回路,用于EMC 对策磁珠主要用于抑制电磁辐射干扰,而电感用于这方面则侧重于抑制传导性干扰 两者都可用于处理EMC 、EMI问题磁珠是用来吸收超高频信号,象一些RF电路,PLL,振荡电路,含超高频存储器 电路( DDR SDRAM,RAMBUS等)都需要在电源输入部分加磁珠,而电感是一种蓄 能元件,用在 LC振荡电路,中低频的滤波电路等,其应用频率范围很少超过50MHZ 需明白 EMI的两个途径,即:辐射和传导,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抑制方法前 者用磁珠,后者用电感对于扳子的 IO 部分, 是不是基于 EMC 的目的可以用电感将IO 部分和扳子的地进 行隔离,比如将 USB的地和扳子的地用10uH的电感隔离可以防止插拔的噪声干 扰地平面?电感一般用于电路的匹配和信号质量的控制上在模拟地和数字地结合的地方用 磁珠数字地和模拟地之间的 磁珠的大小(确切的说应该是 磁珠的特性曲线) 取决于你 需要磁珠吸收的干扰波的频率 . 磁珠的单位和电阻是一样的 , 都是欧姆!!磁珠就是阻高频嘛,对直流电阻低,对高频电阻高,不就好理解了吗,比如 1000R@100Mhz 就是说对 100M频率的信号有 1000 欧姆的电阻因为磁珠的单位是按照它在某一频率产生的阻抗来标称的,阻抗的单位也是欧姆。
磁珠的 datasheet 上一般会附有频率和阻抗的特性曲线图一般以100MHz 为标 准,比如 2012B601 ,就是指在 100MHz 的时候磁珠的 Impedance为 600 欧姆在很多产品中, 交换机的两个地用电容连接起来,为什么不用电感?你说的 两个地,其中一个是不是机壳的?我估计(以下全部估计,有错请指点)如果用 磁珠或者直接相连的话,人体静电等意外电平会轻易进入交换机的地,这样交换机工作就不正常了但如果它们之间断开, 那么遭受雷击或者其他高压的时候,两个地之间的电火花 引起起火⋯⋯ 加电容则避免这种情况对于加电容的解释我也觉得很勉强呵呵,请高手指教!交换机的地, 是通过两个地之间的之间的电容去消除谐波就像高阻抗的变压器 一样,他附加了一个消除谐波的通路!我自己认为!请指正!铁氧体材料是铁镁合金或铁镍合金,这种材料具有很高的导磁率, 他可以是电感 的线圈绕组之间在高频高阻的情况下产生的电容最小铁氧体材料通常在高频情 况下应用,因为在低频时他们主要程电感特性,使得线上的损耗很小 在高频情况下, 他们主要呈电抗特性比并且随频率 改变实际应用中,铁氧体材料是作为射频电路的高频衰减器使用的。
实际上, 铁氧体较好的等效于电阻以及电感的并联,低频下电阻被电感短路, 高频下电感阻抗变得相当高,以至于电流全部通过电 阻铁氧体是一个消耗装置, 高频能量在上面转化为热能,这是由他的电阻特性 决定的线圈, 磁珠有一匝以上的线圈习惯称为电感线圈,少于一匝(导线直通磁环) 的线圈习惯称 之为磁珠用途由起所需电感量决定请教:对于骅讯的USB声卡方案中,在 UBS电源端与地端也分别接有一个磁珠 , 不知是否有人清楚,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也有些工程把磁珠用电感去代替了, 请问 这样可以吗?那里的 磁珠是起什么作用哟?作为电源滤波,可以使用电感磁珠的电路 符号就是电感但是型号上可以看出使用的是磁珠在电路功能上, 磁珠和电感是原理相同的,只是频率特性不同罢了电感 电感是储能元件,而 磁珠是能量转换(消耗)器件电感多用于电源滤波回路, 侧重于 抑止传导性干扰磁珠 磁珠多用于信号回路,主要用于EMI方面 磁珠用来吸收超高频信号,象一些 RF电路, PLL,振荡电路,含超高频存储器电路(DDR,SDRAM,RAMBUS等)都需要在电源输 入 部分加 磁珠, 而电感是一种储能元件, 用在 LC振荡电路、中低频的滤波电路等, 其应 用频率范围很少超过50MHz 。
磁珠有很高的电阻率和磁导率,他等效于电阻和电 感串联, 但电阻值和电感值都随频率变化他比普通的电感有更好的高频滤波特性,在高 频时 呈现阻性,所以能在相当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较高的阻抗,从而提高调频滤波效 果 作为电源滤波, 可以使用电感 磁珠 的电路符号就是电感但是型号上可以 看 出使用的是 磁珠在电路功能上, 磁珠和电感是原理相同的, 只是频率特性不同罢 了0 电阻:1, 在电路中没有任何功能,只是在PCB上为了调试方便或兼容设计等原因 2, 可以做跳线用,如果某段线路不用,直接不贴该电阻即可(不影响外观) 3, 在匹配电路参数不确定的时候,以0 欧姆代替,实际调试的时候,确定参数, 再以具体数值的元件代替 4, 想测某部分电路的耗电流的时候,可以去掉0ohm电阻,接上电流表,这样方 便测耗电流 5, 在布线时 , 如果实在布不过去了 , 也可以加一个 0 欧的电阻 6, 在高频信号下,充当电感或电容 (与外部电路特性有关)电感用,主要是解 决 EMC 问题如地与地,电源和IC Pin 间 7, 单点接地(指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直流接地在设备上相互分开, 各自成为独 立系统 8, 熔丝作用 *模拟地和数字地单点接地 * 只要是地,最终都要接到一起,然后入大地。
