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种入定方法.doc
22页几种入定方法几十年来,使用过古今中外上百种练神(入定)方法,后来慢慢习惯出自己最常用的几种方法第1-2种方法是在性命双修法的筑基、怀胎和出神完成之后总结的但是后来发现,不修性命双修法的人,也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第3-7种方法是上古最简单、最直接、最自然的方法.没有后人的复杂步骤、筑基准备、诸多教条等这几种方法详述如下:1)Death法1、闭目养神.2、想象自己已经死了.3、想象肉体已经死了.4、想象每个细胞已经死了.5、想象已经听不到感觉不到这个世界的任何了6、想象自己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了7、想象只剩下一个意识点了.8、想象这个意识点已经没有可依附的肉体了.9、想象这个意识点只好游离在宇宙中了10、反复重复以上的想象11、不知不觉中已然出神此方法的出发点:基于中国丹道的"心死神活".其后融合了西方现代科学对濒死体验的研究成果其本质是:肉体意识停止,灵体意识得到自由.亦可称:心死神活法此法特点:出神较快,还可以用来解决失眠早期(79年-89年左右)总结的方法.2)Shift法1、闭目养神.2、完全彻底忘掉肉体.3、只剩下一个意识点4、决定这次具体目的5、想象不受次元限制6、可以直接切换次元7、想象已经达到目的。
8、意念放松保持清醒9、想象自然到达目的地10、反复重复目的和想象11、半知半觉中已达目的此方法的出发点:基于中国庄子的"忘我".其本质是:意识直接切换到多维世界,不再受肉体限制.亦可称:次元切换法此法特点:即可出神,亦可不出神只切换次元换言之:既可出可入,也可不出不入中期(89年-99年左右)总结的方法.3)静观法1、闭目养神2、表意识不思不想3、完全进入潜意识4、静静地观察5、不参与任何杂念6、只是静静旁观7、一切顺其自然8、真神自然显现.9、或游走多维世界.10、或化解人生疑难11、或回归万物本源12、一切顺其自然13、至极至反至顺(〈——-—暂时找不到更简单的描述)此方法的出发点:基于印度观世音的"静观”.其后融合了印度《心经》的”观照"/”观自在"、中国老子的"内观"其本质与特点:同Shift法早期照搬的方法此法实用性极高:用来治病,效果极好治病时:我称之为"舍己从人跟踪法"----静观病灶,死跟到底.)用来解决人生的问题,也是效果极好.(进入潜意识,静观人生问题,时间长了自然会"发酵"出解决办法.)4)闭目养神法1、闭目养神(〈-——-要点只有这四个字)2、神足自出.3、神疲亦自出(出神后会自养)。
4、神不足亦不疲,则不自出,转做白日梦5、白日梦中转为出神,与梦观法中的知梦出神一样此方法的出发点:基于中国老子的”真道养神"其后融合了印度那洛巴《梦观成就法》的"梦中知梦转出神”和中国吕纯阳《太乙金华宗旨》的"梦者神游”,人工制造白日梦,引导出神—-—是从上百种方法中提炼出来的最简单、最直接的要素这个方法看起来过于简单,对于追求复杂的现代人可能难以接受.但是认真试验过以后,便会发现大道至简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甚至很假,但是深入进去以后正好相反老子也是这个方法,甚至更简单5)內观法1、内观之道,静神定心闭目养神)2、心为神主,动静从心3、无心无动,有动从心顺其自然)4、古之为道者,莫不由自然5、观诸次为道,存神于想思6、仿佛象梦寐,神明忽往来半梦半醒中,神游自产生)完全照搬中国老子的方法,摘自《老君内观经》(1)、《老君了心经》(2—3)、《老君西升经》(4-6)6)合神法1、意识集中于一个目标——--凝神2、持续凝神于同一目标--——定神Dhyana:旧译”入定/禅”)3、由此只剩目标存在,似乎自身形态消失—---入神Samadhi:旧译"三摩地/定”)4、以上三者合一---—合神Samyama:旧译”三夜摩")5、掌握此法,可得智慧之光。
