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孔子家语: 在厄其次十.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53582873
  • 上传时间:2022-0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5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孔子家语: 在厄其次十孔子困厄陈、蔡的故事流传很广在逆境中,子路和子贡都对他的道有了微词,但颜回却认为“夫子之道至大”,“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不容然后见君子”给了孔子莫大劝慰下面是我共享的孔子家语:在厄其次十欢迎阅读参考!     楚昭王①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③  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④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⑤乃召子路而问焉,曰:“《诗⑥》云:‘匪兕匪虎⑦,率彼旷野⑧’吾道非乎,奚为至于此?”  子路愠,作色而对曰:“君子无所困意者⑨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吾行也且由也,昔者闻诸夫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积德怀义,行之久矣,奚居之穷也?”  子曰:“由未之识也,吾语汝!汝以仁者为必信也,则伯夷、叔齐不饿死首阳;汝以智者为必用也,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汝以忠者为必报也,则关龙逢不见刑⑩;汝以谏者为必听也,则伍子胥不见杀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晋重耳之有霸心,生于曹卫;越王勾践之有霸心,生于会稽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庸知其终始乎?”  子路出,召子贡,告如子路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贬焉?”子曰:“赐,良农能稼,不必能穑;良工能巧,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不必其能容今不修其道而求其容,赐,尔志不广矣,思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欣然叹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①楚昭王:楚平王之子,名壬,谥昭  ②陈、蔡:春秋时诸侯国名  ③徒兵:步卒距:同“拒”,阻拦  ④藜羹:菜汤此指粗劣的食物  ⑤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不衰:不停止  ⑥诗:指《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⑦匪兕匪虎: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兕:雌的犀牛  ⑧率彼旷野:来到旷野率:沿着旧注:“率,修也言非兕虎而修旷野  ⑨意者:想来  ⑩关龙逢不见刑:夏桀为长夜饮,关龙逢劝谏,被杀害  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名员父兄均被楚平王杀害,他逃到吴国与孙武共佐吴王阖闾伐楚,五战攻入郢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

      吴王夫差战胜越国,越国勾践请和,夫差承诺伍子胥劝谏不听,被迫自杀见杀:被杀  重耳:春秋时晋献公次子,即春秋五霸的晋文公  生于曹卫:生:指困于曹卫而后生,即重新兴盛旧注:“重耳,晋文公也为公子时,出奔,困于曹卫  越王勾践:春秋时越王,也作句践他被吴王夫差战胜后,困于会稽,屈膝求和其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十年,最终灭掉吴国  生于会稽:此指勾践称霸之心是在困于会稽时产生的  良农能稼,不必能穑:穑:收获旧注:“种之为稼,敛之为穑言良农能善种之,未必能敛获之也  纲而纪之:抓住关键来治理  宰:旧注:“宰,主财者为汝主财,意志同也    楚昭王聘请孔子到楚国去,孔子去拜谢楚昭王,途中经过陈国和蔡国陈国、蔡国的大夫一起谋划说:“孔子是位圣贤,他所讥讽指责的都切中诸侯的问题,假如被楚国聘用,那我们陈国、蔡国就危急了于是派兵阻拦孔子  孔子不能前行,断粮七天,也无法和外边取得联系,连粗劣的食物也吃不上,跟随他的人都病倒了这时孔子更加慷慨激扬地讲授学问,用琴瑟伴奏不停地唱歌还找来子路问道:“《诗经》说:‘不是野牛不是虎,却都来到荒野上’我的道莫非有什么不对吗?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步啊?”  子路一脸怨气,不兴奋地回答说:“君子是不会被什么东西困扰的。

