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子12章.ppt
16页第十二章 种子质量的常规分析即我国规定的品种纯度、种子净度、发芽力、水分四大质量指标的检验一、品种品质检验即对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进行检验,又分田间检验和室内 检验:1、田间检验选择品种特征特性最明显的时期如抽穗、开花或成熟选取有代表性的若干点依据株高、株形、叶色、叶形、花色、穗形等确定品种的真实性逐株鉴别记载本品种、异品种、异作物、杂草、感染病株数分别计算各成分%品种纯度= ×100%本品种株(穗)数供检本作物总株(穗)数检验的为杂交制种田,还应记载和计算母本散粉株率、父 若 本散粉杂株率及母本杂株率检验点外有零星发生的检疫性杂草病虫感染株应单独记载2、室内检验依据种子形态特征分子生物学方法随机数取试样两份 籽粒形态鉴定法 选择适宜方法检验品种纯度 幼苗形态鉴定法计算品种纯度 化学染色法电泳法品种纯度= ×100%棉种纯度可以籽棉纤维长度、纤维整齐度、杂籽百分率鉴定品种真实性鉴定本品种粒数(重量) 检验总粒数(重量)二、种子净度分析1、种子净度分析及其标准种子净度(purity)——指种子清洁干净的程度,具体讲是指样品中除去杂质和其它植物种子后留下本作物(种)净种子重量占分析样品总重量的百分率分析目的——通过对样品的分析,推断种子批的组成情 况,为种子清选分级提供依据分离出的净种子为其它项目的分析提供样品分析标准(快速法——将样品分为——净种子其它植物种子杂质 净种子(pure seed)——从种类上看是指送验者所叙述种,包括该 种的全部植物学变种和栽培品种; 从构造上看是指完整的种子单位和大于原来大小一半的破损种子单位说明:即使是未成熟的、瘦小的、皱缩的、带病的、发过芽的种子,如能明确地鉴别出它属于所分析的种, 应作为净种子,但已变成菌核、黑穗病孢子团或线 虫瘿的应除外个别种属如豆科十字花科种皮完全脱落的为杂质, 有胚芽、胚根,并带有超过原来大小一半种皮的豆科种子的分离子叶也列为杂质其它植物种子(other seed)——指净种子以外的任何植物种类的种子单位,其鉴别标准与净种子标准基本相同杂质(impurity)——除净种子和其它植物种子以外的所有种子单位、其它杂质及构造 2、种子净度分析的步骤——依据GB3543.3-1995送验样品称重重型杂物检出称重(重量和体积>种子)分取试验样品并称重(以2500粒种子重为宜)试样分析、称重(净种子、其它植物种、杂质)计算各成分%结果报告(各成分%保留一位小数)若无重型杂质,则 种子净度= ×100%注:上式分母应为分析后的各成分重量之和;又分全试样和半试样法,前者%保留到一位小数,后者到二位小数; 各成分%相加之和应为100.0%,否则应予以修正供检样品重量-杂物重量检验样品重量 当送验样品中含重型杂物时,净度分析结果应按下式计算:M-m净种子 P2(%)=P1×———MM-m m1其它植物种子 OS2%=OS1×——— +——— ×100M MM-m m2杂质 I2%=I1×——— +——— ×100M M式中 M——送验样品重(g)m——重型混杂物重(g)m1——重型混杂物中其它植物种子重(g)m2——重型混杂物中杂质重(g)P1——除去重型杂物后净种子重量%OS1——除去重型杂物后其它植物种子重量%I1——除去重型杂物后杂质重量%三、种子发芽试验1、种子的发芽指标种子发芽势 —— 种子在发芽试验初期(规定条件和日期内)(germinative energy) 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种子发芽率 —— 种子在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条件和日期内) (germinative percent) 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2、发芽试验的方法步骤——标准法准备发芽床从净种子中数取一定数量种子(小粒100×4,大粒50×4)制床 置于适宜条件下发芽每天检查并在初期(3-5天)进行鉴定计数末期(7-10天)鉴定并记载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硬实、新 鲜 