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基本依据.docx
5页水准仪用塔尺测距:上丝减下丝得出一个距离,再乘1001、观测要求(1) 水准仪安置在离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之处2) 为及时发现观测中的错误,通常采用“两次仪器高法”或 “双面尺法”两次仪器高法:高差之差h-h'< ±5mm ;双面尺法,①红黑面读数差<±3mm②h黑-h红 <±5mm 帝逬方向h=-Q.-^TF4TF2I 尸 TF3444 1.324V+0- 118BMBiBMATP11.422 _1.304四)读数——精平后,用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1、 方法:从小数向大数读,读四位米、分米看尺面上的注记,厘米数尺面上的格数,毫米估读2、 规律:读数在尺面上由小到大的方向读故对于望远镜成倒像的仪器,即从上往下读,望远镜成 正像的仪器,即从下往上读如图所示,从小向大读四位数为 0.725 米 双面尺法,①红黑面读数差<±3mm②h黑-h红<±5mm 前进方向a —— 后视读数 A —— 后视点 b —— 前视读数 B —— 前视点1、AB 两点间高差:则可得 B 点的高程:Hr = Hr + 血 asJ a H J2、测得两点间高差 后,若已知A点高程 凰3、视线高程:注意:(1)起始点只有后视读数,结束点只有前视读数,中间点既有后视读数又有前视读数。
⑵心,只表明计算无误,不表明观测和记录无误四、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内业)一)计算闭合差:1、闭合水准路线:2、附合水准路线:久=S = S -〔丹曳 一 H 鼬)1、高差闭合差限差(容许误差)对于普通水准测量,有:J碍=±407z 适用于平原区j備=±12亦 适用于山区式中,高差闭合差限差,单位:mmL —— 水准路线长度,单位: km ; n —— 测站数2、水推测量记录表直号.高差平均斋差改疋后 高差H*后灵1BMA1. 134TF11.677-0.543,2TF11.444TP2:1.;.3£4+0.1203 (TF21.822TF30.876W.9464TP31.820TP41.435+0.3855TF41.422BMB1.304+□.1187.6426.B16+1.026在闭合导线测量中,有距离有实测高差 怎么算高差改正数?首先将各段高差相加求取闭合导线高差闭合差然后将各段距离相加求取总距离最后,将每段距离与总距离的比值乘以高差闭合差,结果前面添负号,即得每 测段的高差改正数,即反负号成比例分配的原则;还有一步检核,将各段咼差改正数相加看看是不是与咼差闭合差相等二: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
平地:正负40倍根下水准路线长度(以公里计)mm山地:正负 12 倍根下测站数 mm前提:有已知高程点可供联测1.通过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来解决,就是测出已知点到待定点之间的坡度角和斜距,进而用三 角函数求出高差,再加上已知点高程即可--目前测距仪和全站仪已经很普遍了,三角高程测 量很方便,在精度要求不是太高的情况下可以用三角高程代替水准测量2•高精度GPS联测,平面坐标和高程同时观测求解,精度也不错3•通过水准测量求出已知点到待定点之间的高差,加上已知点高程即可水准测量分一等 〜四等及等外级别4.气压计测高程,这是最简便的方法但也是精度最低的方法前视点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如已知后视点A高程为2.500m,架水准仪在后视点A与前视点B之间,立塔尺 在A点读数假设为1.705 (后视读数),然后立塔尺在B点读数(前视读数)假 设为 2.542,则 B 点高程为:2.500+1.705-2.542=1.663m在测站上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iA;在目标点上安置标杆或觇牌,量取 觇标高VBiA和VB用小钢卷尺量2次取平均,读数至1mm用经纬仪望远镜中 丝瞄准目标,将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读竖盘读数,盘左盘右观测为一测回,此 为中丝法。
竖直角观测的测回数及限差规定见表7-1三角高程测量是由测站向待定目标观测的平距(斜距)及观测的垂直角计算两点间的高差,从而求得 待定点的高程的一种方法而三角高程测量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女廿:大气折光、球气差、 地质、地貌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而使得三角高程测盆难以取代水准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