      想来老师的仁德还不够吧,人们还不信任我们;想来老师的才智还不够吧,人们不愿推行我们的主见而且我从前就听老师讲过:‘做善事的人上天会降福于他,做坏事的人上天会降祸于他’如今老师您积累德行心怀仁义,推行您的主见已经很长时间了,怎么境况如此困穷呢?”  孔子说:“由啊,你还不懂得啊!我来告知你你以为仁德的人就肯定被人信任?那么伯夷、叔齐就不会被饿死在首阳山上;你以为有才智的人肯定会被任用?那么王子比干就不会被剖心;你以为忠心的人必定会有好报?那么关龙逢就不会被杀;你以为忠言劝谏肯定会被接受?那么伍子胥就不会被迫自杀遇不遇到贤明的君主,是时运的事;贤还是不贤,是才能的事君子学识渊博深思熟虑而时运不济的人多了,何止是我呢!况且芝兰生长在深林之中,不因为无人观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培育道德,不因为穷困而变更节操如何做在于自身,是生是死在于命因而晋国重耳的称霸之心,产生于曹卫;越王勾践的称霸之心,产生于会稽所以说居于下位而无所忧虑的人,是思虑不远;安家处世总想安逸的人,是志向不大,怎能知道他的终始呢?”  子路出去了,孔子叫来子贡,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子贡说:“老师您的道实在博大,因此天下容不下您,您何不把您的道降低一些呢?”孔子说:“赐啊,好的农夫会种庄稼,不肯定会收获;好的工匠能做精致的东西,不肯定能顺遂每个人的意愿;君子能培育他的道德学问,抓住关键创立政治主见,别人不肯定能接受。

      现在不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而要求别人能接受,赐啊,这说明你的志向不远大,思想不深远啊  子贡出去以后,颜回进来了,孔子又问了他同样的问题颜回说:“老师的道太广阔了,天下也容不下虽然如此,您还是竭力推行世人不用,那是当权者的耻辱,您何必为此忧虑呢?不被接受才看出您是君子  孔子听了兴奋地感叹说:“你说得真对呀,颜家的儿子!假如你有许多钱,我就来给你当管家     孔子厄①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②货,窃犯围而出③,告籴于野人④,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⑤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  人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⑥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⑦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惋惜回即食之,不行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①厄:受困  ②赍(jī):携带。

        ③窃:私下,偷偷地犯围:冲出包围  ④籴(dí):买米野人:乡野之人,农夫  ⑤埃墨:烟熏的黑尘  ⑥畴昔:往日  ⑦启佑:开导保佑    孔子受困于陈、蔡之地,跟随的人七天吃不上饭子贡拿着携带的货物,偷偷跑出包围,恳求村民让他换些米,得到一石米颜回、仲由在一间土屋下煮饭,有块熏黑的灰土掉到饭中,颜回把弄脏的饭取出来吃了子贡在井边望见了,很不兴奋,以为颜回在偷吃  他进屋问孔子:“仁人廉士在困穷时也会变更节操吗?”孔子说:“变更节操还称得上仁人廉士吗?”子贡问:“像颜回这样的人,他不会变更节操吧?”孔子说:“是的子贡把颜回吃饭的事告知了孔子孔子说:“我信任颜回是仁德之人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样说,我还是不怀疑他,那样做或者肯定有缘由吧你待在这里,我来问问他  孔子把颜回叫进来说:“前几天我梦见了祖先,这莫非是祖先在启发我们保佑我们吗?你做好饭赶快端上来,我要进献给祖先颜回说:“刚才有灰尘掉入饭中,假如留在饭中则不干净;假如扔掉,又很惋惜我就把它吃了,这饭不能用来祭祖了孔子说:“这样的话,我也会吃掉  颜回出去后,孔子看着弟子们说:“我信任颜回,不是等到今日啊!”弟子们由此叹服颜回     孔子困厄陈、蔡的故事流传很广。

      在逆境中,子路和子贡都对他的道有了微词,但颜回却认为“夫子之道至大”,“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不容然后见君子”给了孔子莫大劝慰同样,孔子也特别赏识和信任颜回,当子贡怀疑颜回偷吃米饭时,孔子坚信颜回不会这样做,并用奇妙的方法解除了别人的疑问孔子智者的形象凸显而出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