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各阶段水、工、环工作内容.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0067163
  • 上传时间:2017-10-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78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固体矿产勘查各阶段水 、 工 、 环 工 作 内 容一、预查阶段在进行地质调查或地质填图的同时,收集区域和测区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 环境地 质资料(收集资料内容包括:气象 资料、地表水径流量及水质、地下水水质、附近水井或泉的流量及水质资料,岩体的物理力学实验数据、区域活动断裂发育情况、历史地震资料及地震预测成果) 二、普查阶段在进行地质调查或地质填图的同时,收集区域和测区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 环境地 质资料(收集资料内容与 预查阶段相同),大致了解开采技术条件,包括区域和测区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必要时编制相应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简测图,作为详查的依据该阶段水文地质工作可不做抽水实验,但对矿区内发育的泉水、地表水的流量需观测,代表性水点需取样做水化学分析,全部钻孔要做简易水文观测,矿区不做长期观测;近矿围岩取代表性样品做岩石物理力学实验,对岩体中发育的各种结构面需进行详细测量,选代表性钻孔进行 RQD 值的 统计 对开采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依据与同类型矿山开采条件的对比,对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做出评价(比似法)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应进行适当的水文地质工作,了解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及近矿围岩强度( 定量评价)等。

      1三、详查阶段基本查明矿区内地表水体的分布范围和平、枯、洪水期的水位、流速、流量、水质、水量、历年最高水位及其淹没范围,矿区含( 隔)水层,构造破碎带、 风化带、岩溶带的水文地质特征,发育程度和分布情况,调查老窿及采空区的分布及积水情况,计算积水量,提出开采中对老窿水的防治意见基本查明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矿床主要充水因素,预测矿坑涌水量,并评价其对矿山开采的影响程度,划分矿 床水文地质类型,调查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利用条件,指出供水水源的方向在完成预查、普查阶段工作的同时,全部钻孔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选代表性的钻孔做抽水试验,拟露天开采的矿区,抽水孔应布置在基坑中心和地下水的上游、靠近地表水方向的钻孔或靠近水文地质供水边界的钻孔,拟地下开采的矿区,抽水孔应布置在矿体高级别储量分布地段、拟建竖井的位置附近或水文地质供水边界附近抽水试验一般采用稳定流试验方法选 3-5 孔作 长期观测,矿区内的河流和选代表性的泉水进行流量、水温观测,河流观测点应选择在矿区下游附近根据矿体围岩类型和矿石特征,划分矿区工程地质岩组,测定主要岩、矿石的力学参数(矿区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原 则:将各岩性段的岩石按其完整性、结构性质、强度、成因、分布规律等因素区分,将以上特征相似的岩石组合划分成同一工程地质岩组)。

      选代表性的钻孔进行 RQD 值的统计基本查明矿区的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岩溶的发育程度、产状、分布规 律及与矿体的位置关系,评价矿体及顶底板岩层的稳固性对露天开采的矿体应对采场边坡的稳定性提出评价意见2基本查明围岩风化、蚀变程度及软岩、软弱夹层的分布情况及其对开采的影响基本查明岩石、矿石和地下水中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放射性及其它有害气体成分含量及其危害程度,调查并搜集矿区及邻区的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地质灾害资料,分析评价开采矿石对本区环境、生态可能产生的影响四、勘探阶段本阶段在完成预查、普查、详查各阶段工作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对详查工作进行补充完善,使该阶段工作满足规范要求详细查明矿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含水层、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分布及埋藏条件,含水 层 的赋水性、导水性、渗透系数,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水位、水温、水量、水化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详细查明断层、破碎带、节理、 风化裂隙带、溶洞等的位置, 规模、产状、充填与胶结程度,富水性、 导水性及其 变化,分析构造破碎带可能引起突水的地段,提出开采中防、排水的建议查明对矿床开采有影响的地表水的汇水面积,分布范围、水位流量、流速、历史上出现 的最高水位、淹没范 围 、分析论证地表水对井巷充水方式及矿床开采的影响程度,提出对地表水防治的建议。

