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白酒中甜蜜素检测方法的研究.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1327525
  • 上传时间:2017-06-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摘 要: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白酒中甜蜜素含量,获得了空白白酒以及不同甜蜜素浓度酒样的高效液相色谱图根据甜蜜素浓度和峰面积的线性关系建立了标准曲线,并求出回归方程:y = 0.0008x+0.0147(R2 = 0.9991);对比空白酒样和添加甜蜜素的酒样,差异明显,添加甜蜜素的酒样在 7~8min 时有明显的吸收峰,其中甜蜜素浓度为100μg/ml 的酒样峰面积最大,随着甜蜜素浓度的减小,峰面积也逐渐减小;将不同甜蜜素浓度的酒样进行回收率和精密度分析,得回收率范围为 97.04%~115%,经重复测定,得到 RSD 为 4.1%,定性检测下限为 1.5μg/ml,定量检测下限为 5.0μg/ml关键词:甜蜜素;白酒;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我国广泛使用的甜味剂之一,已应用于食品加工业、制药业、农业等各领域由于过多食用甜蜜素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其添加量[1-3]目前甜蜜素的国家测定标准是 GB/T5009.97,该标准是针对食品中甜蜜素的通用检测方法由于检测时白酒中环己醇及环己基的类似物质可能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环己醇亚硝酸酯,而被误认为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与亚硝酸钠的反应,造成酒中含有甜蜜素的假象,因此,国标对于甜蜜素的检测方法并不适用于白酒中甜蜜素的检测[4 -5 ]。

      有关白酒中甜蜜素的检测方法目前报道的只有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由于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设备昂贵,普及性并不高液相色谱在一般的检验部门均有,但目前未见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白酒中甜蜜素的报道[16-17]本实验旨在研究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白酒中甜蜜素的含量,以期为我国修订国家标准中酒类甜蜜素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watermark]GB 12488—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 Food additive Sodium cyclamate GB 12488—1995 代替 GB 12488—1990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环己胺为原料,氨磺酸或氨基磺酸化合成环己基氨基磺酸后与氢氧化钠作用而制得的环己基氨磺酸钠,作食品甜味剂使用该产品可用于饮料、冷冻饮品、糕点、蜜饯、配制酒、酱菜和医药辅料等 分子式:C6H12NNaO3S·nH2O (结晶品 n=2,无水品 n=0) 结构式: 相对分子质量:结晶品 237.24 无水品 201.22(按 1991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 引用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284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重量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8450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 GB/T 8451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法 3 产品分类 本品有 A 型及 B 型(含两个结晶水) ,分别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A 型及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B 型。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 A 型为白色结晶粉末、针状结晶; B 型为白色针状、片状结晶;无臭,有甜味 4.2 产品应符合下表要求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5—08—17 批准 1996— 07—01 实施 GB 12488—1995 项 目 指 标 A 型 B 型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以干基计) ,% ≥98.0 加热减量,% ≤ 1.0 15.5 pH 值 5.5~7.5 硫酸盐(以 SO4 计) ,% ≤0.05 砷(以 As 计) ,% ≤ 0.0001 重金属(以 Pb 计) ,% ≤0.001 透明度(以 100 g/L 溶液的透光率表示) ,% ≥ 95 环己胺,% ≤ 0.0025 双环己胺 符合要求 5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 GB/T 601、GB/T 602、GB/T 603 之规定制备 5.1 鉴别试验 5.1.1 试剂和溶液 a. 乙醚; b. 硝酸; c. 硝酸银溶液:17 g/L ; d. 亚硝酸钠溶液:100 g/L; e. 盐酸溶液:3→10; f. 硝酸溶液:3→50; g. 氯化钡溶液:50 g/L; h. 氢氧化钠溶液:50 g/L。

      5.1.2 分析步骤 5.1.2.1 取铂丝蘸取本品少许,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黄色 5.1.2.2 取试样 3 g,溶于 20 mL 水中,取出 1 mL,加入硝酸银溶液 2 mL,30 s 后生成环己基氨基硝酸银白色沉淀 5.1.2.3 取试样 0.3 g,溶于 20 mL 水中,加入亚硝酸钠溶液 5 mL 及盐酸溶液 3 mL,置水浴上加热约 15 min,取出冷却后,加乙醚 20 mL 振摇抽提(抽提后水层做 5.1.2.4 试验),将乙醚层放入蒸发皿中,置水浴上蒸发除去乙醚,再加水 1 mL,加硝酸 0.5 mL,置水浴上加热 20 min 后,在沙浴上蒸发至干涸,不炭化冷后残留物加水 3 mL 溶解,以氢氧化钠溶液及硝酸溶液调 pH 值 4.5~7.0 后,加入硝酸银 1 mL,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硝酸呈酸性,白色沉淀溶解 5.1.2.4 取 5.1.2.3 下经乙醚抽提得的水层,加入氯化钡溶液 1 mL,生成白色沉淀 5.2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含量测定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5—08—17 批准 1996— 07—01 实施 GB 12488—1995 5.2.1 方法提要 经加热减量后的试样加冰乙酸,加热溶解,再冷却至室温,在结晶紫指示液存在下,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蓝绿色为终点。

