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可编辑).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8581395
  • 上传时间:2022-05-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1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文原文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不认当年旧同乡菊花委地尽枯黄,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声声慢·寻寻觅觅》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

      2、反复诵读,分析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 3、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及难点: 分析《声声慢》抒情主人公形象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了解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 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前照,清泉石上流”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这段文字写的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讨她的代表作《声声慢》,一起走进这位“乱世中的美神” 对于,梁衡用“乱世中的美神”来界定,那么何谓“乱世”?又何谓“美神”呢?“乱世”是指金兵入侵、国土沦丧、家破夫亡、人民流离失所、朝廷腐 败无能美神”指李清照在诗词、词论、史学、金石学以及其人格方面的突出表现郭沫若在济南趵突泉公园中的李清照纪念堂中题有对联,可以显示其艺术女神的风采:“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后主”指的是南唐后主李煜,词风婉约,有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的《声声慢》,也是写“愁”的经典作品,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 二、阅读诗文,把握感情基调 1、学生结合解释自读,要求揣摩语调,读准字音老师最后明确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悲苦愁绝的,朗读时应用舒缓、低沉的语调 2、听课文朗读,并在心中默读,把握节奏,感受词作的音乐美 3、部分学生朗读,请全班女同学齐读课文,把对女词人感情的体会融入到朗读中去 三、研读诗文,探究问题 首先进行学情调查:同学们对本词有哪些阅读期待,想要学习哪些内容,掌握哪些知识随后出示问题,让学生采用研读的方式分组合作学习,探究以下问题 1、本词的主旨句是什么?在词中是通过哪些方面表现的? 学生回答后由老师明确:本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诗中有如下表现: ①用“寻寻觅觅”这一动作行为表现愁情这三句共十四个叠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等打击后,诗人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只有在漫无目的的寻觅中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但茫然的只感到四周的冷清而内心则充满惨戚。

      开头三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②“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天气的忽暖忽冷,变化多端,亦暗示时局的纷乱,让人难以适应,更让诗人有说不出的苦闷和忧愁,进而抒发自己内心难以平静的心情 ③用一些物象来表现“愁”之深之重: “淡酒/急风”:并非酒淡,而是愁浓,酒力压不住心愁;借酒浇愁,而大风砭骨,又让诗人意绪全无只因愁太重,酒入愁肠愁更愁一个“淡”字突出晚年的凄凉,心境的凄苦 “雁”:秋天大雁由北往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故觉得大雁是旧相识,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是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从而抒发对家乡的怀念 “黄花”:诗人任凭黄花盛开,此时也无心攀摘,甚至让菊花在枝头堆积,直至凋落在往年,她定能和丈夫一起来赏花,而今谁又有这兴趣呢?看到花的憔悴,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凄凉的心境与残秋败花融为一体,更是愁上加愁 “梧桐/细雨”:这些是惹人愁思的意象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好不容易到黄昏,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诗人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那颗破碎的心上。

      2、概括本词在表情达意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学生回答后由老师明确: ①运用叠词,开头连用了十四个叠字,用法大胆新奇,工整得体,写出了由于寻而未得所引起的无限的凄苦忧伤之情 ②直抒胸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③借景抒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淡酒”“急风”“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像来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愁情 3、结合词句内容,鉴赏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学生回答后由老师明确:一位孤独、寂寞而又愁绪满怀的漂泊者形象 四、深化阅读,自主发现问题 根据学生学情的不同,让学生再回读诗文,鼓励他们去发现新的问题,提出后由大家分析、探究、解决 五、强化练习 法国诗人克洛岱将李清照的《声声慢》作了改写,标题也换成了《绝望》,阅读这首诗,比较两首诗在抒情的方式上的不同 呼唤!呼唤! 乞求!乞求! 等待!等待! 梦!梦!梦! 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 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 存在!存在! 死!死!死!死! ——克洛岱《绝望》 学生回答后由老师明确: 《绝望》直抒胸臆,感情直露,也未选取任何意象。

      《声声慢》较为含蓄,多避免直接抒情,多借事借景抒情,讲究言外之意,言外之旨,讲究意象的选择,含蓄蕴藉 六、小结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位伟大的却又让人述说不尽的艺术女神,我们在对《声声慢》这首诗的学习中了解了她的痛苦和悲伤,也懂得了她的美丽与愁情! 七、布置作业,拓展练习 收集有关写“愁”的诗句,并体会这些诗句的不同之处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醉花阴》) 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6、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7、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8、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毛泽东《虞美人》) 《声声慢·寻寻觅觅》知识点 1、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 2、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3.字词解释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4、赏析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

      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词人感叹: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难道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