      对地下开采的矿山,要求计算一期开拓水平的正常涌水量需要疏干的矿山, 还应计算相应的疏干降落漏斗的地下水的静储量对露天开采的矿山,除计算露天采场范围内的地下水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外,还应按规定的暴雨设防频率标准计算由露天采场四周汇入采场的正常降雨汇流量和最大暴雨汇流量测定矿体及顶、底板围岩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安息角、节理裂隙密度等,分析矿体顶、底板岩层的稳定性( 岩石的 RQD 值、完整状态、质量等级等)3详细查明构造风化带、软弱夹层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第四系岩性、厚度、分布范围, 对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做出评价调查老窿的分布及塌陷情况,划分矿床工程地质类型、预测矿床开采时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建议详细调查矿区内地震、岩崩、滑坡、泥石流、岩溶等不育地质现象,对放射性元素进行详细查定,确认有无工业价值,同时应对其影响安全生产和环境的程度做出评价详细查明由于矿坑排水引起的区域水位下降,井泉干枯对当地用水的影响,提出对策及建议五、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的划分根据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容水特征,将充水矿床分为:第一类:以孔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称孔隙充水矿床第二类;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称裂隙充水矿床。

      第三类:以岩溶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称岩溶充水矿床六、按矿体与主要充水层的空间关系、充水方式可分为:直接充水的矿床: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含冒落带和底板破坏厚度)与矿体直接接触,地下水直接进入矿坑顶板间接充水矿床:矿床主要含水层位于矿体冒落带上,矿体与主要含水层之间有隔水层或弱透水层,地下水通过构造破坏带,导水裂隙带或弱透水层进入矿坑底板间接充水的矿床: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位于矿层之下,矿层与主要充水含水层之间有隔水层或弱透水层,承压水通过底板薄弱地段、构造破碎带、弱透水层或导水的岩溶陷落带柱进入矿坑七、各类充水矿床勘探复杂程度划分划分依据:根据主要矿体与当地侵蚀基准面的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地表水与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程度,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的富水性、导水性、第四系覆盖层情况以及水文地质边4界的复杂程度划分三型第一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至中等或主要矿体虽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附近无地表水体,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很少或无第四系覆盖,水文地质边界简单。

      第二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床,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条件,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中等至强,地下水补给条件好,或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附近地表水不构成矿体的主要充水因素,主要充水含水层、构造破碎带富水性中等,地下水补给条件差,第四系覆盖面积小且薄,疏干排水可能产生少量塌陷,水文地质边界较复杂第三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强,补给条件好,并具较高水压,构造破碎带发育, 导水性强且沟通区域强含水层或地表水体,第四系厚度大,分布广,疏干排水有产生大面积塌陷、沉降的可能,水文地质边界复杂八、勘探工程量1、水文地测绘(水文地质填图)普查、详查(比例尺)1:5 万~1:1 万勘探(比例尺)1:1 万~1:20002、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与编录孔占地质孔的比例预查、普查、详查、全部钻孔勘探 10~80%(以复杂程度和类型而定)3、水文地质剖面:详查 0~4 条勘探 1~6 条4、加深揭露底板充水含水层钻孔(个):详查、勘探,在裂隙充水为5主的矿床中各水文地质剖面不少于 3 孔5、分层静止水位观测孔数、详查、勘探 阶段,全部水文地质孔需观测。