不发芽、腐烂霉变等死种子数初次计数的正常幼苗数供试种子数末次计数的正常幼苗数供试种子数3、幼苗鉴定 完整幼苗——主要构造如根、中轴、苗端子叶或芽鞘生长良好、完全、匀称、健康正常幼苗 带有轻微缺陷的幼苗——主要构造有某种缺陷但能均 衡生长,与完整幼苗相当次生感染的幼苗——被霉菌感染使主要构造发病或腐 烂,但有证据表明病源不来自种子本身 发芽势= ×100% 发芽率= ×100%计算受损伤的幼苗——由外因引起幼苗构造残缺不全或严重损伤以致不能均衡生长不正常幼苗 畸形或不匀称幼苗——有内因导致生理紊乱,幼苗 细弱或主要构造畸形、不匀称腐烂幼苗——由初生感染引起主要构造发病和腐烂并妨碍正常生长者四、种子含水量测定1、种子含水量及其测定方法种子含水量——种子中含有的水分重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数烘干法——标准法测定方法 电子仪器法——快速测定法甲苯蒸馏法 — 特殊样品如含挥发物质的测定2、种子含水量的标准法(烘干法)测定称取除去杂质的种子样品约30g磨碎(油质种切碎)混匀分取磨碎样品 5g×2分别置于烘至恒重的烘盒内并准确称重将含样品的烘盒放入103 ˚C±2 ˚C烘箱内烘干8 h 后取出置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结结果计计算并核对对允许误许误 差(≤0.4%)试样试样 烘前重量-试样试样 烘后重量试样试样 烘前重量种子含水量= ×100% 若送验样品为高水分种子 必须用二次烘干法称取整粒种子25±0.02g×2 分别置样品盒中放入103˚C烘箱内预烘30min (油料种子70˚C 1h ) 取出冷却称重计算第一次烘干水分%(S1)将预烘过的样品按前述步骤进行第二次烘干计算第二次烘干水分%(S2)按下式计算样品种子总含水量 种子含水量(%)= S1 + S2 注:称重要用感量0.001g天平禾谷类>18%豆类、油料> 16%S1×S2100五、人工种子随着体细胞杂交、基因工程、组织培养等现代生物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范围内都在致力于“人工种子 (artificial seed)”的研究。
1. 人工种子的概念及研究进展:人工种子——指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发育完全的植物个 体,将其用适当方法加以保护,以代替 天然种子传播的结构人工种子的概念,于1978年在第四届国际组培会上由美 国生物学家Murashige首次提出1983年,美国遗传公司申请 专利,日本麒麟啤酒股份公司参与开发上世纪80年代中期 ,美、日、法相继开展研究,欧州共同体将其列入尤里卡计 划;我国自1985年开始进行人工种子研究目前,已研制成 功的有:胡萝卜,苜蓿、芹菜、花椰菜、花旗松、天竺葵、 山茶、西红柿、黄连、西洋参、橡胶等2. 人工种子的结构及制作技术:目前研制成功的人工种子由胚状体(embryoid)、人工 种子、人工胚乳三部分构成(如图)胚状体培养(已有92属、100余种植物) 人工种皮人工胚乳配制(营养+生长调节剂+抗菌素)干燥播种或贮藏制作技术包裹包裹可用 手工(如图 1-5 )机械(原理与手工同)3. 人工种子研制的意义人工种子最大优点是能直接利用体细胞起源的分裂 组织,在植物育种、栽培上均具重要意义: 简化育种过程、缩短育种年限、固定杂种优势 有利于远缘杂交、孤雌生殖等突变体利用 便于营养繁殖和机械化播种、节约粮食 便于工厂化生产、保证种子质量开发前景十分诱人4.存在问题与展望:人工种子研制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要完成由 实验室向商业化生产的转化,需解决4方面问题: 高质量胚状体诱导(种类少,发芽率低) 人工种皮材料优选和胶囊化技术完善 适宜的干燥、贮藏方法 降低成本人工种子研制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但困难很多 。
有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人工种子将有望成为新世纪农业科学领域的重大成果 造福于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