如果不接在一起就是“ 浮地“ , 存在压差,容易积累电荷,造成静电地是参考0 电位,所有电压都是参考地得 出的,地的标准要一致,故各种地应短接在一起人们认为大地能够吸收所有电荷,始终维持稳定,是最终的地参考点虽 然有些板子没有接大地, 但发电厂是接大地的, 板子上的电源最终还是会返回发 电厂入地如果把模拟地和数字地大面积直接相连,会导致互相干扰不短接又不妥,理由如上有四种方法解决此问题: 1、用磁珠连接; 2、用电容连接; 3、用电感连接; 4、用 0 欧姆电阻连接 磁珠的等效电路相当于带阻限波器,只对某个频点的噪声有显著抑制作用, 使用时需要预先估计噪点频率, 以便选用适当型号 对于频率不确定或无法预知 的 情况, 磁珠不合 电容隔直通交,造成浮地 电感体积大,杂散参数多,不稳定 0 欧电阻相当于很窄的电流通路,能够有效地限制环路电流,使噪声得到抑 制 电阻在所有频带上都有衰减作用(0 欧电阻也有阻抗 ) ,这点比 磁珠强跨接时用于电流回路 * 当分割电地平面后, 造成信号最短回流路径断裂, 此时,信号回路不得不绕 道, 形成很大的环路面积,电场和磁场的影响就变强了,容易干扰/ 被干扰。
在分割 区 上跨接 0 欧电阻,可以提供较短的回流路径,减小干扰配置电路 * 一般, 产品上不要出现跳线和拨码开关 有时用户会乱动设置, 易引起误会, 为了减少维护费用,应用0 欧电阻代替跳线等焊在板子上 空置跳线在高频时相当于天线,用贴片电阻效果好其他用途 * 布线时跨线 调试/ 测试用 临时取代其他贴片器件 作为温度补偿器件 更多时候是出于 EMC 对策的需要另外, 0 欧姆电阻比过孔的寄生电感小,而且 过孔 还会影响地平面(因为要挖孔) 电感器本身是一个无功元件, 因此,电感器在电路中不消耗能量电感器之所以 能够阻止高频信号路中流通,发挥对电磁干扰的抑制作用, 是因为电感器在 高频信号作用下体现了一个高阻抗元件,阻止了高频信号路中的流通,而将 高频信号反射回干扰源对磁珠来说,它本身是一个软磁铁氧体磁芯,串联在需要抑制干扰的线路上,诚 然在频率较低时, 铁氧体磁珠在串联电路上仍然体现为一个电感然而对于频率 更高的干扰,由于磁芯的磁导率的降低, 导致电感的电感量减小, 感抗成分减小, 因此磁珠电感对于高频干扰的阻挡作用在减少而与此同时, 磁芯的损耗 (涡流 损耗)却在增加后者等效为损耗电阻,电阻成分的增加,导致磁珠 路上的 总阻抗依然在增加, 所以当高频干扰通过铁氧体时, 磁珠 对高频干扰的阻挡作用 依然在增加, 不过这次 磁珠不是将高频干扰及射回干扰源,而是将高频干扰转换 成热能的形式给耗散掉了。
所以从抑制干扰的机理 (依照抑制干扰的频率范围来划分)来说,两者明显是不 同的, 一个是将干扰反射回干扰源 (指电感), 另一个是将干扰吸收掉 (指磁珠) 电容器在一般电子电路中的主要应用有:滤波、耦合、去耦、旁路、谐振、时间 常数(定时)和反馈等等 滤波:并联在电源电路的正负极之间,把电路中无用的交流去掉 (或将整流后的 单向脉动电压中的交流分量滤掉,使单向脉动变成平滑的直流),一般采用大容 量电解电容,也有采用其他固定电容器的 耦合:连接于信号源和信号处理电路或两级放大器之前,用以隔断直流电, 让交 流或脉动信号通过, 使相邻的放大器直流工作点互不影响(广义的理解: 信号之 间的传递) 退耦:并接于电路电源接线的正负极之间,可防止电路通过电源内阻形成的正反 馈通路而引起的寄生振荡 (消除或减轻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路间在某方面的相互影 响的方法称为退耦) 旁路:并接在电阻两端或由某点直接跨接至共用电位为交直流信号中的交流或脉 动信号设置一条通路,避免交流成分在通过电阻时产生压降 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 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就叫做谐振 要由电感和电容搭配起来完成这一功能。
时间常数:在时间常数:在RC定时电路中,当电容与电阻联接起来,共同决定 时间的长短最常见的RC 定时电路为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反馈:跨接于放大器的输入与输出端,专门用来反馈信号的电容器 在 EMC 的运用主要是去藕和滤波一般会结合电阻电感或磁阻珠一起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