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学案例与分析第十七章: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doc
10页第十七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案例17—1: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反思一、基本原理20世纪60年代之前,人们并不重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两本著名的经济学著作——罗纳德·麦金农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爱德华·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问世后,金融深化理论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两位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经济不发达,除了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下,人口增长过快,国际贸易的不平等等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金融压制,即政府对金融活动强制干预,人为地压低利率和汇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金融管制更严厉,也更普遍,其表现是:金融产品开发上的管制,导致产品单一;市场准入上的管制导致机构单一;筹资主体上的管制,导致融资方式单一;金融资产价格管制,导致价格扭曲;资金投向上的管制,导致效率低下;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导致经济封闭运行其结果是:金融压制——资金短缺,出口产品没有竞争力——阻碍了经济的增长金融压制有四大负效应:一是负收入效应二是负储蓄效应三是负投资效应四是负就业效应要改变这种现象,政府必须放松对金融活动的强制干预,让利率和汇率由市场自发调节。
需要指出的是,金融深化不同于金融改革金融深化的方向是单一的,即放松管制;而金融改革的方向是双向的既有放松管制的改革,也有加强管制的改革二、案例内容(一)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主要内容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有相当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了金融深化的实践,如亚洲的马来西亚、韩国、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拉丁美洲的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其金融深化大多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内容,其举措有:1.放松对金融的管制和干预在金融深化过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将减少进入金融业的障碍作为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减少了本国银行和外国银行登记注册的各种障碍;对国有银行实行私有化政策再如韩国取消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限制;拓宽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从而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数量,促进了金融同业竞争2.取消或部分取消利率限制针对因官定利率与均衡利率脱节而导致的官商勾结、以权谋私问题,不少发展中国家对利率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管理方式,如韩国取消了优惠贷款利率,对大部分贷款利率完全放开;有些国家,如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甚至完全解除了利率管制3.放宽信贷政策在金融自由化之前,发展中国家大多实行信贷额度管理的方式,其效果很差,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不少发展中国家放松了对信贷实行额度管理的限制,有些国家,如阿根廷、智利、乌拉圭、韩国等甚至完全取消了指令性信贷计划。
4.发展资本市场为解决金融工具单一的问题,不少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大力拓展资本市场,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并适时对外开放资本市场5.允许汇率浮动放松汇率限制曾是20世纪80年代金融深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受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发展中国家对汇率的放松持相对谨慎的态度6.放松对资本流动的限制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较为发达的离岸金融市场二)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收获的并不仅仅是喜悦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收获的并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有些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由于操之过急,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金融危机比较典型的有两次:1.1994年12月~1995年3月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年12月19日深夜,墨西哥政府突然对外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15%这一决定在市场上引起极大恐慌外国投资者疯狂抛售比索,抢购美元,比索汇率急剧下跌12月20日比索兑美元的汇率从最初的3.47:1跌至3.925:1,狂跌13%21日再跌15.3%伴随比索贬值,外国投资者大量撤走资金,墨西哥外汇储备在20日至21日锐减近40亿美元资本外流对于墨西哥股市如同釜底袖薪,墨西哥股市应声下跌12月30日,墨西哥IPC指数跌6.26%,1995年1月10日更是狂跌11%。
到3月3日,墨西哥股市IW指数已跌至1500点比1994年金融危机前最高点2881.17点已累计跌去了47.94%,股市下跌幅度超过了比索贬值的幅度为了稳定墨西哥金融市场,墨西哥政府经过多方协商,推出了紧急经济拯救计划:尽快将经常项目赤字压缩到可以正常支付的水平,迅速恢复正常的经济活动和就业,将通货膨胀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向国际金融机构申请紧急贷款援助等为帮助墨西哥政府渡过难关,减少外国投资者的损失,美国政府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决定提供巨额贷款,支持墨西哥经济拯救计划,以稳定汇率、股市和投资者的信心直到以美国为主的500亿美元的国际资本援助逐步到位,墨西哥的金融动荡才于1995年上半年趋干平息2.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这场危机首先是从泰铢贬值开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国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当日泰铢汇率狂跌20%和泰国具有相同经济问题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迅速受到泰铢贬值的巨大冲击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日比索贬值11.5%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币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币贬值0.98元,达到1美元兑换29.5元台币,相应地当天台湾股市下跌165.55点,10月20日,台币贬至30.45元兑1美元,台湾股市再跌301.67点台湾货币贬值和股市大跌,不仅使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趴554.26点,迫使纽约交易所9年来首次使用暂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分别跌4.4%、7.6%、6.6%、6.7%和6.3%特别是香港股市受外部冲击,香港恒生指数10月21日和27日分别跌765.33点和1200点,10月28日再跌1400点,这三日香港股市累计跌幅超过了25%11月下旬,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形成金融危机第三波11月,韩元汇价持续下挫,其中11月20日开市半小时就狂跌10%,创下了1139韩元兑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韩元兑美元的汇价下跌了30%,韩国股市跌幅也超过20%与此同时,日本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后有数家银行和证券公司破产或倒闭,日元兑美元也跌破1美元兑换130日元大关,较年初贬值17.03%。
