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切片废水处理方案.docx
16页硅材料公司废水治理工程方案目录1.概述 21.1设计依据 21.2设计原则 32污水排放量、污染物浓度及排放标准 32.1污水排放量 32.2污染物浓度 32.3排放标准 33污水治理工艺流程 43.1设计思想 43.2工艺流稈框图 63.3工艺流稈说明 74处理效果分析 85设计计算 85.1曝气沉淀调节池 85.2水解酸化池 95.3缺氧池 95.4接触氧化池 95.5沉淀池 95.6中间水池 105.7清水池 105.8设备间 106构筑物 107设备 117.1 管道防腐处理 117.2 设备管道安装及保温 117.3 电控系统 119.处理成本 1310工程建设周期 1311技术指标 1412服务承诺 141.概述废水中 COD 和 SS 等有害污染物含量十分高,如不对其处理而直接 排放,将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需经净化处理后再行排放为了保 护环境,污水处理站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保证 污水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排放标准1.1 设计依据( 1)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吉林大学 2011.10)(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96.5( 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6) 《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 GB50046-95(7)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69-84(8) 《水工砼结构设计规范》 SL/T191-96(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10)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GB50009-2001(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1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1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2(1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1.2 设计原则(1) 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和政策,使设计符合国家的有 关法规、规范。
经处理后排放的污水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排放标准2)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本着技术先进、工艺合理、运行稳定可靠、管 理维修方便、基建投资费和运行费用低、占地少、无二次环境污染和资源 再利用的原则3) 积极稳妥的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4)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降低污水处理的能耗及运行成本5) 采用先进的、可靠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水平, 保证污水处理工艺运行在最佳状态,尽可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2 污水排放量、污染物浓度及排放标准2.1 污水排放量根据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污水排放量大约450 m3/d,即污水处理量Q=20m3/h2.2 污染物浓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确定污染物浓度,数据如表1 所示表 1 污水中污染物浓度项目CODcr(mg/L)SS(mg/L)NH3-N(mg /L)污水浓度20001500202.3 排放标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排放标准主要指标摘录如表2所示:表 2 废水排放标准项 目pHCODc r(mg/L )BOD(m g/L )SS(m g/L )浓度6〜9W500W300W4003 污水治理工艺流程3.1 设计思想该公司污水也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我公司拟采用混凝气浮—水解酸化—接解氧化—沉淀—过滤等工艺处理该废水。
1)采用混凝气浮方法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这些悬浮物颗粒直径较小,在废水中呈胶 体状态,其颗粒表面带有电荷,即2电位,2电位越高相互之间排斥力越 强,很难自然沉降,并且废水中还含有大量的乳化物,所以采用混凝方气 浮法首先加入高分子无机混凝剂,破坏污水中的胶体,然后加入高分子 有机絮凝剂,将废水中大量悬浮物形成絮团通过气浮将其除去2) 采用充填载体的水解酸化法 高浓度有机废水首先应采用厌氧生化方法处理本公司采用充填载体的水解酸化法,该方法是向水解酸化池中投加惰性载体它可使水解 酸化池中的污泥浓度大大增加,同时提高污泥的相对密度我公司在水解 酸化池装有组合填料,在填料表面有以生物膜形态生长的微生物群体废 水通过填料层时,有机物被吸附、分解该方法生物量浓度高,有机负荷 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管理方便3) 采用较先进的接触氧化法 水解酸化池出水,再采用好氧生化处理好氧生化处理有许多办法可以选择目前,技术成熟,处理效果较好的方法就是生物接触氧化法,该 方法是在生化池中装有填料,填料浸没在废水中,填料上生长着微生物膜 当废水有机物与生物膜接触时,通过该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有机物 分解成CO2和h2o。