      6、抽水试验孔:1~3 孔(以勘探类型和复杂程度而定 )7、水动态长期观测:该项工作只在详查、勘探阶段进行地表水:在矿区内选代表性地段设站进行流量观测钻孔:3~10 孔(以类型和复杂程度而定),对钻孔水位、水温进行观测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代表性泉点进行流量、水温观测勘探坑道或生产矿井:设排水量观测点水化学样、细菌检验样:可作水源地的井、泉、地表水按丰、枯季取样8、水化学分析:概查阶段可不作,普查、详查、勘探 阶段在代表性水点取样,以控制地表水、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为原则9、水文地质物探:地表物探的目的:圈定富水区,划分富水地段,圈定蓄水构造规模,探测水文地质边界的延伸规模水文物探测井的目的:测地下水的流速,划分含水层和隔水层,划分咸淡水地表水文地质物探:概查阶段不作,普查、详查、勘探阶段:根据需要布置钻孔水文物探测井:预查、普查阶段不作,详查、勘探阶段的水文地质孔应进行10、简易气象观测:预查、普查阶段不作,详查、勘探 阶段在远离气象台站的矿区,气象要素变化大时应建立临时性的降水、气温、蒸发量、湿度观测站6九、技术要求1、水文地质测绘、包括区域水文地质测绘和矿区水文地质测绘,测绘范围应包括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查明该地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矿 区水文地质测绘应包括 矿床疏干可能影响的范围及补给边界,以查明矿床充水要素及矿区水文地质边界。

      水文地质测绘应在地质图的基础上详细调查矿区地形地貌、地下水的天然和人工露头及其水化学特征,第四系松散层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圈定 矿区的水文地质边 界2、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与编录观测和详细记录钻进中涌(漏水)、掉块、塌孔、缩短( 扩)径、逸气涌砂,掉钻等 现象发生的层位、深度、 观测钻进 中动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的变化,必要时测量稳定水位描述岩芯的岩性、结构构造、裂隙性质及充填情况、岩石破碎和锈蚀、溶蚀破坏 现象,岩石的密度、 风化程度和深度、统计裂隙率单一含水层(组) 的钻孔应测定终孔稳定水位3、抽水试验一般采用稳定流的抽水试验方法,应尽设备能力作一次最大降深试验,其值 不小于 10m,单孔抽水试验稳定 时段最低不少于 8 小时4、地表水、地下水动态观测(长期观测)矿区进入详查阶段应选择有代表性井、泉、钻孔、地表水等进行动态观测,勘探 阶段应进一步完善、观测内容包括水位、水量、水温观测每 5~10 天一次,雨季或急剧变化时段加密十、矿区工程地质勘探类型依据矿体及围岩工程地质特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出现层位,将矿区工程地质勘探分为四类第一类:松散、软弱岩类,主要指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第三系半成岩物质及构造破碎带岩石,强蚀变作用使岩石强度明显降低的蚀变带7内的岩石。

      第二类:块状岩类,以火成岩,结晶变质岩为主的岩类、岩体稳定性取决于构造破碎带,蚀变带及风化带的发育程度第三类:层状岩类,以碎屑岩、沉积变质岩、火山沉积岩为主的岩类、 层状构造、岩体各向异性, 强度变化大,岩体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层间软弱面, 软弱夹层,构造破碎带及岩体风化程度第四类:可溶盐岩类,以碳酸盐岩为主,勘探中应查明岩溶和蚀变带在空间的分布和发育程度可溶岩的溶解性等十一、工程地质复杂程度划分简单型:地形地貌条件简单,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层岩性单一、地质构造简单、岩溶不发育、岩体结构以整块或厚层状结构为主,岩石强度高、 稳定性好,不易发生矿山地质问题中等型:地层岩性较复杂、地质构造发育、风化及岩溶作用中等,或有软弱夹层及局部破碎带和饱水砂层影响岩体稳定,局部地段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复杂型:地层岩性复杂,岩石风化、岩溶作用强,构造破碎带发育,岩石破碎,构造活动强烈或松散软弱层厚,含水砂层多分布广,地下水具强的静水压力,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比较普遍和经常十二、勘探程度要求(1)划分工程地质岩组( 划分原则同前)2)查明主要构造、各 级结构间的分布、产状、规模及充填、充水情况,确定结 构面的级别及主要不良优势结构面与矿体或开采边界的位置关系,指出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优势结 构面:指岩体内发育的对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