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明代小说审美.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1980****057
  • 文档编号:274342541
  • 上传时间:2022-04-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1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明代小说审美 明清小说审美意识流变 小说审美意识的定义 1.小说家对于小说艺术形式的一个总体看法,包括小说家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以及小说家对于小说社会功能的认识以及小说家所恪守的艺术方法、艺术原则 2.小说家和读者(听众)之间互动的一个过程、结果 3.小说审美意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4.小说审美意识的更新、演变,它是迂回的,或快或慢,有时甚至于可以发生反复,发生变化 小说审美意识流程 明代长篇小说开始成熟,一直延续到清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明清章回小说的演变这个演变实际上也就是它的一个小说审美意识或者称为小说观念的不断地更新的过程 从明代到清代我们的章回小说经历了三次审美意识或是小说观念的三次更新: 第一次以《三国演义》、《水浒传》为标志的第一次小说审美意识的更新 第二次以《金瓶梅》为标志的小说观念的更新 第三次以《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为标志的又进行了一次小说观念的更新,从而把小说这种独立文体推进到最高峰 而小说审美意识和小说观念的这种更新,对于小说发展是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次审美意识转变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是在元末明初,元王朝坍塌,明王朝开始崛起。

      许多杰出的人物就曾经为摧毁这个腐朽的元王朝作出了史诗般的贡献,这样一种英雄如云的时代,就引发了小说家很自然产生一种富有时代感的小说观念:如何塑造、歌颂民众心中的这些英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于这些英雄如何历尽艰的一种生活怀念小说家们从战争的历史中来发现诗情,决定了小说的这种英雄主义,和豪迈的诗情 因此,明代初年横空出世的两部杰作,《三国》和《水浒》,就是标志着一个时代风尚这是一个洋溢着巨大的胜利喜悦,坚定信念的一种英雄风尚这种英雄的文字,最有价值的也是最有魅力的就在于它们的传奇性无论是它们选择的题材,还是它们所塑造的人物通常都是富有传奇性,这种传奇性、艺术魅力,对于我们中国的民族心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三国》、《水浒》反映了它们的时代风貌,同时也就铸造了它们那种独特的艺术风格:线条极为粗犷,似乎不事雕琢,构成了豪放美和粗犷美的审美特点《三国》,《水浒》代表了中国长篇小说的最原始的风格——气势美、阳刚之美 第二次审美意识转变 随着人们在经济上,政治上,以及意识形态上,各个领域向深层发展的时候,这种小说的审美意识也必然出现极大的这种矛盾,小说审美意识的更新以及对这种更新的呼唤,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所以到了明代的中后期,长篇小说,又有了一个重大的进展,它的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小说审美意识的加强,或者说,小说这种文体意识,又出现了一次新的觉醒小说这种潜能被进一步挖掘出来了,这就是以《金瓶梅》为代表,为标志的世情小说的出现 《金瓶梅》的出现,在最深刻意义上来说,对《三国》、《水浒》所体现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洪流的反动《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萌生了一种新的小说审美意识追求——生活的原汁原味、写实的美学风格具体表现在:进一步开拓了新的题材领域,几乎是趋于现实生活本身那样的开阔、绚丽多彩 《金瓶梅》这个样的小说,再不是按着类型化来演绎形象,而是在性格上,丰富了多色素,它打破了单一的色彩,出现了多色彩的人物形象在艺术上,也就更加考究,更加新颖 更加符合生活本来面目,从而更加贴近了我们这些广大读者的真情实感笑笑生为小说而写作,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道路、笔法——不断的去模糊和消解文学与现实的界限作者把明代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中上层社会的黑暗,腐朽和不可救药,一览无余的进行了描绘并且勇于把生活中的那些否定性的人物作为他的主人公,而不去写英雄人物,而是否定性的人物作为他的主人公,直接把丑恶的事物剖析来给读者看,展示出来的是严肃而冷峻的真实。

      所以《金瓶梅》正是以这种敏锐的捕捉力, 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那种新矛盾,新斗争,从而体现出了明代小说审美意识观念的这样一种真正的觉醒作者实生活中的丑作为主人公引入小说世界,这才引发了中国小说审美意识的又一次变革,提升了小说审美意识表现生活的这种广度和深度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小说审美意识的变革,一般来说总是迂回的,有时甚至出现了巨大的反复和回流,在考察明末清初的时候,就会发现在《金瓶梅》以后,大量的才子佳人小说的出现它们没有突破《金瓶梅》对小说审美意识所奠定的那样一种广阔的疆域,而是大批的效颦之作蜂起——模式化的小说开始出现了,乃至于在《金瓶梅》以后还出现了所谓的“秽书”,这种“秽书”的泛滥使得以《金瓶梅》为代表的小说审美意识的这种更新没有能够继续发展下去 第三次审美意识转变 清朝初期,《儒林外史》、《红楼梦》总结了前辈艺术经验中的成功的和失败的教训、把小说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又一次使小说审美意识有了进一步的觉醒作为经典文本的《三国》、《水浒》,一直发展到了《金瓶梅》,我们明显的可以发现: 中国的小说审美意识,它的变更,和往日的那种激情逐渐变为那种冷峻,浪漫的情怀,逐渐转为现实的理性。

      从历史演艺,英雄传奇走向了世情小说,可以发现文学的英雄主义发展到了顶点就需要一种补充,要求表现平凡的普通的人而到最后,也就是小说的高峰时期,才出现了《儒林外史》,出现了《红楼梦》这样有总体倾向的巨著,表现的是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把小说的视野拓展到了人的内心世界当然,这种对内在的世界的表现,基本上还是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加强了不少心理的描写,这和三国、水浒不一样了,而《金瓶梅》这时候已经强化了心理描写,而到了《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就更加强化了总之,在中国古代小说里面,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简单的这么一个规律,就是从低级形态发展到了高级形态,这样一个真实的轨迹而在这样一个真实的轨迹之上,鲜明地刻印着《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的名字 《三国》、《水浒》,是在那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中诞生,而小说发展到了也就是明代的中后期的时候,社会生活发生了剧变,小说也就根据社会生活的这种变化,而赋予了它新的色彩,小说审美意识时代色彩在这里面也得到了证实 《三国演义》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及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演绎有关历史记载和传说,而且博考文献,言必有据,本之以史传,有实有虚。

      可是到了《水浒传》呢,它怎么样呢,它是把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是被淡化,被虚构化了这是《水浒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