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底盘车安全管理规范.doc
9页1 目地和范畴为了加强对技术中心新能源汽车地安全管理,促使新能源汽车部安全管理规范,减少安全风险,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合用于新能源汽车部门以及与其有关地各单位.2 定义新能源汽车:重要分为电动汽车和代用燃料汽车.其中电动汽车涉及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EV).目前阶段新能源汽车专指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3 职责3.1新能源底盘车部3.1.1负责新能源汽车在设计时所满足原则安全规范规定.3.1.2负责新能源汽车在试制阶段中所满足地操作安全规范规定.3.1.3负责新能源汽车在实验过程中所满足地实验安全规范规定.3.1.4负责新能源汽车在生产过程中所满足地生产工艺安全规范规定.3.1.5负责新能源汽车在存储过程中所满足地车辆安全存储规范规定.3.1.6负责在试制、实验现场地人员安全培训工作.3.1.7负责在新能源汽车试制过程中人员地安全规范操作.3.1.8负责本单位人员在试制现场地安全管理规定.3.1.9负责新能源汽车在试制过程地安全处置管理规定.3.2试制部3.2.1负责新能源汽车在试制过程地存储安全监督.3.2.2负责参与新能源汽车在设计、试制、实验、存储等过程中安全性评价工作.3.3实验部3.3.1负责在新能源汽车实验过程中人员地安全规范操作.3.3.2负责本单位人员在实验现场地安全管理规定.3.3.3负责新能源汽车在实验过程地安全处置管理规定.3.3.4负责新能源汽车在实验过程地存储安全监督.3.3.5负责参与新能源汽车在设计、试制、实验、存储等过程中安全性评价工作.3.4安全管理部3.4.1负责参与新能源汽车在设计、试制、实验、存储等过程中安全性评价工作.3.4.2负责新能源汽车在试制、实验、存储阶段地安全监督检查工作.3.4.3负责提供新能源汽车在试制、实验过程中所需必要地安全护具.4 工作程序 4.1 产品设计应考虑地安全规定4.1.1 车载储能装置安全规定a) 动力磷酸铁锂电池地绝缘电阻规定不小于100Ω/V;b) 通风规定车辆地任何地方不得有潜在危险气体地汇集,不容许乘客舱及封闭地货舱内地危险气体超过一定地浓度;c) 动力磷酸铁锂电她地过电流断开装置应能在规定地条件下断开磷酸铁锂电池电路;d) 车载储能装置在碰撞过程中要满足国家特定法规地规定.4.1.2 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规定a) 驱动系统、电源接通程序满足GB/T18384.2中地有关规定;b) 行驶过程中,有功率减少和剩余电量过低提示;c) 要有避免误挂倒档地措施;d) 如果当车辆处在静止状态时,动力电机还在旋转,这时切断电源后,车辆不能行驶;e) 要有主开关来切断和接通车载电源地一极;f) 电磁兼容需满足GB/T18384.2规定;g) 避免车辆浮现任何不盼望地动作;h) 车辆任何不盼望地电气连接断开、过流等均不应引起危险.4.1.3 人员触电防护安全规定a) 电动汽车地每个电路和电底盘及其她电路之间地绝缘电阻不小于500Ω/V;b) 整个高压电路按照GB/T18384.3中地实验规程进行耐压实验不发生漏电、跳火等现象;c) 连接部件需进行电位均衡实验,任何两个外露可导电部件地电阻值不超过0.1Ω;d) 车辆需满足GB/T18384.3中地防水规定;e) 各零部件需满足各自国标地防水、防尘、防火等防护级别规定.4.2、工艺设计应考虑地安全规定4.2.1 工艺设计阶段应保证各高压零部件地摆放环境干燥、通风;4.2.2 工艺流程实行时应尽量避免控制器、动力磷酸铁锂电池地搬运和碰撞;4.2.3 严禁在进行高压零部件装配后,安排焊接等带电工序;4.2.4 不容许任何工序、任何操作人员擅自拆卸高压元器件;4.2.5 动力磷酸铁锂电池存储、调试、装配现场要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4.2.6 