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驾驶员职业适性检测现状.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58999936
  • 上传时间:2022-1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4.8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驾驶员职业适性检测现状与进展施利承 戴家隽(南通人学航海医学研究所;'南通人学心理科学研究所,江苏 226001)关键词职业适性;驾驶适性检测;事故倾性;交通安全;交通心理;流行炳学特征2009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广泛评估了178 个国家的道路安全状况指出目前每年全球有 120 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 2 000万一 3 000万人遭受非致命伤害,b '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道路交通事故的产生 是人、车、道路(环境)二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与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密切相 关在这二个要素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美国国家科学院公路安全研究所的 报告指出, 90%的交通事故是由人的错误造成的,在我国至少有70%的交通事故与 机动车驾驶员有关交通事故的频频出现也提醒我们,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从事 驾驶员工作?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完成驾驶任务所需的生理、心理条件?交通心理 学对驾驶职业适性的研究,对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是交通研究中的重点1 驾驶适性的概念职业适性(occupational aptitude)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时必须具备的生理、 心理素质特征,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职 业适性包括诸多内容,但由于场合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强调要点 :工作效率、无 事故倾向、最低能力和特性要求、熟悉工作速度、意愿适应、个人背景等等驾驶 适性((driving adaptation)属职业适性之一,是驾驶员安全有效地从事驾驶工作必须 具备的基木生理、心理素质特性,二者相对稳定而又相互弥补,是在一定交通环境 下实现车辆安全行驶的可能性驾驶适性检测(driving adaptation test)是通过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手段,有目的地 对驾驶员或要考取驾驶执照的人员心理和生理指标进行量测,从而判定其是台继续 从事驾驶工作或是台成为驾驶员这是安全驾驶的一项可靠的保证措施,可以辨识 驾驶员群体中个体的驾驶适性优劣程度驾驶适性检测的目的,一方而是避免不适宜 的人员进入驾驶员队伍,另一方而是对现有驾驶员进行检测和再培训,以有效提高 驾驶员群体素质,事前从根木上防范事故的发生,从而使交通事故大幅度降低2 驾驶适性检测的研究1919年,Greenivoocl最早提出事故倾性理论,认为个体之间不仅存在年龄、性别、体能等生理特征的差异,也存在智商、认知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差异 一些人在木质上具有诱发事故的某些生理、心理特征,习惯上把这些驾驶员队 }做“事故多发者”即具有事故倾向性((accident proneness)ll。

      之后许多学者的研究也 证实,在机动车驾驶员中确实存在着事故倾向性者,他们的注意力品质、反应时间、 场依存性、速度估计误差和人格特征等方而的指标与安全驾驶员之间存在着显著差 异金会庆通过在全国部分地区抽样调查,综合描述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流行病 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得出了在中国驾驶人群中存在 6%--8%的事故倾性驾驶人的 结论这些研究结果为驾驶适性心理检测指标的选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自美国心理学教授敏斯托伯格(Mu nsen sterbug,1912)开创驾驶适性检测以来,许多国家相继研究驾驶适性问题,至今全球已研制出诸多驾驶适性检测方法 }izl 早期的驾驶适性检测主要局限于人体的运动、感觉、协调性、个性等方而,以后逐 渐扩展至个体的兴趣、态度、认知方式、技能等多种生理和心理素质美国最早开始驾驶适性检测,1930年起设计了一系列旨在测评驾驶适性的量表 及问卷, 1936 年规定在高中生必修课中开设驾驶模拟器训练等但在驾驶适性理 论和测评技术上一直徘徊不前,直至 20 世纪 70年代中期,才恢复对驾驶员个性与 交通事故关系的研究}izl相对而言,驾驶适性研究在美国较少,由于美国经济的发 达,在成年人大多拥有汽车的背景下,人们更重视高速公路和车辆安全性的建设, 并把重点放置在安全设施的提高和进行安全教育上。

      日木自 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驾驶适性检测1957年东京警视厅对事故 驾驶员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入调查,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各种量表式的驾驶适性 检测技术 1973 年日木公布了“自动车事故对策中心法”,同年成立“自动车事故 对策中心”,至 1976年已形成全国范围 50 个支所的网络,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检 测系统并得到社会公认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木的交通事故率居世界之首,由此引 起了政府和学者的重视通过对驾驶员进行心理、生理检测,分析出驾驶员发生交 通事故的原因对肇事驾驶员有针对性地培训,改正其操作方法 ;对有些不适宜从 事驾驶工作的人员,劝其从事其他行业工作由于此项研究成果深入广泛的应用, 使日木连续 9 年成为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少的国家1988 年日木警视厅开发出 精度和实用性更高的驾驶适性检测技术一 CRT驾驶适性综合检测器同一时期日本 汽车事故对策中心应用计算机技术,研制出新驾驶适性检测系统 NATS(new aptitude testing system)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检测制度和方法,在驾 驶适性检测设备和方法的研制、开发上尤为突出目‘从20 世纪80年代开始,向 世界各国输出了大量的驾驶适性检测技术和设备。