完全照搬古印度帕坦伽利的《合一经》第3.1-3.5节(”Yoga Sutra":旧译《瑜伽经》Yoga:中文音译"瑜伽”,英文意译”Union").7)梦观法完全照搬古印度"那洛巴六成就法"之一的《梦观成就法》已贴在本人博客中,不赘—-——此法与近代荷兰的“清醒梦法”如出一辙中国丹道亦有类似方法,称为“睡功”(可参考陈希夷、吕纯阳、张三丰、白玉瞻等).*经验总结:1、第1—6种”静修类":对于像我这样的业余修炼者来讲,每天也就两三个小时,再增加时间容易影响日常生活以纯时间来计算:入定练功体验与日常生活体验的时间比例为1比11(2小时比22小时)2、第7种"梦修类”:则可以自然地利用每天睡眠的八小时来修炼,大幅提高练功修炼时间.同时认知睡眠与梦境的本质,可谓一举两得以纯时间来计算:入定练功体验与日常生活体验的时间比例为1比2(8小时比16小时)3、故,梦观法对本人的修炼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其它方法极为互补此外,还见过其它好方法多种,请根据个人情况实验看看他是怎样入定的我不是练自发功的我是修六字大明咒的.在修后的二个月左右出现自发功念着的六字大明咒.变成唱念各种语音语调动作一开始由手印猛列颤抖后不由自主的松开全身用力地按摩拍打。
你上面说的我都出现过而且呼吸难过极了只要一放松练功就自发功有心调过来但只要不一会儿又自动自发起来.后来我干脆不管他心中只默念六字大明咒其他的就不管他了随他去动随他乱唱乱念到这时已没了功法了变成是自发功在练你了没了身手势了站着放松也能自发自唱心中只念着六字大明咒.就这样修了一段时间动作慢了下来变成各种佛手印在不断地变换着没了剧烈的动作了.但还自己会乱唱又过了一段时间变换的动作有时会停下过一会儿再接下去另一个动作.真言有时也念不下去了.就这样停停动动念念停停再有一次动作停和唱停的时候.忽然平常非常难受的呼吸感一扫而空觉得呼吸空了浑身有种说不出的舒服感受难受的呼吸感再以后又出现过几次但是恢复的时比上次的感觉是更空,更细.觉得自己都没在呼吸了再下来以后一个动作都要停很久才会换另一个动作乱唱比较少了.在动作停的时候,会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享受直到以后一上座就自动定一个身手势自动入定到出定都没有动了我现在入座都是自动会定一身手势入定的但每次的动作不会是一样现在的我已经从由动入定了入定的舒服享受是无法描述了.怎样入定?和入定后会怎么样? 1停止数息之后,随着呼吸的逐渐减缓,感觉恍恍惚惚,平平静静,似已进入深层睡眠,但又较为清楚明白,这已是初步入定了.2。
肯定下这种状态并体味它,延长它,最后逐渐漠视它3.不久,当最初确定的时间到了,觉得该收功了,便可以收功.4睁开眼,轻轻活动一下身体就算收功了如果想美容,就用手轻擦一下脸,如果有其他好愿望,就想一下它即将实现5.如果时间允许,只要可以在入定状态中保持五分钟以上,就直接进入入定功法的修行.这样的入定是一种零态,仿佛让你回到了婴儿状态,生命可以从头开始了在这种状态之中,你的身体得以放松,你的灵魂得到净化.它把你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让你忙碌的人生得到休整.这是一个补充生命能量的过程这更是一个反思自我,调整心态的过程.通过入定,你将发现生命还有某种未曾体味过的内在的愉悦这将让你不再过於依赖金钱,酒色,娱乐,社交等外在的生存手段,让你明白可以用一种非常便宜的生命内求的方式实现快乐人生.另外,入定的状态,是真正的静心状态这样的时刻可以让你看清自己的欲求与愿望,给自己机会令你理清思路,找到苦恼的根源及其趋向,并在意识的深处进行悄悄地自我调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是最有效的催眠术,最有力的心理分析,是真正的自由联想治疗法,最彻底的印痕清新技术心理学的归宿或许就在这里 静坐入定方法 静坐入定方法 1.入禅定的条件ﻫ要离五盖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