在零部件装配工序之前,需要根据零部件重要度、零部件成熟度、供应商成熟度等因素安排全检或抽检工序;4.2.7 在生产现场,应采用相应地措施避免浮现潮湿、积水等状况,并注旨在现场不能浮现易燃易爆气体、液体;4.2.8 在进行高压线束连接过程中,需为装配人员配备绝缘手套;4.2.9 在动力磷酸铁锂电池装配前,需有工序确认高压维修开关处在“关”状态,动力磷酸铁锂电池各高压接插件有防触电措施;4.3、产品试制安全规定及程序4.3.1 试制程序a) 车身改造;b) 零部件功能及安全检测;c) 动力总成预装;d) 动力总成装配;e) 动力磷酸铁锂电池装配;f) 高压布线;g) 电转向、电制动、仪表、换挡机构、油门踏板、刹车踏板装配功能调试;h) 低压布线;i) 整车功能调试;j) 内外饰装配;4.3.2 试制安全规定a) 电动汽车高压器件工作电压为320V,现场试制人员需通过电动汽车安全培训;b) 避免电池、电机、充电器等高压零部件淋水、跌落、剧烈碰撞;c) 高压零部件装车前必须进行性能及安全测试,并有测试记录;d) 除设计人员外,严禁任何人对高压器件地缆线进行裁剪、更换或挪作她用;e) 严禁非设计人员拆卸高压器件外壳;f) 动力磷酸铁锂电池装配前保证外露导线表皮完好;g) 动力电池装配前,确认高压维修开关处在“关”状态,动力磷酸铁锂电池模块各接插件有防触电措施;h) 动力磷酸铁锂电池装配过程中注意避免BMS与车身撞击;i) 动力磷酸铁锂电池装配后,检查BMS和导线与否与车身接触,保证导线没有受到挤压;j) 动力磷酸铁锂电池装车后严禁对车身进行焊接操作;k) 保证所有高压零部件地高压线均已包裹橙黄色波纹管;l) 在进行高压布线前,需对高压线进行功能检测,并保证高压线已包裹橙黄色波纹管;m) 高压布线过程中需保证高压线不会与整车运动件干涉,且不受到挤压;n) 在高压线插接前,需由设计人员进行绝缘电阻检测,在保证没有问题后,再进行整车高压线连接;o) 在布线完毕后,应保证所有高压接插件采用防水接插件或已进行防水解决;4.4、产品实验安全规定及程序4.4.1 实验程序a) 安全检测(外观检查、绝缘检测、功能测试、淋雨实验);b) 充电检测;c) 轴荷测量;d) 开发实验;e) 性能实验;f) 可靠性实验;4.4.2 实验安全规定a) 实验人员需通过安全培训;b) 实验驾驶员必需熟悉电动汽车专用仪表;c) 在实验车辆有也许发生高压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必须配备绝缘手套进行检测和维修;d) 车辆起动前,检查高压维修开关与否拉出、低压磷酸铁锂电池正负极与否接通;e) 实验前,需检查车辆SOC(电量)拟定电量可以满足电动汽车专项实验规定;f) 当车辆浮现故障或事故时,实验人员立即离开车辆并联系技术人员;g) 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在车内闻到有烧灼异味时,立即停车并联系技术人员;h) 由于实验车辆多采用手工件,密封性没有达到规定,车辆可在雨中进行可靠性实验,但要严格注意路面积水深度,如积水超过轮胎,必须停止实验;i) 当车辆在雨中浮现故障或事故时,不得打开发动机舱盖和高压配电系统箱盖.4.4.3 实验过程例行检查安全注意事项a) 打开前舱,在距离0.5m地位置检查与否有异味,如有异味,则由检查人员主观判断异味性质,在确觉得非电路问题产生地异味后,可继续进行实验;b) 观测前舱各接插件与否浮现松脱、烧焦等现象,如有以上现象发生,需由技术人员确认后,方可继续实验;c) 检查仪表显示与否与实际行驶状况相符;d) 打开高压配电箱盖,在距离0.5m地位置检查与否有异味,如有异味,则有检查人员确认异味来源于电池、内饰板还是舱内货品.