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训练卷 B卷.doc
8页2021届单元训练卷高三生物卷(B)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位置的改变不会导致性状改变B.从根本上说没有突变,进化不可能发生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D.高茎豌豆产生矮茎子代属于基因重组2.某闭花授粉植物,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Bb,在一定剂量的射线处理下,子一代中出现白花植株,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可能是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分离 D.基因重组3.下列关于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都需要经过纯合化的过程B.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D.三倍体无籽西瓜的性状为不可遗传变异4.某二倍体植物基因A1中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后形成基因A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变异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B.正常情况下A1和A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C.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A1的长度较A2短D.该个体的子代中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5.下列关于变异和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B.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株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转基因技术的遗传学原理不同D.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的原因是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但其无籽性状可以遗传6.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7.经X射线照射的某紫花植株(AA)群体,发现一株植株后代出现了几株白花植株。
现对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有以下两种猜测:猜测一:X射线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后代出现了白花植株猜测二:X射线引起染色体结构缺失,从而导致后代出现了白花植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射线照射处理为人工诱变,突变频率高于自发突变B.可通过观察白花植株的染色体组型判断何种猜测正确C.若为猜测一,则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一定是白花D.若为猜测二,则对白花植株照射X射线,其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8.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精细胞,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见下图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染色体变异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9.下列不属于优生的措施的是A.近亲结婚 B.婚前检查 C.适龄生育 D.遗传咨询10.下面关于染色体组及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B.多倍体植株营养器官大、营养成分种类多C.基因组成为AaD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D.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高度不育1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常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培育中国黑白花牛与转基因棉花的变异都属于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12.某科技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花粉获得单倍体植株必须通过植物组织培养B.花粉、单倍体和二倍体植株的体细胞都具有全能性C.单倍体植株因为其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而高度不孕D.若花粉基因型为a,则二倍体植株体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13.下列关于各种育种方法或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中出现所需性状后必须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B.单倍体育种是利用单倍体作为中间环节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可育纯合子的方法C.通过诱变育种,可以有目的地定向获得新品种D.转基因技术人为地增加了生物变异的范围,实现种内遗传物质的交换14.蜜蜂的蜂王和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体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雄蜂是单倍体,高度不育B.精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C.卵细胞中含有控制蜜蜂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D.蜂王体细胞中含有16种形态各不相同的染色体15.玉米(2n=20)雌雄同株异花,雄性可育基因T对雄性不育基因t显性在基因型为hh的玉米地里,偶然出现一株基因型为Hhhh的四倍体可育植株(K)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玉米正常体细胞中有10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B.玉米K的产生涉及到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C.假设同源染色体均两两配对,K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和比例是Hh∶hh=1∶1D.若用雄性不育与雄性可育杂交,后代必出现雄性不育1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近亲结婚不影响抗维生素佝偻病的发病率B.畸形胎常在早孕期形成C.在患者后代中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单基因遗传病D.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的第一步是系谱分析17.神经节苷脂沉积病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体内的一种酶完全没有活性,通常在4岁之前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单基因遗传病指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该病的致病基因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之间传递C.该病携带者不发病是因为显性基因抑制了隐性基因的表达D.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就可以杜绝该遗传病患儿出生18.下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某遗传家系图,家系中无基因突变发生。
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9%,Ⅱ3个体的细胞中最多含有2个乙病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Ⅲ1的基因型与I2相同,Ⅲ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I2C.Ⅲ3与Ⅲ6婚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概率为1/24D.Ⅲ4与人群中只患甲病的个体婚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9/7619.人类β-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由β-珠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该基因存在多种突变类型甲患者珠蛋白β链第17、18氨基酸缺失;乙患者β-珠蛋白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β链缩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患者基因的改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定向性B.甲患者β链氨基酸缺失是基因中碱基对不连续的缺失所致C.乙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之后的碱基序列都发生了改变D.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以诊断该病携带者和患者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从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种群的基因库发生改变即发生了适应性进化21.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经研究推测,这些地雀的共同祖先来自南美洲大陆,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因不同岛上的生存环境不同,地雀的鸟喙出现了显著差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13种地雀的全部基因构成了地雀种群的基因库B.不同地雀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是相同的C.鸟喙大小的差异是造成地雀进化的动力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地雀个体影响其种群的基因频率22.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遗传漂变导致基因频率改变是自然选择的具体表现C.农田中广泛栽种抗虫棉会使棉铃虫抗毒蛋白基因频率升高D.自然选择是进化性变化的主要机制,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过程2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基因频率就不会发生变化B.不是所有的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同一环境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D.隔离的实质是阻断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不意味着新物种形成24.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倍体生物形成后,若它与原物种之间能够进行杂交,并产生后代,则它不是一个新物种B.外来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间的选择过程能改变该地物种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在自然种群中,若不同性状个体间存活率和繁殖率出现了差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D.根据哈迪一温伯格定律,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也可能改变25.在某岛上,本来只居住着一类栖息于低矮、粗糙树干上的绿安乐蜥。
棕安乐蜥入侵后,占据了低矮的树干,绿安乐蜥都转移到高处的树枝上15年后,绿安乐蜥拥有了更大的足垫,足垫上有更多具粘着性、附带刚毛的鳞,使其更好地在高处狭窄、光滑的树枝上生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树上的绿安乐蜥种群中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B.棕安乐蜥的入侵决定了绿安乐蜥变异的方向C.棕安乐蜥的入侵是绿安乐蜥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重要原因D.足垫的变化说明绿安乐蜥经过进化已经形成了新的物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内在保障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对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而言,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和染色体变异2)基因突变涉及的碱基对数量较少且位于基因内部,变化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替换染色体变异,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_______为单位的变异,涉及碱基数量较多,显微镜下________(填“可见”或“不可见”)3)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了新的__________,而有性生殖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使配子的基因型更加多样,再加上受精过程中精卵结合的________性,必然导致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27.(10分)郁金香有高秆黄花(AAbb)和矮秆红花(aaBB)两个品种,某园艺师欲培育出新品种高秆红花(AABB),可采用如图所示的育种流程回答以下问题:(1)最难获得目的品种的是方法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育种②③④过程较繁琐,最早在子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AABB植株,通过②⑤⑥过程可快速完成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⑥过程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3)若想郁金香获得抗虫性状,可将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细菌的基因能在郁金香中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8.(10分)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回答下列问题:(1)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已知普通小麦是杂种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