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要离五盖.所谓五盖是:昏沉、掉悔、嗔、疑,还有贪欲.当这些烦恼没有现前的时候,如果修法正确,都有机会入定如果有这些烦恼在的话,就很难入定除了烦恼的因缘之外,我们身体上有某些障碍,也会影响我们入定 初禅的觉受 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觉受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身心都很舒适,修法又很正确,那么,他要入定之前会产生轻安的现象.即全身非常舒服,一般人的感觉是全身轻飘飘初学禅定的人,在入定前会有轻安现象:有些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大,甚至整个身体都在膨胀,大到他会觉得充满这个世间;有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小,或身体浮起来这些都是轻安的现象,这种现象过后,就会产生很快乐的感受,这都是入初禅前轻安的觉受.在禅定里,初禅、二禅、三禅都有不同的快乐感受,到了四禅就没有乐受了 ﻫ 入定的人一定会觉得全身很舒服很快乐,这快乐的感觉会使他身上原有的病痛等不舒服感消失另外,当他入定的时候,呼吸一定是非常均匀、非常舒适的,呼吸一定会变得微细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分辨出入定的一些情形。
根据经典说,入初禅会生起觉、观、喜、乐、定五件事,称为初禅五支,初学者入定时是分不清楚这五支的,所以初学者不必先理会初禅五支,以免分心初学者可以从心念集中了、呼吸变微细了、身体非常舒服了,以这些现象来确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另外,初入定的人往往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从非常舒服的感觉中出来之后,会觉得忽然脚酸、麻、痛了;但是,在他出来之前却不知道痛.为什么呢?因为初禅只有乐受没有苦受,所以,你静坐到心念很平静身体非常舒服的时候,一旦休息就感觉全身疼痛,这表示休息前你入了初禅这是很多修禅定的人都有的经验.但是有些人不但不明白为何麻、痛,还会否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呢!原因是被那些讲经教的老师误导了那些法师不明白入定是怎么回事,将入定讲得很难很难,甚至于听到你修禅定,他就会说小心着魔其实四禅八定,不是佛教专有的,外道也会的为什么我们佛教一讲起禅定,就怕会修出问题呢?原因是没有正确地去认识初禅到四禅是什么 ﻫ入定不是等待机会ﻫ 刚才说,入定过程有呼吸的变化,心念的变化,还有身体感觉受乐的变化.许多人不懂得怎样利用这些变化来认识入定的道路所以,都是先安坐,然后继续坐、坐、坐,时间久了,他不知不觉地进入定里面了.到底什么时候入、怎么入,他不知道.这样的修行人往往认为必需坐得很久很久,总之,坐久了就一定会入定。
其实坐久久而入定,就是不懂如何入定,他不知什么时候入了定?也不知自己怎么入. ﻫ 懂得怎么静坐修定的人,要懂得如何入定与出定不懂修禅定的人,即使入了定了也不知道是入了定,就那样在那里傻等.很多出家人都能进入初禅、二禅、三禅,甚至有的出家人修到了四禅.他们的静坐经验是什么呢?原来每一次他坐下来时,总想体验他上一次静坐的觉受,然后就等、等、等时间到了,他所期待的体验又出来了,就如此入定了大多数的出家人都是这样的,期待上一次静坐的体验而入定,这就是他不懂得如何入定,就不信一瞬间也能入定为什么他不懂呢?原来很多人忽略了入定的过程,由于不观察入定过程最重要的讯息,只好等待所体验过定中的舒服感觉,当那体验出现时他才认为:哎呀,我又在定里面了这说明他没有观察入定的过程,所以,他每次都不知不觉地入禅定. 2.入定最重要三事:心细、息细、乐受ﻫ 在这次的禅定学习里,要学习认识入定的过程其实,过程很简单为什么说很简单呢?因为在禅定里面,有快乐的感受,呼吸很细,心念也很微细就凭这三件事情,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你入定时,呼吸一定是从粗变细、心念从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