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20140508.doc
132页JT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 JTG/T DXX-2014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Guidelines for Design of Ventilation of Highway Tunnel (报批稿)(报批稿) 2014-xx-xx 发布发布 2014-xx-xx 实施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II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Guidelines for Design of Ventilation of Highway Tunnel JTG/T DXX-2014 主编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实施日期:2014 年 XX 月 XX 日 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 I 前前 言言 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7〕378 号《关于下达 2007 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 项目计划的通知》 ,由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公路隧道通风、照 明设计细则》的编制工作。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JTJ026.1-1999)自 2000 年 6 月 1 日发布实施 以来,作为交通行业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有关的首部专业规范,对保障我国公路隧道 运营安全、推进公路隧道通风科技进步和规范设计行为均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 国近十余年来公路隧道规模的扩大、公路隧道种类的增多,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管 理积累了较多经验;同时,汽车工业技术进步使得其污染物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 通风有关技术与产品性能得到提升本细则是在总结近年来工程实践经验和科研成 果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综合考虑了我国公路隧道运营通风技术发展趋势和隧道建设 现状,积极采纳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借鉴了国外公路隧道通风的成功经 验和先进技术,对《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JTG/T D71—2004)及《公路 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JTJ 026.1—1999)中涉及公路隧道通风的相关要求进行了 全面修订和扩充,经批准后以《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JTG/T DXX-2014)颁布 实施 本细则由 12 章和 4 个附录构成,即 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通风规划与调查、 4 通风方式、5 通风标准、6 需风量、7 通风计算、8 风道、9 风机房与通风井、10 隧道火灾防烟与排烟、11 风机的选型与布置、12 通风控制设计原则、附录 A 壁面 摩阻损失系数、附录 B 弯曲与折曲风道压力损失系数、附录 C 隧道与风道的其他压 力损失系数、附录 D 流体力学中常用单位及单位换算。
与《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JTJ026.1-1999)相比较,本次编制在通风 标准、通风方式、通风计算参数等方面有修改完善;补充完善了通风规划与调查、 隧道火灾防烟与排烟、风道、风机房与通风井、风机选型与布置等方面内容 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与意见,函告本细则日常管理组, 联系人:涂耘(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 33 号,邮编:;:023-,: 023-;邮箱:tuyun@ ) ,以便下次修订时研用 II 主编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长安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主 编:蒋树屏 主要参编人员:涂 耘 屈志豪 王晓雯 吴德兴 谢永利 王明年 邓 欣 李伟平 王亚琼 陈建忠 李 科 王少飞 周 健 王小军 目次 1 目目 次次 1 总则.1 2 术语和符号6 6 2.1 术语 .6 2.2 符号 .8 3 通风规划与调查1010 3.1 通风规划 10 3.2 通风调查 15 3.3 交通量 18 4 通风方式2222 4.1 通风方式的选择 22 4.2 隧道通风要求 26 5 通风标准3030 5.1 一般规定 30 5.2 烟尘设计浓度 31 5.3 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氮(NO2)设计浓度33 5.4 换气要求 36 6 需风量3838 6.1 一般规定 38 6.2 稀释烟尘需风量 39 6.3 稀释 CO 需风量 .42 6.4 隧道换气需风量 46 7 通风计算4747 7.1 一般规定 47 7.2 隧道自然通风力 49 7.3 隧道交通通风力 51 7.4 隧道通风阻力 54 7.5 全射流纵向通风方式 54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XX-2014) 2 7.6 集中送入式纵向通风方式 56 7.7 通风井排出式纵向通风方式 58 7.8 通风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 64 7.9 吸尘式纵向通风方式 71 7.10 全横向和半横向通风方式 .73 8 风道8080 8.1 一般规定 80 8.2 主风道 82 8.3 连接风道 85 8.4 送风孔与排风孔 85 8.5 送风口与排风口 87 8.6 风阀 88 9 风机房与通风井9090 9.1 一般规定 90 9.2 地表风机房 90 9.3 地下风机房 92 9.4 通风井 94 9.5 通风塔 96 10 隧道火灾防烟与排烟100100 10.1 一般规定 100 10.2 隧道火灾排烟 103 10.3 隧道排烟风机 108 10.4 逃生通道、避难所的防烟 109 10.5 隧道内附属用房的防烟与排烟 110 11 风机的选型与布置111111 11.1 一般规定 111 11.2 射流风机的选型与布置 111 11.3 轴流风机的选型、布置与风量调节 116 目次 3 12 通风控制设计原则120120 12.1 一般要求 120 12.2 隧道火灾工况下的防烟与排烟控制 121 附录 A 沿程阻力系数 124124 附录 B 弯曲与折曲风道压力损失系数 125125 附录 C 隧道与风道的其他压力损失系数 131131 附录 D 流体力学中常用单位及单位换算 136136 本细则用词用语说明138138 总则 1 1 总则总则 1.0.1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统一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标准,指导公路隧道通 风设计符合科学合理、经济安全、利用高效的原则,为隧道运营提供通风技术依据, 制定本细则。