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第七章 社会互动.docx
8页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第七章 社会互动 第七章社会互动 一、填空题 社会互动的情境根据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情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22年研] 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性关系 社会互动的情境,根据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来分,有三种情境:①情感关系,是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它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暖、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②工具关系,是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③混合性关系,界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是个人与亲戚、一般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它既有情感性成分,又有工具性成分 二、选择题 社会角色失调的情况有()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22年研] A.角色冲突 B.角色混乱 C.角色颠倒 D.角色失败 E.角色扮演 AD 角色失调是角色扮演中出现的社会角色内部或角色之间的矛盾、失调等现象角色失调是角色扮演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如果处理得当,角色失调会推动角色的重构,从而 使角色扮演过程更加完善;反之,则可能导致角色的冲突与失败,使角色扮演中断。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①角色距离;②角色冲突;③角色不清;④角色中断;⑤角色失败 三、概念题 1.社会互动[中财2022年研;华中农大2022年研;南京理工大学2022年研] 答:社会互动又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 2.戏剧论(戈夫曼) 答:戈夫曼的戏剧论是社会互动理论中的一种观点,他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他指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活就是在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创造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所以又称为“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戏剧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3.标签理论[华中农大2022年研] 答:标签理论又称标志理论或标定理论,它是一种从符号互动论角度探讨社会问题与越轨行为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或越轨行为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即某种社会现象之所以成为问题就是因为社会给它贴上了这样的标签在研究社会问题与越轨行为时,这些问 题或行为本身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社会如何评价和对待它们那些凭借权力占据了统治地位的集团可以通过贴标签、宣布被统治者为“有越轨行为者”,来歧视、控制和镇压被统治者因此,这种贴标签通常是不公正的 4.合作 答:合作是指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人们之所以需要合作,是因为仅靠某一方的单独行动往往无法实现这种利益或目标从广义上说,人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必须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没有合作就没有群体或社会可言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①目标一致; ②对于如何达成目标能够取得基本共识;③行为配合;④要讲信用 5.社会角色[中山大学2022年研;北科大2022年研;华中农大2022年研] 答: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①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②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③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④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6.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华中农大2022年研] 相关试题:先赋角色[中财2022年研] 答: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上的区分,可将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1)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 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 (2)自致角色,又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是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的取得是个人活动的结果,自致角色的获得也与人的一些主、客观条件有关自致角色的取得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3)自工业化社会以来,许多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变成了自致角色社会上的一些重要角色,如职务、职称、学衔等都是靠人们的后天努力而获得的,这显示了社会的进步 7.表现性角色 答:表现性角色是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表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角色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道德,实现着社会的稳定表现性角色的承担者往往对自己的事业抱有理想,怀有浓厚的兴趣、爱好,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他们之所以履行角色的要求,主要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义务感,而主要不是着眼于报酬 8.角色认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22年研] 答:角色认同是指一个人在社会舞台上担任角色前确定的过程,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角色认同的有效性是角色认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说来,角色认同的有效性是一个人长期活动、长期努力、坚持不懈的结果,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是角色的有效性常常不是永恒的 9.角色距离[华中农大2022年研] 答:“角色距离”概念是符号互动论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的角色距离是指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一个人扮演社会角色,既然角色不完全就是他本人,一个人的水平、素质、品格和能力与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要求之间总会有差异,所以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 10.角色混淆[中财2022年研] 答:角色混淆即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角色混淆使得角色扮演无法顺利进行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 四、简答题 1.简述社会交换论的基本命题 答:霍曼斯构建了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命题系统,试图通过演绎进行解释,即通过一般命题系统演绎出经验规则,解释人类行为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包括:(1)成功命题 个人的某种行为越是经常地得到相应的报酬,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重复这一行为 (2)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有相同或相似的行动如果过去一个特定刺激或一组特定刺激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对某人行为的奖励,则现在的刺激与过去的刺激越相似,这个人就越可能采取该种行为,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 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4)剥夺与满足命题 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一个人总会认为已经得到的奖赏没有多大价值,而需要通过新的行动寻找不同的奖赏 (5)攻击与赞同命题 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预期的报酬或受到未预期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或出现攻击性行为;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报酬或超过预期的价值,或没有得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高兴,心理上也赞同这种行为。
(6)理性命题 人类的行为不是一种单纯的刺激——反应,而是一种理性行为一个人行动前不仅要计算行动产生的报酬的价值,还要考虑获得报酬的可能性如果报酬的价值大,但得到此种报酬的可能性不大,总会减少行动的可能性;反之,如果报酬的价值大,得到此种报酬的可能性也大,总会提高行动的可能性 2.简述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答:符号互动论源于芝加哥学派的米德和库利的思想,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强调个人在互动过程中构建社会结构的能动性,揭示行动者对互动过程的主观理解,以及这一理解对进一步互动产生的影响 (1)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是符号互动符号互动论关于社会互动的主要观点有: ①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是符号的互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