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评价技术方法与评估报告编制.ppt
398页绪论,,主要内容,一、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 二、安全评价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三、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四、安全评价的分类 五、安全评价的程序,一、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1.安全评价 2.安全和危险 3.事故 4.风险 5.系统和系统安全 6.安全系统工程,1.安全评价,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评价通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37号)定义: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安全评价,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定义: 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评价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定区域范围 安全评价范围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安全预评价 Safety Assessment Prior to Start,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验收评价 Safety Assessment Upon Completion,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或工业园区内的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到位情况,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情况,检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情况,审查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建设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从整体上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况,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现状评价 Safety Assessment In Operation,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业园区内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现状评价既适用于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或一个工业园区的评价,也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装置或作业场所的评价1.安全评价,有专家、学者认为: 安全评价是对系统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效益。
文字描述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内容或基本过程完全相同,包括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三个过程危险辨识是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基础,指对所面临的和潜在的事故危险加以判断、归类和分析危险性质的过程目的是要了解什么情况能发生,怎样发生和为什么能发生,辨识出要进行管理或评价的危险风险评价是指在危险辨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详细资料加以分析,估计和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频率)和事故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确定其危险性,并根据国家所规定的安全指标或公认的安全指标,衡量风险的水平,以便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的程度风险控制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论,选择、制定和实施适当的风险控制计划来处理风险,它包括风险控制方案范围的确定,风险控制方案的评定,风险控制计划的安排和实施监督和审查是指对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全过程进行分析、检查、修正与评价2.安全和危险,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概念,在安全评价中,主要是指人和物的安全与危险 安全是指不会发生损失或伤害的一种状态安全的实质就是防止事故,消除导致死亡、伤害、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发生的条件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系统危险性由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决定,危险因素与危险之间具有因果关系3.事故,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事件的发生可能造成事故,也可能没有造成任何损失对于没有造成职业病、死亡、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可称为“未遂事件”或“未遂过失”因此,事件包括事故事件和未遂事件 事故是由危险因素导致的人员死亡、伤害、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的事件管理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因素等都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4.风险,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所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风险大小可以用风险率(R)来衡量,风险率等于事故发生的概率(P)与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的乘积: R=P·S,由于概率值难以取得,常用事故频率代替事故概率,则上式可表示为: 单位时间可以是系统的运行周期,也可以是一年或几年;事故损失可以用死亡人数、事故次数、损失工作日数或经济损失等表示;风险率可以定量表示为百万工时事故死亡率、百万工时总事故率等,对于财产损失则可以表示为千人经济损失率等5.系统和系统安全,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信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对生产系统来讲,系统构成包括人员、物资、设备、资金、任务指标和信息六个要素 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可接受安全程度6.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是指应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辨识、分析、评价、排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对工艺过程、设备、生产周期和资金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系统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安全系统工程将工程和系统中的安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应用科学的方法对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明各种状况下危险因素的特点及其可能导致的灾害性事故,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系统的安全性作出预测和评价,将系统事故降至最低的可接受限度危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是安全系统工程方法的基本内容,其中危险识别是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础二、安全评价的产生、发展和现状,20世纪30年代始于保险业 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军事工业 美国道化学公司开发适用于化工企业评价方法 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二、安全评价的产生、发展和现状,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7年《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开始实施,二、安全评价的产生、发展和现状,2004年,原国家安监局(国家煤监局)公布施行了《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原《规定》)。
自实施以来,原《规定》对加强甲级、乙级评价资质分级管理,规范安全评价机构的资质审批程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进一步转变和安全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安全评价机构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对原《规定》进行修订,满足安全评价资质管理和市场发展的需求二、安全评价的产生、发展和现状,2009年,新修订的《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开始实施 2008年2月正式颁布了《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二、安全评价的产生、发展和现状,目前我国甲级安全评价机构165家,乙级安全评价机构470家,安全评价人员17600余人三、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安全评价的目的 安全评价的意义,1.安全评价的目的,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1.安全评价的目的,①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生产 ②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③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④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2.安全评价的意义,①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②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③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④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⑤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四、安全评价的分类,按照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三类安全预评价 Safety Assessment Prior to Start,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预评价,从评价对象的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装置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从评价对象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物料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从保证评价对象安全运行的需要提出其他安全对策措施安全预评价,安全预评价结论应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评价对象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明确评价对象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能否得到控制以及受控的程度如何。
给出评价对象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要求安全预评价,按照200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名号令《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的要求,危险化学品新建项目的安全评价称为安全设立评价,在针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应按上述规定执行安全验收评价 Safety Assessment Upon Completion,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或工业园区内的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到位情况,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情况,检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情况,审查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建设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从整体上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况,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验收评价,对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实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预测性评价,评价对象运行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明确给出评价对象是否具备安全验收的条件,对达不到安全验收要求的评价对象,明确提出整改措施建议。
安全验收评价,要查看评价对象前期(安全预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中安全卫生专篇等)对安全生产保障等内容的实施情况和相关对策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安装施工情况有效保障程度,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在试投产中的合理有效性和安全措施的实际运行状况,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与实际开展和演练有效性 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安全管理制度,确认《安全生产法》的落实安全现状评价 Safety Assessment In Operation,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业园区内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