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 十余年来我国公路隧道建设规模扩大,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积累了较多经验,相 关技术也得到提升;同时,汽车工业技术的进步使得其污染物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 通风有关产品的性能较过去也有所改进因此,需要针对通风技术进步、汽车工业 技术现状等制订适宜的设计标准 1.0.2 本细则适用于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公路的新建和改建山岭隧道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 本细则是以各等级山岭公路隧道为主要对象进行编制其他隧道如水下隧道、城 市隧道与山岭隧道在通风方式、通风计算等方面无根本区别,主要区别在于通风标 准不同 1.0.3 公路隧道通风应纳入隧道总体设计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 隧道通风是隧道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隧道长度、纵坡等密切相关,隧道 长度增加、纵坡增大会导致通风系统规模增大,运营养护费用相应增加长、特长 隧道涉及的风机房、通风井的设置与隧道地形、地质条件相关,选址不当会使建设 费用大幅增加因此,通风设计应纳入总体设计,由路线、结构、地质、通风等多 专业工程师共同进行方案比选,使工程总体造价与风险最小化,并降低后期运营费 用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XX-2014) 2 1.0.4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隧道长度、设计速度、设计交通量、 车道数、平纵线形、地形地质、隧道海拔高程、隧址区域自然条件等因素进行技术 经济综合比较,确定合理的通风方案。
1.0.5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小时交通量应为绝对车型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 交通量及其交通组成是隧道通风设计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根据《公路工程技术 标准》 (JTG B01)有关条款,各级公路的适应交通量是将不同车型的汽车折合成标 准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单位为 pcu/d;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各级公路设 计(预测)交通量也是将不同车型的汽车折合成标准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但 对于同一车型,汽油车、柴油车的有害气体排放量是不一样的;对于发动机类型相 同的汽车,重型车、大型车和小型车的有害气体排放量也不一样由此,即使标准 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相等,但其交通组成不一样时,有害气体排放总 量也不相等同时,实际运营中每天通过隧道的交通量在 24h 内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因此,进行通风设计时应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 数”及设计项目的交通组成,将标准小客车交通量换算成绝对车型设计高峰小时交通 量 1.0.6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分别针对正常交通工况和火灾、交通阻滞等异常交通 工况进行设计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 由于公路隧道是封闭的行车环境,其救援及疏散较困难,当隧道发生火灾时需要 通风系统控制烟气的流动,保证救援及安全疏散,所以通风系统除满足正常交通工 况运营需求外其配置的通风设施也要满足防灾排烟的需求。
异常交通工况不仅包括火灾、交通阻滞工况,还包括运营养护维修、检修、施工 等需通风的工况 总则 3 1.0.7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统筹规划,一次设计;通风设施可根据预测交通量变 化分期实施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 隧道通风分期实施的目的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节省初期投资和实现运营节能 当近远期交通量相差较大且近远期通风设施规模差别也较大时,如通风设施按远期 规模一次实施必然会造成初期投资增加、部分通风设施的长期闲置,以及近期养护 费用增加;同时,长期闲置的设施到远期需要使用时,可能难以正常使用,造成浪 费因此,通风系统可根据近远期预测交通量进行一次设计、分期实施 通常通风系统可根据近远期交通量分两期实施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有关规定,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分期可按 10 年为 界划分,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隧道可按 7 年为界划分,四级公 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0.8 隧道洞口或通风井口有环境保护要求时,日常有害气体排放应符合环境保 护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 本细则仅针对洞内运营环境提出相关通风标准,未涉及洞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如隧道穿越环境敏感区,隧道内有害气体排放可能影响附近的空气质量,其有害气 体浓度和扩散范围应符合当地的环境保护规定,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例如: (1)洞内污染空气集中高空排放; (2)通过加大洞内通风量来降低洞内排出有害气体浓度; (3)有害气体的净化处理,如静电吸尘装置、土壤净化装置等。
1.0.9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提出不同交通状态、不同运营工况下的通风设施运行 方案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XX-2014) 4 隧道通风设施是按最不利工况进行配置,不分工况运行通风设施必然会造成能耗 增加或引起安全隐患隧道通风设施的运行方案与交通量大小、交通状态(正常交 通、阻滞交通、火灾、养护维修等)密切相关,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一年中的不 同月份或季节等的交通量及交通状态存在差异为给隧道通风控制系统设计、运营 管理提供依据,故作出此规定 1.0.10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积极稳妥地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 公路隧道通风设施通常功率较大、运行能耗较高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 材料、新设备,可以提高通风效率及通风质量、节约投资及运营费用 1.0.1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除应符合本细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 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和符号 5 2 术语和符号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一氧化碳设计浓度 carbon monoxide concentration 隧道单位体积被污染空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的体积,用体积浓度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