      5.2.2 试剂和溶液 a. 冰乙酸; b. 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O4)=0.1 mol/L; c. 结晶紫指示液:2 g/L 称取结晶紫 0.2 g,溶于冰乙酸中,用冰乙酸稀释至 100 mL 5.2.3 分析步骤 称取经 105℃干燥 2 h 的试样 0.3 g(精确至 0.0002 g)于锥形瓶中,加冰乙酸 30 mL,加热使之溶解,冷至室温后,加结晶紫指示液 4~5 滴,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蓝绿色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5.2.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环己基氨基磺酸钠(C6H12NNaO3S )含量(X1 )按式(1)计算: …………………………(1) 式中:——试料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与空白试验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体积数之差,mL; c——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实际浓度,mol/L; m——试料质量,g; 0.2012——与 1.00 mL 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O4)=1.000 mol/L]相当的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以克表示的质量 5.2.5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 0.3%,取其算术平均值为分析结果。

      5.2.6 校正 若滴定试料与标定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时,室温差别超过 10℃,则应重新标定,若未超过10℃时,则可根据式(2)将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1)加以校正 ………………………………(2) 式中: 0.0011——冰乙酸的膨胀系数; t1——标定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时的室温, ℃; t2——滴定试料时的室温,℃ ; c2——t2℃时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5.3 加热减量的测定 5.3.1 方法提要 试样在烘箱内干燥至恒重,失去吸附水和结晶水以及易挥发性物质,称重计算之损失量 5.3.2 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 2 g(精确至 0.0002 g)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在 105℃恒温箱中,干燥 2 h,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直至恒重 5.3.3 分析结果的表述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5—08—17 批准 1996— 07—01 实施 GB 12488—1995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加热减量(X2 )按式(3)计算 ……………………………………(3) 式中:m0——试料质量,g; m1——称量瓶和试料在干燥前的质量, g; m2——称量瓶和试料在干燥后的质量, g。

      5.3.4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 0.1%,取其算术平均值为分析结果 5.4 pH 值 称取试样 10 g(精确至 0.1 g) ,溶于新煮沸后冷却的水中,并稀释至 100mL,用酸度计测定 5.5 硫酸盐含量测定 5.5 1 试剂和溶液 a. 95%乙醇; b. 盐碱溶液:3→10; c. 氯化钡溶液:250g/L ; d. 硫酸盐标准溶液(每 1mL 含 0.1mgSO4) 5.5.2 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 1g(精确至 0.01g) ,溶于约 40mL 水中,置于 100mL 容量瓶中(必要时过滤) ,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准确取 10mL 上述溶液,置于 25mL 比色管中,加入 5mL95%乙醇,1mL 盐酸溶液,在振摇下滴加 3mL 氯化钡溶液,用水稀释至 25mL,摇匀,放置 10min,所呈浊度不得大于标准 标准是取 0.5mL 硫酸盐标准溶液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5.6 砷含量测定 按 GB/T 8450 中的砷斑法进行测定 砷标准溶液,每毫升含 0.001mg 砷 5.7 重金属含量测定 按 GB/T 8451 硫化氢法进行测定 铅标准溶液,每毫升含 0.01mgPb. 5. 8 透明度的测定 称取试样 2.50g(精确至 0.01g),置于 25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分光光度计,于 1cm 吸收池中,在 420nm 波长下测定其透光率以水的透光率为 100% 5. 9 环已胺含量测定 5.9.1 试剂和溶液 a. 碱性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10g 和氢氧化钠 3.4g,加水溶解,并用水稀释至 100 mL b. 甲基橙硼酸溶液:称取甲基橙 200mg 和硼酸 3.5g,加水 100Ml,置水浴上加热使其溶解,静置 24h 以上,用前过滤 c. 三氯甲烷与正丁醇混合液:20+1 d. 甲醇与硫酸混合液:50+1 e. 环已胺标准溶液:每毫升含 0.0025mg 环已胺称取环已胺 0.1g(精确至 0.0002g) ,置100mL 容量瓶中,加水 50mL 和盐酸 0.5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5—08—17 批准 1996— 07—01 实施 GB 12488—1995 刻度,摇匀精确量取 5.0mL,置另一 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确量取此稀释液 5.0mL,置 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9.2 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 10g(精确至 0.1g) ,置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准确吸取上述溶液与环已胺标准溶液各 10mL,分别置于 60mL 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碱性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液 3.0mL,三氯甲烷与正丁醇混合液 15.0mL,振摇 2min,静置,分取三氯甲烷层,量取三氯甲烷提取液 10.0mL,置另一 60mL 分液漏斗中,各加入甲基橙硼酸溶液 2.0mL,振摇 2min,静置,分取三氯甲烷层,各加入无水硫酸钠 1g,振摇,静置,分别量取三氯甲烷溶液 5.0mL,置比色管中,各加入甲醇与硫酸混合液 0.5mL,摇匀试样溶液所显颜色不得深于标准 5.10 双环已胺含量的测定 5.10.1 试剂和溶液 a . 三氯甲烷:用水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