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精选八篇.docx
15页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精选八篇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指的是“Democracy”(民主),“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但这一口号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它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树立,使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 胡适,他的《文学改良刍议》首倡白话文.他对学生打比方说:你们用古文说对不起我完成不了任务结果学生用了一大串文字说可他却用“干不了,谢谢”五个字就搞定了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不仅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还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从而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现代公文语言是在“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应用写作》19xx年第5期)篇二 :新文化运动学案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及代表人物;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新文化运动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体会用辩证观点和多元的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自主预习案】一、背景(1)政治上: 加紧侵略中国2)经济上:一战期间,资本主义(3)思想上:西方 进一步传播到中国;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袁世凯掀起一股 逆流三、内容1、“德先生”与“赛先生”:提倡_______和______,反对_______和_______1)民主: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 ,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2)科学:指 ,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
2、“打倒孔家店”与批判旧礼教 :提倡,反对(1)原因:孔子和儒家学说是维护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2)代表:陈独秀:发表《 》、《 》喊出“ ”口号鲁迅对旧礼教、就到的的抨击最为猛烈《 》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同事有事一篇声讨就是离得战斗檄文《 》 揭露了“孝”“孝”“节”伦理道德危害性…… …… 余下全文篇三 :新文化运动学案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 新文化运动编写人:杨国军课标要求:1、了解或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新发展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能力要求:1、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性质变化的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2、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自主预习案合作探究案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5分钟讨论,3分钟回答) 材料一:1清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的诏书(原件存中国国家博物馆)材料二:19xx年12月,在孔庙祭孔子19xx年9月28日,袁世凯头戴天平冠,身穿古装服,率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大礼。
12月23日,袁世凯又穿起特制的古怪祭服,率文武百官拥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19xx年底,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准备元旦登基,年号“洪宪”复辟帝制袁世凯上台后,通令全国“尊崇孔圣”,强迫全国各学校“尊孔读经”,“务以孔子之言为旨归”,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一时间社会上出现了“孔道会”、孔教会“尊孔会”等组织2材料三:安庆修理宝塔,动工的日子,要算算和首长的八字冲犯不冲犯……湖南督军张敬尧带兵到四川打仗,到处都建造九天玄女庙;出战时招呼兵士左手心写一“得”字,右手心写一“胜”字,向西对九天玄女磕几个头,保管得胜——陈独秀19xx年北京政府颁布了《褒扬条例》,19xx年又加以修订重申,明文规定表彰“节烈”19xx年,《妇女时报》刊载:“朱友云殉夫”事19xx年,上海报载了“陈烈女殉夫”的事19xx年,北京《中华新报》登了一则新闻,即海宁朱尔迈所定的“会葬唐烈妇记” 材料四:…… …… 余下全文篇四 :新文化运动实验作业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专题三:(二)新文化运动1. (2012·上海单科卷·22)“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
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2. (2012·福建文综卷·1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和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 3. (2011江苏单科)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4. (2011·天津文综·5)《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5. (2011·浙江文综·1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 …… 余下全文篇五 :历史视野中的新文化运动历史视野中的新文化运动张春海 陈叶军20xx年12月30日09: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分享到人人分享到空间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影响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弘扬与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猛烈抨击旧传统、旧礼教,冲击、动摇了封建主义在思想界的统治,掀起了思想解放的高潮,推动了中国文化向现代的转型发端于19xx年的新文化运动,距今已近百年密涅瓦的猫头鹰要到黄昏才起飞”百年后,推开历史的旋转门,百年前的革新号角仿佛就在耳畔如今,身处这个大转型的时代,我们是否有新文化运动之先驱一代的自觉的意识,反思曾经走过的道路,总结沉淀下来的文化,以此为根基,通过创造适于今日之“新的文化”以照进未来?新文化运动:中国先进分子共同的历史选择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影响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弘扬与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猛烈抨击旧传统、旧礼教,冲击、动摇了封建主义在思想界的统治,掀起了思想解放的高潮,推动了中国文化向现代的转型新文化运动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更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 产 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有论者指出:“抛弃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是相当多的中国先进分子共同作出的历史性的选择这是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最基本的特征。
汇集在《新青年》的旗帜下回望新文化运动,至少要将历史向前“倒带”至19xx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辛亥革命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此,孙中山以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为蓝本,创立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将其付诸实施民国初年,内阁制、多党制、议会制等一套从西方学来的东西,也曾实行过然而,…… …… 余下全文篇六 :解析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纪念凯程考研班,中国最强的考研机构, 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解析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纪念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民国的成立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反思中认识到要确实改造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刊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是从19xx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19xx年,《新青年》编辑部迁往北京19xx年1月,《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的刊物改名为《同人》刊物。
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为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以及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闻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陈独秀提出的文学革命的主张,胡适对白话文的提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新文化运动提出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4.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1)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2)它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从而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激励着人们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5.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首先,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 …… 余下全文篇七 :新文化运动课后练习雄县中学自主探究学案 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 制作:郑新领 审核:李彩平 2014-9-16专题三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1、 “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B. 胡适、陈独秀的推动C. 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D.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2、《药》发表于19xx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