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扬州市江都区地震应急预案.docx

53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4602420
  • 上传时间:2022-0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9.23KB
  • / 5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扬州市江都区地震应急预案目录1总则1.1编制目的1. 2编制依据1. 3适用范围1.4工作原则1. 5应急预案体系2地震灾害风险评价与应急资源评估2. 1区域概况2. 2地震背景与风险设定2.3防灾能力2.4应急资源3响应机制3. 1地震灾害分级3.2分级响应4组织体系4. 1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及其主要职责4. 2区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组成及其主要职责5监测报告5. 1地震监测5. 2地震预防行动6应急响应6. 1震情速报6. 2灾情收集与报告6. 3震情灾情公告6.4分级响应6. 4. 1较大以上地震灾害应急响应6. 4.2 一般地震灾害应急响应7后期处置7. 1恢复重建7.2总结8其它地震事件应急响应8. 1有感地震事件应急响应8.2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9应急准备9. 1应急救援队伍建设9. 2指挥平台建设9. 3应急物资与资金准备9. 4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管理9. 5基础设施保障9. 6宣传、培训与演练10附则10. 1名词术语解释10. 2预案管理与更新10. 3责任奖惩10. 4预案解释10. 5预案实施时间11附录1、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组织体系图2、 一般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组织体系图3、 江都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4、 江都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1总则1.1编制目的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增强处置 地震灾害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 正常秩序。

      1. 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防震减灾法》、《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和《江苏省防震减灾条 例》、《江苏省地震应急预案》、《扬州市地震应急预案》以及《扬 州市江都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规定,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区境内及邻近地区对我区产生重大影响 的地震灾害及其它地震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1.4工作原则抗震救灾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 为主,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特别重大、重大、较 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立即按照职责分工 和相关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并在上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 应急工作区人民政府是一般地震灾害的应对主体1. 5应急预案体系全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由本预案、各镇人民政府、村(社 区)相关应急预案和区相关部门及地震后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的 单位有关应急预案等组成2地震灾害风险评价与应急资源评估2.1区域概况江都区位于市东部,北纬32°02'~ 32°48',东经"9°07'~ 119°54%东连泰州市高港区、海陵区、姜堰市,南濒长江,西 傍市广陵区,北接高邮市、兴化市境内地势平坦,河湖交织, 道路四通八达。

      海拔高度1.6 ~ 9.9米,倾斜坡度小于6度南 北最长处55.75千米,东西最宽处42.76千米、总面积1332.54 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85.8%、水域面积14.2%)0全区有水 域面积18887.73公顷其中河流15002.2公顷湖泊1927.14 公顷,邵伯湖总面积1405.24公顷(其中水面积927.15公顷、 滩地478.08公顷)b高水河纵穿全境,是南水北调水源地2. 2地震背景与风险设定(1 )地震背景大地构造上,我区位于下扬子断块区,属于华北地震区的 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区内构造发育一系列规模不等的凹陷和 凸起,自南向北有沿江凹陷、邢江-江都凸起、东台凹陷在 凹陷和凸起之间分布有多条第四纪隐伏断裂,如甘泉-小纪断 裂、蒋王-宜陵断裂历史上曾发生过1624年2月10日6.0 级地震和1676年6月“日4芬级地震,1668年山东鄰城8.5 级大地震1990年以来先后发生了多次有感地震,其中2012 年7月20日高邮•宝应交界处发生4.9级地震2)风险设定综合地质构造与历史地震,区内需要防范的最大地震为 6.5级;鄰庐断裂距我区直线距离约100公里,因此境外需要 防范8.0级地震对我区的波及影响。

      根据2001年国家颁布的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中,我区邵伯、 仙女和大桥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达0.15g , 其他区域均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o2.3防灾能力(1 )重要生命线工程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区内分布的水利枢纽、火车站、区级政府机关办公场所、 学校、医院、大型商业综合体、燃气管道、输油管道等重要 生命线工程和基础设施已达到抗御发生6.0级或6.0级以上 地震的能力2)主要次生灾害源分布区内主要次生灾害源分布:分别为长江堤岸15.39千 米、京杭大运河堤岸51.69千米、淮河入江水道堤岸45.53 千米、邵伯湖堤岸20.30千米有决口、滑坡、崩岸、裂缝、沉 降、水闸垮塌、溢洪设施和穿堤建筑物毁坏等可能;扬州贝尔 化工有限公司储罐区乙醛易燃液体、扬州科宇化工有限公司剧 毒品库区液氯毒性气体和丙烯月青易燃液体、宝金新城江都气体 有限公司储罐区液氧氧化性物质、扬州三得利化工有限公司危 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储罐区、甲类仓库环氧丙烷、甲醇易燃液 体和环氧乙烷毒性气体、扬州市江都区美明化工纸业有限公司 储罐区丁二烯易燃气体、扬州市凯利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危险 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库区甲醇、乙醇易燃液体、扬州市利达化工 有限公司储罐区丁二烯易燃气体、扬州科力化工有限公司剧毒 品库区液氯毒性气体、扬州市大江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危险化学 品储存区二甲胺、丙烯月青易燃液体和氢气易燃气体、江苏长青 农化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液氯、丙烯醛毒性气体、 扬州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汽油易燃液体、 扬州市华伦溶剂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环氧乙烷毒 性气体和环氧丙烷储罐区环氧丙烷易燃液体、扬州名广助剂有 限公司剧毒品库区液氯毒性气体、扬州金跃化工有限公司危险 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丙烯月青易燃液体、江苏新城气体有限公司富 民氧气站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储罐区液氨易燃液体、中海工 业(江苏)有限公司储罐区天然气易燃气体、扬州市新纪元能 源有限公司储罐区液化石油气易燃气体、江都区新都液化气站 储罐区液化石油气易燃气体、扬州凯威气雾剂有限公司储罐区 液化石油气易燃气体、扬州万安燃气有限公司储罐区液化石油 气易燃气体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有爆炸、坍塌、火灾、泄 漏等可能。

