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各种不同类型的诗歌表达的主要感情.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70960087
  • 上传时间:2022-1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2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各种不同类型的诗歌表达的主要感情1、 赠友送别诗: 一般是叮嘱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或别后的思恋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 他寄寓:或用以情深意长的激励劝勉,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 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送别诗中常出现的意象:长亭、短亭、北梁、南浦、阳关、古道、西风、芳草(春草,春草喻离恨 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杨柳、水、明月、夕阳、青灯、 美酒等常用表达技巧:衬托(正面衬托-反面衬托),情景结合,对比,想象,虚实结合 分类:送人宦游,送人贬谪,送人还乡,送人以言志举例:1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 君直到夜郎西2、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 天际流3、高适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4、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 玉壶5、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2、咏史怀古诗: 一般是凭吊古人的人或事追念往事,表达缅怀之情;追慕古代先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 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忧愤,表达保家卫国的壮志;对统治者骄奢淫逸、无用小人的批判;抒发物是人非、 历史变迁、朝代兴亡、昔盛今衰的感慨;臧否君王,对国家统一等重大题材蕴含深刻思考特点:与感时讽今紧密结合,借古人古事叫胸中之块垒;与景物描写紧密结合,借景物宣泄自己的 情感;与总结教训相结合,用形象议论抒发人生感慨;整合出古今相连的多维时空手法:用典,对比,借景抒情,反衬,借古讽今等 鉴赏咏史诗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 (对于典故不 仅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然后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 在;根据作者自身的经历,进一步推敲作者对待这段往事、这个古人的态度;最后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3、边塞诗: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例如,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 一往无前是其主调(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 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所以在鉴赏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时代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推敲作品的 思想感情内容: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对征戍 苦难的申诉;征夫戍卒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者反过来写家人对戍卒的挂念);报国无门的愤懑悲怆; 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对战争的厌恶,对朝廷失策的批判等等意境特点:创作风格雄浑豪放,意境苍凉悲壮、雄壮豪迈,多写边地奇异的风物和景观,艰苦奇绝 的生存环境,也有的诗歌意境萧瑟阴郁常用意象:夜月,荒漠,落日,霜风,黄云,白雪,枯骨,牧马,飞雁,瀚海,孤城,关山,胡笳 羌笛,芦管等4、山水田园诗,闲适隐逸诗 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 活,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看厌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 闲安逸生活,吟咏自然真实的情性 内容:首先,这些诗多有宁静的氛围,诗人在诗中的表现多为悠闲、详和如宋人陆游的纪游抒情之作《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其次,这些诗歌往往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描写农村独特的生活场景《乡村四月》(宋人翁卷)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的美丽风光: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三,在艺术风格上,这些诗大多具有质朴清新的特点《清平乐》(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 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第四,在情感倾向上,多表现对于乡村淳朴自然生活得热爱,对于官场、世俗生活的厌恶等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 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以 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 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 千山鸟飞 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6、咏物言志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 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往往是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或者表达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或表现其他或喜或悲的感情5、写景抒情诗:即诗人因所见的景物而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 慨8、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 烟火的空灵之境9、思妇闺情诗:即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多写妇女对在前线丈夫的思念,表达 对战争的厌恶,或是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10、羁旅行役诗: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 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11、悼亡诗:悼亡诗多是通过作者追忆往昔,回忆妻殁之前彼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或其他具体生活情 境,或以“记梦”的形式,来表达对亡妻的悼伤与思念12、干谒诗: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 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

      鉴赏思想内容的步骤A・描写了什么形象B・构成了什么意境C・抒发了什么情感D・表现了什么人格提问方式:简要分析该诗的思想内容回答古诗鉴赏题,一般字数不会太多,但答题的内容,也如一篇议论文,有论点,有论据,最好先写论 点后写论据(当然也可先写论据后写论点)• 第一步:指出思想内容的观点即诗中体现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总说)• 第二步:举出诗中含有思想感情的诗句来作论据来证明你的观点;• 第三步:总结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1)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1)①以景显“幽”湖山胜处”“槐柳阴” “野径斜”“水满” “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清幽, 箨龙静静剥落,木笔静静开花都表现了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写白鹭缓缓下翔, 虽动态,却给人安详之感③以声衬“幽”,“鸣蛙”写蛙声喧闹,似与清幽景色对立,其实蛙鸣景更 幽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在湖山胜处的清幽之境,观下鹭闻蛙鸣,观笋赏花,表现了怡然闲适之情;嫩竹破土,木笔绽放的欣欣 向荣、充满生机之景反衬诗人的孤独落寞之情。

      尾联的“叹息” ,看似直接抒情,表现旧交零落殆尽、 无人相与品茗的寂寞惆怅之情;实际上却又包含着同道不存,无人理解自己一颗报国之心的感慨诗歌 就是这样含蓄而曲折地表达了热血志士、报国无门,只能终老山水的无奈和忧伤的复杂感情三、评价主旨类1、意境深远、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了解不同作品的意境什么叫意境?意境是指作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王 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意与境的结合是诗歌创作中主客观结合的结果,有无优美的意境是评价诗歌的创作 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古典诗词的精华往往都是意境完美的典范意境多种多样,有雄浑壮丽的,如“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有悲壮苍凉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有幽美恬静的,如“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有缠绵凄切 的,如“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2、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如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缝衣的动作刻画,把母亲的心 情剖析得十分细腻。

      以小见大,表现了深沉博大的母爱3、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当诗人站在幽州台上,极目广 袤的北方平原,天高地阔,他心里想的应该不只是一己的命运和得失了这是一首五七言交错的古诗, 慷慨悲凉,大气磅礴,完全挣脱了形式的羁绊,文意纵横驰骋,苍劲有力诗中的感悟已经跳出了个人 的悲欢,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普遍思考,具有超越时代的哲学意义4、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 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真的“好”,春天是万物萌发、 蓬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雨就顺时而下了好”的春雨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这就表 明今夜的雨是有意润物的,所以,它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 夜晚无声、细细地下四、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如杜甫《春望》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 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 放洒脱的形象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 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 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 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 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 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 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大志落 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