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DVD制作中的“场”.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琴****
  • 文档编号:19786195
  • 上传时间:2017-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DVD制作中的“场”对于初学DVD制作的人来说,“场”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只有认识了它才能做好DVD,消除制作完后在电视上看时出现的闪、抖等问题我将坛上大家的讨论整理一下发上来,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一、首先了解帧率与场频的来历 一、首先了解帧率与场频的来历 发明电视之前已经有了电影,电影的帧率为24 格画面 /秒为了提高电视的流畅,不象电影那么闪烁,电视提高到60 个画面/秒钟(NTSC ),但由于电视带宽的问题,人们把每个画面隔行抽掉一半(成为field),2 个field交错正好为1个帧的大小,这就是隔行扫描的由来换句话说,每个电视的帧包含2个画面PAL制的水平扫描线为625条,其中真正显示图像的扫描线为576条,分2次扫描,每次扫288 条为1 个场DVD包含了2场信息,而一般采集的 VCD只取了这288条扫描线即 1个场的信息 576的像素的1帧包含2场,回放到电视上相当于2 个独立的画面,25帧/秒在隔行扫描的电视上就实际上变为50个活动画面/秒钟而VCD为352*288 ,只能填充 1场,另一个场只能是重复这个同样的画面,因而VCD在电视上看最多只有25 个画面/秒 二、低分辨率下的场序(制作VCD时)由于以上所说的原因,不管是什么样的素材、也不管用什么手段采集,只要集的水平分辨率为288 、240的分辨下没有场序,576 、480 的就有场序。

      所以做VCD时场序用no field,因为不管什么素材,最终都缩小到352*288 ,无论什么场序,结果都是一样的 三、制作DVD时的场序1、首先作DVD时一定要弄清场的关系 ,不然作出的DVD会抖动在PAL制中,对在电视上播放的影片而言,正确的场序永远是上场占先(upper field first或even field first),所以一般情况下从Premiere 输出时如果需要带场,应选upper ;有一点很重要,决定要不要带场的原则是:只有当输出的影片要在电视上播放,而且该影片的垂直分辨率是576(目前对PAL而言);另外要注意的是,Premiere输出时对场的设置只对在Premiere做的图象移动,过场 有影响,而不会改变素材本身的场序在制作svcd时和dvd一样选upper field first在Premiere中输出是场序要以是否进行Reverse field dominance场序翻转为依据)2、采集时的场序首先要明白的是在采集的时候是不需要考虑场的问题的,但不同的采集卡所采的场序是不同的1394卡采集的都是low field first,所以被采集到电脑里的DV AVI,它的场序是下场占先(lower field first或odd field first),若要将这类素材编辑后在电视上播放,需要把场序反转,或直接将素材的场序反转,或在压缩过程中将场序反转。

      vt321采集的都是上场先upper field first在Premiere中进行场序反转的对话框,勾选Reverse field dominance就可改变当前素材的场序,pr里设置的场序只在渲染时起作用3、怎样才能知道一段外来素材的场序用小日本的项目向导功能就可以查出素材的场序4、不同场序的素材混编时的设置(1)、如果是做VCD,可以不用考虑太多,在输出时直接勾选No Fields就可以 2)、如果是做SVCD 、DVD 就要将混编素材中lower field first素材照上面的介绍进行场序反转,输出时也要选Upper Field first 四、项目设置与输出pr的项目设置(project-project settings)里的所有项目要和源素材匹配,特别是分辨率、像素宽高比、场序、声音采样频率等关键项目;输出设置(export timeline)里的所有项目要和输出节目匹配,特别是分辨率、像素宽高比、场序、声音采样频率等关键项目 1394采集的avi文件调入pr6,用cce插件输出dvd时,pr6里的项目设置中要选low field first,输出设置中要选 upper field first,cce 里要选定上场优先。

      两个场序并不矛盾,1394卡采集的是low 的,电视播放的视频是upper的,所以必须这样设置; vt321采集的 avi文件调入pr6,用cce插件输出dvd时,pr6里的项目设置中要选upper field first,输出设置中要选upper field first,cce里不选上场优先在影视作品中,画中画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它在背景画面上叠加一幅或多幅比背景画面尺寸小的剪辑画面,这些剪辑画面可以进行缩放、旋转、运动等特技,从而进一步增强对背景画面的说明,提高影视作品的生动性和可视性在Premiere中,我们可以通过转场(Transition)、影片叠加(合成)( Transparency)、运动( Motion)、视频特效(Video Effect)等效果的灵活运用来实现画中画效果,也可以做出各种不同形式的画中画效果一、典型的画中画常见的画中画就像带有画中画功能的电视机一样,在一个频道节目的画面的一角显示另一频道正在播放的节目,画中画的位置、大小是固定的,形状是方形的这种典型的画中画效果在Premiere 6.5中可以用转场效果(Transitions)中的ZOOM(变焦)转场方式来实现: 1、启动 Premiere 6.5,点击菜单栏File→Import→Files...项,导入两个相关的视频文件( 图片也可以)。