      此外,区内输气管道、输油管道和城区燃气管线 需注意有引发次生灾害的可能2.4应急资源(1 )抢险救灾队伍区内有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支,人员500人,分别为火灾 扑救及化学灾害事故救援分100人;建筑倒塌救援分队100 人;地震救援分队25人;防汛抗旱救援分队50人;公共卫生 突发事件救援分队25人;交通事故救援分队40人;环境污染 事故救援分队20人;公用事业保障分队30人;救灾物资储备 调度分队40人;机动力量分队60人另外医疗卫生应急救援 队伍50人等2 )应急储备物资目前,区内发改部门储备部分、水利部门储备部分防汛抗 旱物资,民政部门储备部分帐蓬、棉被物资,区疾控中心储备 部分常用药品3 )区内现有较大的应急避难场所3处,分别为龙川广 场应急避难场所40000平方米、生态广场应急避难场所30000 平方米、金三元应急避难场所10000平方米,另外设有标志小 型应急避难场所若干3响应机制3. 1地震灾害分级地震灾害按破坏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 个等级1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在我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 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造成1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 者直接经济损失占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2 )重大地震灾害是指在我区发生5.0-5.9级地震,初判 为重大地震灾害造成30人以上、1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 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3 )较大地震灾害是指在我区发生4.0-4.9级地震,初判 为较大地震灾害造成3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 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4 )一般地震灾害是指在我区发生3 .0-3.9级地震,初判 为一般地震灾害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 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3. 2分级响应根据地震灾害分级情况,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发为I级、 II级、山级和IV级1) 当我区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时,启动I级或II级 响应成立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开展前期处置工作,国家 和省应急响应启动后,在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部署 下,组织开展全区抗震救灾工作2) 当我区发生较大地震灾害时,启动山级响应成立区抗 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开展前期处置工作,市应急响应启动后, 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部署下,组织开展全区抗震救 灾工作3) 当我区发生一般地震灾害时,启动IV级响应成立区抗 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区抗震救灾工作,根 据需要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请求支援。

      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灾情及其发展情况对响应级别 及时进行相应调整,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4组织体系区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全区防震减灾工作,办公室 设在科技局(地震局)、王任由科技局(地震局)局长担任 当地震灾害发生后,经区政府批准,区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 转为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区抗震救灾 工作区地震应急组织体系由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区抗震救灾现 场指挥部和镇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组成4. 1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及其主要职责4. 1. 1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1 )当发生较大以上地震,启动山级以上响应时指挥长:区长副指挥长:分管地震工作副区长、其他相关副区长(2 )当发生一般地震,启动IV级响应时指挥长:分管地震工作副区长副指挥长:区政府办分管副主任、科技局(地震局)、应 急办主要负责人成员:应急办、宣传部、科技局(科协、地震)、人武 部、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局、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司 法局、财政局、国土局、城建局、建管局、房管局、交通局、 水务局、农委、商务局、文新局、广电台、新闻信息中心、卫 计委、审计局、环保局、城管局、安监局、旅游局、粮食局、 人防办、气象局、市场监管局、外事办、台办、侨办、红十字 会、团区委、电信公司、供电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消 防大队、预备役及驻江部队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

      区政府根据应急处置实际需要,对区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 和成员进行调整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若干工作组 (组织体系构成详见附录1、2 )b4. 1. 2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1 )负责领导指挥一般地震灾害抢险救灾工作;发生较 大以上地震灾害时,配合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做好抗震救灾工 作2 )立即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在上级地震部门帮助 指导下,分析判断地震趋势,启动应急响应,宣布地震灾区进 入应急期,调整、确定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和应急工作方案3) 根据灾情判断和救灾需求,向灾区派出区抗震救灾 现场指挥部,组织和指导地震现场应急工作4 )组织和协调区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生命搜救、伤员 救护、灾民安置、交通管制、工程抢险、卫生防疫、灾害监测 预警、维护社会治安等地震应急处置工作5 )决定实施重点目标保护和交通管制等各项强制措施6 ) 了解掌握震情、灾情、社情和救灾情况,及时向省、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7)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震情灾情和救灾情况,开展抗 震救灾宣传8 )协调驻江部队、武警和外来军队救援力量参加抢险救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