如确觉得电池问题,则停止下一步实验,联系电池工程师进行检查;e) 进行雨中实验后,必须检查高压配电箱盖内与否有积水并确认水量和来源;f) 如有积水但水量很少,没有与电池接触,则将其自然风干;g) 如积水诸多,明显与电池箱体接触,则佩戴绝缘手套,按下高压维修开关,并联系技术人员;4.5、产品存储、充电、维修等应考虑地安全规定4.5.1 存储a) 试制阶段车辆地存储环境要注意通风、防水;b) 车辆存储过程中试制阶段车辆所有电源必须断开;c) 示范运营车辆注意不要摆放在也许积水地区域;d) 车辆严禁寄存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地空间里;e) 试制阶段车辆寄存过程中,必须关闭前舱、高压配电箱盖盖;f) 车辆存储区域必须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绝缘手套;4.5.2 充电a) 充电场合应具有防雨、雪设施;b) 充电场合内,不得有任何易燃易爆物品浮现;c) 充电场合内不容许浮现积水,不容许采用自动喷水灭火装置;d) 充电插座附近,必须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e) 充电前需对充电线进行检查,确认交流插头和移动充电插头无破损、插孔内无积水,确认移动充电线缆外皮完好;f) 充电前检查车身应保证车身无积水,特别是充电插口附近,如果车身底部有积水,充电过程中需使用笔记本电脑对车辆绝缘电阻进行监控,当发现绝缘电阻忽然大幅度减少或低于500Ω/V时,立即停止充电;g) 充电时,打开充电口盖板和橡胶保护套,确认充电插口内干燥;h) 充电过程中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监督;i) 供电电源设备应当具有漏电保护装置;j) 待充电车辆在合适位置停稳可靠,车辆尾部与供电电源之间距离一般不不小于4米保证充电电缆在供电电源设备和充电插座之间不完全悬空.4.5.3 转运a) 车辆在转运工程中必须保证高压维修开关处在断开位置;b) 如需使用拖车,必须将车辆前轮抬起运送;c) 如无法将前轮抬起,确认必须四轮着地托运,则由专业人员断开驱动电机与控制器之间地接插件,再进行运送;d) 运送前,保证关闭车门和前后舱盖;e) 运送前将车辆固定好,避免车辆滑动;f) 运送过程中,必须避免车厢内进水,如果发现车厢进水,在达到目地地后,将积水晒干后,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后,才可以进行使用;g) 运送车辆需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4.5.4 维修a) 检查故障因素过程中,必须佩戴绝缘手套;b) 检查或维修时,需要断开高压维修开关,等待一分钟后来再进行检查或维修;c) 在技术人员拟定为老式车辆故障,并且维修不会发生危险时,可以由试制人员对车辆进行维修;d) 解决高压系统故障,必须由负责该部分地技术人员进行,并佩戴绝缘手套;4.5.5拆解a) 车辆拆解前,必须通过技术人员确认车辆绝缘电阻符合规定,如果绝缘电阻低于500Ω/V,需经技术人员解决后,再进行拆解;b) 拆卸过程中,应先断开高压维修开关,再断开所有高压接插件;c) 拆卸动力磷酸铁锂电池过程中,必须将动力磷酸铁锂电池地高压接插件进行防触电解决(包裹绝缘胶带或采用专用保护套);d) 拆卸动力磷酸铁锂电池过程中,严格避免动力磷酸铁锂电池发生剧烈撞击;e) 拆卸下地动力磷酸铁锂电池必须在专门区域保管,保管区域注意防水、通风,不得接近火源或热源,保管区域需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f) 任何人不得擅自拆解动力磷酸铁锂电池,如果将动力电池模块拆开分析,需通过电池系统分管领导容许,由电池系统工程师或电池供应商进行拆解,拆解环境必须通风、干燥,并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g) 拆卸下地动力电池无论与否通过拆解分析,必须要通过专业渠道进行处置,不得作为一般报废零部件解决;h) 除动力电池外其她高压零部件地拆卸需要在保证所有高压接插件断开地状况下进行;i) 动力电池外地高压零部件必须保管在防水、防火地区域内;j) 动力电池外地高压零部件地拆解分析必须由技术人员进行或由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