      将作为背景素材的boys.avi拖放到Video 1A视频轨道,作为画中画素材的cyclers.avi 拖放到Video 1B视频轨道,使它们的出入点对齐  2、执行菜单 “Window→Show Transitions”命令,打开转场效果窗口,点击 “Zoom”类前的三角形,展开Zoom分类夹,将其中的Zoom 转场效果拖放到 Video 1B与Video 1A之间的Transition轨道上,调整长度,使之与两段视频素材等长3、双击“Timeline”窗口“Transition”轨道上的“Zoom”过渡效果(或在其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Transitions Setting”),进入属性设置对话框(Zoom Setting)对画中画效果进行设置:(图 1-1-ZOOM设置、图1-1-ZOOM 设置2 )大小的设置――分别调整Start和End监视窗下方的滑块,将Start(开始状态)和End (结束状态)调为相同大小,如Start=40%、End=40%,表示画中画的画面为屏幕的40%,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为其他的百分比;位置的设置――在Start 小窗口中心有一个小小的白色方块,用来调整画面的中心位置。

      将光标移到小白块,光标变成手形,就可以任意移动画中画的画面位置;边框的设置――如果要为画中画加上边框,可滑动“Border”调整边框线条的粗细,还可以点击“Color”框,在出现的“Color Picker”窗口中选择合适的边框颜色另外,选中Show Actual Sources选项,可即时观看编辑效果;点击↑(↓)箭头,可将背景和画中画互换4、设置完成后,在 “Timeline”窗口,按住[Alt] 键的同时,拖动编辑线预览效果如果满意,就可以保存项目或输出影片了Premiere 6.5提供了多达75种典型的转场效果(Transitions),其中有许多转场效果可用来实现画中画,其关键在于在转场效果的设置中,要将起始和结束状态的数值设成相同如菱形的画中画,它使用Iris(光圈)分类夹中的Iris Diamond效果,在它的转场效果设置窗口“Iris Diamond Setting"中将Start和End 设为相同大小即可(图1-2-菱形设置)要注意的是,用Zoom实现的画中画的画面是缩小了的整个素材画面,而用其它转场效果实现的画中画的画面只是对素材的裁切,是该素材的一部分另外,转场效果只能作用于Video 1A和Video 1B轨道,所以只能实现单幅画中画效果。

      二、任意形状的画中画任意形状的画中画是通过遮罩图像(Image Matte)对两个视频轨道上的素材进行透明叠加(Transparency ),控制上层视频轨道的透明模式,以显示或遮罩下层视频轨道上的素材遮罩图像的形状决定画中画的形状用影片重叠(合成)(Transparency )制作任意形状的画中画效果,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将作为背景的素材放在低编号轨道上,作为画中画的素材放在高编号轨道上,在高编号轨道上对素材进行遮罩效果的设置;二是要事先用Photoshop或Premiere 字幕工具制作一幅只有黑白色素的灰度图片作为遮罩图片,其黑色部分表明透明的程度,能够看到背景素材,而白色部分表明遮罩不透明的程度,显示的是画中画的素材1、启动Premiere 6.5,点击File菜单下的Import→Files...项,导入视频文件boys.avi和cyclers.avi将作为背景素材的cyclers.avi拖放到在编号低的轨道上,如Video 1A轨道,作为画中画素材的boys.avi 拖放到编号高的轨道上,如Video2视频轨道2、用字幕工具制作一幅用于遮罩的黑白图片,来控制画中画的形状和大小。

      点击菜单栏“File→New→Title”,进入标题制作窗口,在左侧工具栏点选一个形状,如椭圆(Ellipse),然后在作图区域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松开后就得到一个白色区域的椭圆为了使画中画边缘更加平滑,可在其周围加上半透明区域,在右侧的Object Style栏中展开Strokes→Inner Strokes项,设置其中的Size(大小)为20、Color(颜色)为白色、 Opacity(透明度)为50%,保存为“椭圆.prtl”返回图2-1:作椭圆)也可以先用Photoshop制作一幅边缘虚化的灰度图片,其形状可更随意,效果更好,如果在安装Premier 6.5时安装了QuickTime,图片格式可以选用gif或jpg,文件容量较小,以提高在Premier中预览或合成影片时的速度3、在“Timeline”窗口选中Video 2上的素材,然后点击工具栏“Clip→Video Options→Transparency”,弹出“Transparency Settigs”设置窗口,从“Key type”下拉列表中选择Image Matte键,在“Matte” 视窗中单击 “Choose”按钮,选择第2步保存的“椭圆.prtl”,最后点击“OK”按钮退出设置。

      图2-2:图像遮罩设置)4、点击File→Export TimeLine→Movie输出影片三、运动的画中画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尤其是一些演示或宣传片中,我们还经常看到一个或多个画中画画面在背景视频上飘动,这些效果与前面两种效果不同,前面两种方法制作的画中画是静止不同的,而且只有一个画中画画面要实现飘动的多画面的画中画效果,需要使用Premier中的运动效果( Motion)我们以两个画中画的运动为例加以说明1、启动Premiere 6.5,点击File菜单下的Import→Files...项,导入Finale.avi、Boys.avi、Cyclers.avi三个视频文件2、单击“Timeline”窗口时间标尺右端的向右的小三角按钮,在展开的菜单中选择“Track Options”选项,进入“Track Options”设置窗口,单击“Add...”按钮,在出现的“Add Tracks”对话框中输入要添加的轨道数后点击“OK”返回,这样在“Timeline”窗口增加了Video 3视频轨道图3-1:增加视频轨道)3、将作为背景素材的 Finale.avi拖放到Video 1A视频轨道,作为第一个画中画素材的Boys.avi拖放到Video 2视频轨道,第二个画中画素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