从1998年1月开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心又转到印度尼四亚、形成金融危机第四波l月8日,印尼盾对美元的汇价暴跌26%l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从事巨额投资业务的香港百富勤投资公司宣告清盘同日,香港恒生指数暴跌773.58点,新加坡、台湾、日本股市分别跌102.88点、362点和330.66点直到2月初,东南亚金融危机恶化的势头才初步被遏制此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之大、波及面之广,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料三、案例分析金融深化在有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有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则不理想;在有些国家或地区某些时期成效比较显著,但在另一些时期则收效不大,甚至出现严重的反作用要想使金融深化持久地造福于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一)金融深化理论的有效性需要重新论证金融深化理论是建立在通货膨胀和经济不发达这两个前提基础上的,而在这两个条件不具备,或者说在通货紧缩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背景下金融深化还有没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需要重新论证特别是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后,金融深化还有没有类似于发展经济学家们所描述的那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值得怀疑的至少不同的经济制度、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应有不同的金融深化策略。
如发展中国家虽然多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经济为其特征,但每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市场竞争力是有很大差异的,需要采取不同的金融深化策略二)放松利率和资本流动的管制需要稳步推进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金融市场开放过急,对外资依赖程度过高如墨西哥通过金融开放和鼓励外资流入,1992~1994年每年流入的外资高达250亿~350亿美元,而外贸出口并未显著增长,结果造成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赤字在230亿美元的高水准徘徊再如泰国的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外资,1992年泰国外债达200亿美元,1997年货币贬值前已达860亿美元,韩国外债更是超过1500亿美元在开放条件和应变能力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金融市场,加入国际金融一体化,当国际游资乘机兴风作浪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往往不知所措或措施不力,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三)金融深化必须与加强金融监管相结合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由于放松了金融监管,使银行贷款过分宽松,房地产投资偏大,商品房空置率上升、银行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日益膨胀,致使泰国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现金周转问题,韩国数家大型企业资不抵债宣告破产,日本许多金融机构倒闭,印度尼西亚更是出现了全面的信用危机,加上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和代客理财业务增加更加剧了金融风险。
四)金融深化必须与金融制度的变迁相结合如墨西哥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忽视了汇市和股市的联动性研究,使金融政策顾此失彼墨西哥政府宣布货币贬值的本意在于阻止资金外流,鼓励出口,抑制进口,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但在社会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极易引发通货膨胀,也使投资股市的外国资本因比索贬值蒙受损失,从而导致股市下跌股市下跌反过来又加剧墨西哥货币贬值,致使这场危机愈演愈烈如东南亚国家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忽视了对僵化的汇率制度进行改革,使汇率无法经受危机的冲击在1995到1997年美元对国际主要货币有较大升值的情况下,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率未作调整,从而出现高估的现象,加剧了产品价格上涨和出口锐减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货币贬值不可避免而货币贬值又导致了偿还外债的能力进一步下降,通货膨胀压力加剧,从而促使股市下跌五)金融深化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相配套金融深化需要稳定的政局和不断健全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企业制度等但墨西哥金融深化却是在政局不稳的背景下进行的,1994年下半年,墨西哥农民武装暴动接连不断,执政的革命制度党总统候选人科洛西奥和总书记鲁伊斯先后遇刺身亡,执政党内部以及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争权斗争十分激烈。
政局不稳打击厂外国投资者的信心进入墨西哥的外资开始减少,撤资日益增多墨西哥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来填补巨额的外贸赤字,造成外汇储备从1994年10月底的170亿美元降至12月21日的60亿美元,不到两个月降幅达65% (郭茂佳)案例17—2:中国金融深化的得与失一、基本原理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中国的金融带有明显的压抑性特征,其表现是:在金融体制上是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大一统的单一银行体制;在信用形式上,强调信用集中于银行,对商业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股份信用、租赁信用、国际信用等信用形式,或严格禁止,或严格加以限制;在融资方式上,只有间接融资,而无直接融资;在管理方法,强调直接控制,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是计划指标、行政命令;在价格体系上只有利率一种价格,而且很少考虑市场供求的变动;在空间上闭关锁国,严格限制资本跨国境流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样迎合了计划经济的金融体制已不能满足需要,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一是要使资金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二是融资主体自主融资;三是融资价格由市场决定;四是实行间接调控机制二、案例内容中国金融深化主要是围绕“一家银行、一种信用、一个市场、一种管理方法、一个价格、一个空间”这“六个一”来展开的:(一)打破大一统的单一银行制度1984年人民银行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成立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