生物接触氧化法即具有活性污泥的优点,又具有生膜 的优点,因此,深受废水处理工作者的认可4)采用厢式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 浓缩后的污泥需进一步脱水,以减少体积,便于运输和后续处理经 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一般可由96%左右降低 60%—85%,体积减少到原来的 1/5—1/10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脱水机械主要是: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和 离心机我公司采用采用厢式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3.2 工艺流程框图图 2 工艺流程图3.3 工艺流程说明(1)废水经格栅流入一沉池,在格栅池中加入1#药和 2#药,调节废 水的 PH 值,并将废水中的悬浮的物质絮凝去除掉,出水进入曝气调节池中 该池使处理的废水水质均匀,水量稳定曝气调节池中的污水用泵打到气 浮机中,在打入的管道中加入3#药和 4#药,并通过管道反应器混合均匀 3#药和 4#药的加入使废水中的颗粒形成絮凝体,并通过气浮机去除水中絮 凝体,气浮后的上清液流入水解酸化池中,一沉池和气浮后污泥用泵打入 污泥浓缩罐,污泥浓缩罐中的污泥定期用螺杆泵打入厢式压滤机进行处理2)气浮中的上清水自流入水解酸化池中为了使进水分布均匀,进 水采用布水系统池中装有组合填料,填料表面生长着生物膜,池内生长 着兼性厌氧菌将不溶性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 成小分子有机物。
该池具有较好除磷脱氮作用为了不使废水中的悬浮物 在水解酸化池中沉淀,在该池中装有潜水搅拌机3)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入缺氧池,缺氧池中的废水自流到接触氧化 池中,由于该废水主要污染成分为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可生化性,适合生 物处理接触氧化池内安装充氧效率较高的微孔曝气器和组合填料,是目 前较先进的生化技术,实践表明,COD、BOD去除效率较高,该生化池不产 生污泥膨胀,不需回流污泥,运行管理十分方便4)接触氧化池中的废水,溢流到沉淀池中,沉淀池出水流入中间水 池,沉淀污泥用污泥泵打到污泥浓缩罐中该池中的污泥定期用污泥回流 泵打入缺氧池中,以增大缺氧池的污泥浓度7) 中间水池的水用泵打入袋式过滤器,袋式过滤器出水进入清水池, 然后排入市政管网8) 当袋式过滤器压力达到 0.4Mpa 时,应停机打开缸盖,将滤袋取 出清洗后继续使用,一般一个滤袋可使用 812 个月,操作十分简单每换次 滤袋大约十分钟的时间9)污泥浓缩罐中的污泥用泥浆泵打入板框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出 水流回调节池,干泥可掩埋4 处理效果分析 废水处理效果如表3 所示表3废水处理效果 单位(mg/L)内容CODSS原水20001500混凝气浮去除效率(%)5050出水水质10075(mg/L)00水解酸化去除效率(%)30/出水水质(mg/L)700/接触氧化、沉淀去除效率(%)7546出水水质(mg/L)175405去除效率(%)5585过滤出水水质78.760.(mg/L)575废水经处理后设计出水指标可达到CODCr78.75mg/L, SS60.75mg/L,满 足排放标准。
5 设计计算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冬季也比较寒冷根据气候条件,考虑到当地冬季比较冷,气温比较低,不利于生化处理,所以所有构筑物采 用地埋式5.1 曝气沉淀调节池由于废水排出水的水质和水量在一天之内不是均衡的,调节池使原水 水量、水质得到均衡,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冲击负荷调节池内设污水提 升泵二台,一用一备设高、低液位计,当水位达到高液位时,自动开泵 水位达到低液位时,自动关泵池子前半部为沉淀池,后半部池内设有曝 气器初定进水中心标高-0.5 m调节池池容积:10m X 4m X 5m=200m3有调节池效容积:V]=10mX4mX4.5m =180m3 水力停留时间: t1=V1/Q=180/20=9h 满足调节要求5.2 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主要是将不溶有机物转化可溶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转 化小分子有机物水解酸化池容积:10m X 3m X 5m=150m3水解酸化池有效容积:10mX3mX4.3m =129m3 厌氧反应时间:t2二V2/Q=129/20=6.5h,满足厌氧生化要求5.3 缺氧池缺氧池池容积: 10mX 2 mX 5m=100m3缺氧池有效容积: V3=10mX 2mX 4.3m =86m3 反应时间:t3二V3/Q=86/20=4.3h,满足厌氧生化要求。
5.4 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池中装有组合填料,池底装有微孔曝气器,罗茨鼓风机 向微孔曝气器通入压力空气,空气以微气泡分散在废水中,组合填料上附 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具有较高的分解有机物能力的好氧菌可以 将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一级接触氧化池容积: 10mX 4mX 5m=200m3生化池有效容积: V4=10mX 4mX 4.2m =168m3 水力停留时间:t4二V4/Q=16820=8.4h,满足好氧生化要求二级接触氧化池容积: 10mX 3.8mX 5m=190m3 生化池有效容积: V5=10mX 3.8mX 4.2m =160m3 水力停留时间: t4=V4/Q=160/20=8h水力总停留时间:16.4h,满足好氧生化要求5.5 沉淀池 池内设置一个污泥斗,污泥斗放置一台潜水污泥泵沉淀池容积: 5mX 4.2mX 5m=105m3 表面负荷: 20/(5X4.2)=0.95m3 / (m2/h) 沉淀池有效容积: V5=5mX 4.2mX 4mX 2/3 =56m3 水力停留时间:t5二V5/Q=56 /20=2.8h,满足沉淀要求5.6 中间水池中间水池容积:3m X 4.2m X 5m=63m3 中间水池有效容积:V=3mX4.2mX4m =50m36水力停留时间: t6=V6/Q=50/20=2.5h。
5.7 清水池清水池容积: 2mX 4.2mX 5m=42m3 清水池有效容积: V7=2mX 4.2mX 3.5m =29.4m3水力停留时间: t7=V7/Q=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