      目前日木正在深入研究自动化检 测,日后将朝着提高诊断可靠性方向发展,研究更敏感的检测指标,开发更精确的 检测仪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在驾驶适应性方而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取得 了不少研究成果如中国农业大学的“机动车驾驶员驾驶适宜性系统” ;吉林工业 大学的“驾驶适性检测系统”;中国车辆检测中心研制的“驾驶职业能力检测系统”; 福建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发的“JS驾驶适性测评系统”;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 所研制的驾驶适性检测设备等,都促进了中国驾驶适性检测的发展 1992年8月, 杭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驾驶适性检测中心 1995 年国家发 布了由刘志宏教授主持制定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军用汽车驾驶员选拔卫生标 准》(GJB2262-95) 2001年10月2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机动车驾 驶员身体条件及其测评要求》(GB18463-2001),为规范中国驾驶适性检测的内容和 方法,促进驾驶适性检测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依据这表明中国的驾驶适性研究及检 测工作步入了一个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轨道正是由于这些致力于驾驶 适性研究和应用的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使中国的驾驶适性检测起步晚但发展很 快,对筛检事故倾向性驾驶员,训练在职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素质,降低道路交通 事故的发生率等方而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以金会庆为代表的安徽二联事故预防研究所,则为推动中国驾驶适性检测的 发展和普及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从1989年开始对事故倾向性和驾驶适性进 行了系统的研究,全而综合描述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事故倾 向性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在人体形态、生理机能、视觉机能、心理、神经生化等方 而存在差异}15同时他们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建立起符 合中国实际的驾驶适性检测指标系统并研制整套检测设备,开发系统软件,进行 驾驶适性检测的标准化研究,为驾驶适性检测在中国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此项检测技术已在杭州、西安、济南等 JO 多个城市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表 1 列出具有代表性的驾驶适性检测设备及检测项目训]诃枇辺rt检洲处齐收山客軒允单过栓鬧耻帚萊统竝甜内容E1 *讥羊專故对sJPjfttt内容〔制皓題宦性Jfr詔性.心JR开同.与扎対老 心度内容〔窘全咅度h技龍内兼中心容〔科斷静为■功柞間淆.対柞准田®柞堵时号扎1丨木竹井營司〔悦i|J?机和制椀洲了芳L5K鱼反用;建劣卡鱼舷;<3号带钛;如速軒反他时间;住囂力:方向扯操琳詡1功莆1丨术書霰厅折聊卜承统r:l:Ti反说时间华魁肺社大学世-ftlffi力雋卑:尉立雋卑:将殊龍力雋鑒〔运直时问JK &佬号.记忙广度虫睥学习h卜性理果MSd:iv:-辽'『师他丈学曲皿現:视力;關色视宜;立悴视宜;简单运JS吋间匚夏朵运胶吋间;功昨稔宦性定肯華件;上韋井配应力;瞠嗖血期反1尺;件怙特汪中国血业圧学饥功永菇浪员菇陂垢宜ttJfiSl16 JH.:^M适杵恼筒果St皿關:莊粹视.睁视力jt示LHi&js Las«¥iLm单反同ji溟aa .功忤时间■舔忤技 t£ ;I;S7j(])一般韻力测鑒(北京希社丸爭心理学畢修IT的fJW文斋住推理雋鑒人中国科学眸心理 »兀所佛創的嫌记忆中短时记足广度的M«);(2 )特殊植力雋龜〔北菇丸学慎羽 「工产的也址结异反魚刊備迅岐.场貳存忡洲试惯.小许駁心理研SJ审研制的动怦性迟 胖一舟劫憔嗖知逛剧违嗖冃斷楡鬧l

      局悴巫川功植'血压.心IIIRL也址日和几睨机代-孤山杵山-IV艸〔即心 5; K 1 ■. JU H 45股:械对44.罚巧杵 ..理桩雋:建隨怙il—夏热反说.操馳机能.人那雋迟.蛊全逼诅.总陞宙受.葆观山.动觇力、祝视山3 驾驶适性心理检测的常用指标3.1 智力 智力主要包括感知记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智力的核心)和创造力(智力的高级 表现)智力测量普遍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瑞文推理测验智力与事故 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非对应关系,还存在中介因素的作用,如驾驶经历等因素的 影响但智能很低下者确实与事故多发有关,对复杂交通信息判断不准、反应迟钝, 不适宜做驾驶员例如,H木道路交通法第88条第1项第2号规定,智力低下者 不能驾驶机动车辆3.2 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反映个人感知周围世界的方式,分为场独立或场依存测验采用棒框 测验}RFT)、身体协调测验(BAT)隐蔽图形测验((E FT),或镶嵌图形检测(EFT)} Mihai, W.L.}l}},Loo,R}lyl及张秀芬等}zo研究均证明,事故驾驶员场依存的程度显著大于无事 故驾驶员3.3 视觉特性(1)静态视力 指静比状态下的中心视力,检测常用视力表。

      中国在《城市机动车驾驶员考试 暂行办法》第 2 条中规定:两眼视力均为 0.7 以上(包括矫正视力,矫正前必须达到 0.4 以上)2)动态视力 指驾驶人与观察物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驾驶人对动态物体的视觉分辨力一 般要比静态视力下降 20%左右检测常用动态视力检测仪(国产 LJ9307-B 或 H 产 AS4C其检测标准如日本、德国、美国等都已制定,中国尚无3) 深度视力 指对运动物体距离的感知能力,侧重于心理感知最早测定深视力的方法是赫尔墨茨((Helmoltz )设计的二杆实验,哈沃德(Howard , H.J.)在此基础上研制成深视力 测试仪,也称Hoivarcl -Dolman仪器,及H木生产KoivaAS-14型深视力测试仪和国 产LJ9204-B深视力检测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