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398692452
  • 上传时间:2023-03-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名词解释 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CO2和H2O同化为有机物,并释放O2的过程2. 作用中心:原初电子供体、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对+蛋白质、原初电子受体3. 作用中心色素: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其吸收峰在680nm或700nm),具光化学活性,既能捕获光能,又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4. 聚光色素:无光化学活性,能吸收光能并传递到反应中心色素,绝大部分叶绿素a,全部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都属此类5. 光合单位:约300个左右的色素分子围绕1个反应中心色素组成一个光合单位6. 爱默生效应(增益效应、双光增益效应):在用远红光(700nm)照射小球藻的同时,如补充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或光合效率比用两种波长的光分别照射时的总和要大意义:导致两个光系统的发现PSⅡ和PSⅠ7.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经日光等复合光照射时,其透射光呈绿色,反射光呈红色叶绿素溶液反射光为红色的现象8. 光合链:指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9. 光合磷酸化:人们把光下在叶绿体(或载色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10. C3途径与C3植物:C3途径是碳同化的基本途径,可分为羧化、还原和再生三个阶段。

      每同化1个CO2要消耗3个ATP与2个NADPH初产物为磷酸丙糖,它可运出叶绿体,在细胞质中合成蔗糖,也可留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而被临时贮藏11. C4途径和C4植物: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由PEPC催化羧化反应,形成C4二羧酸, C4二羧酸运至维管束鞘细胞脱羧,释放的CO2再由C3途径同化根据形成C4二羧酸的种类以及参与脱羧反应的酶类,可将C4途径分为NADP-ME、NAD-ME和PCK三种亚类型 12. CAM途径和CAM植物:晚上气孔开启,在叶肉细胞质中由PEPC固定CO2,形成苹果酸;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脱羧,释放的CO2由Rubisco羧化13. 光呼吸:绿色细胞依赖光照,吸收O2和释放CO2 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叶绿体、过氧化体和线粒体协同完成14. 光合速率: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或干物质增加量(μmol CO2/m2 s)15. 净光合速率:通常测定光合速率时没有把呼吸作用(光、暗呼吸)以及呼吸释放的CO2被光合作用再固定等因素考虑在内,因而所测结果实际上是表观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6. 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随着光强的增高,光合速率相应提高,当到达某一光强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C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净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强称为光补偿点。

       在低光强区,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增强而呈比例地增加(比例阶段,直线A);当超过一定光强,光合速率增加就会转慢(曲线B);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加,而呈现光饱和现象开始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17. 光抑制:当植物吸收的光能超过所需,过剩的光能导致光合效率降低的现象18. CO2补偿点: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外界环境中的CO2浓度19. 光能利用率:指光合产物中所贮藏的能量占辐射到地面的太阳总辐射能的百分率20. 信号转导:指的是耦联各种刺激信号与其引起的生理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21. 细胞受体:指位于细胞质膜上能与化学信号物质特异地结合,并能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发生相应细胞反应的物质22. G蛋白:全称为GTP结合调节蛋白(GTP 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此类蛋白由于其生理活性有赖于三磷酸鸟苷(GTP)的结合以及具有GTP水解酶的活性而得名23. 双信使系统:1、IP3通过调节Ca2+传递信息2、DAG 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24. 种子寿命:从种子成熟到失去生命力的时间25. 细胞分化:指分生组织细胞发育成为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群的过程。

       26. 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个细胞……潜在能力P20727. 愈伤组织: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28. 极性:指形态学两端在结构和生理生化上存在的梯度差异29. 组织培养: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外植体(器官、组织或细胞) 的技术30. 生长大周期:植物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速率表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呈现“S”型的生长曲线31. 协调最适温:使植株健壮生长的适宜温度常要求在比生长最适温度略低的温度下进行 32. 向性运动:指植物的某些器官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单向刺激而产生的运动     向性运动是生长性运动、不可逆33. 感性运动:指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所引起的运动,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无关34. 生理钟:指植物内生节奏调节的近似24小时的周期性变化节律 35. 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主要包括二年生植物和冬性一年生植物 36. 光周期: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37.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38. 临界日长:诱导SDP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时数,或诱导LDP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时数39. 临界夜长:指昼夜周期中LDP能够开花的最长暗期长度或SDP开花所需的最短暗期长度。

       40. 长日植物:LDP: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 41. 短日植物:SDP: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 42. 日中性植物:DNP:指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的植物 43. 光周期诱导: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促使植物开花的现象            44. 蒙导花粉:在授不亲和花粉的同时,混入一些杀死的亲和花粉,蒙骗柱头,从而达到受粉的目的 45. 呼吸骤变:果实在成熟之前发生的呼吸速率突然升高的现象46. 后熟:呼吸骤变期间果实内部的变化是果实的后熟作用47. 程序性细胞死亡:指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及许多病理过程中,细胞遵循其自身“程序”,主动结束其生命的生理性死亡过程,又称之为细胞凋亡48. 离层:指分布在叶柄、花柄、果柄等基部的一段区域中经横向分裂而形成的几层细胞,其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有浓稠的细胞质和较多的淀粉粒,核大而突出49. 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分生细胞的后代发育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50. 组织培养: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培养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的技术51. 脱分化:植物已经分化的细胞在切割损伤或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失去原来分化状态的、结构均一的愈伤组织(callus)或细胞团的过程。

      52. 再分化:处于脱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再度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最终再生成完整植株的过程53. 根冠比: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或鲜重的比值54. 顶端优势:植物主茎的顶芽生长占优势,抑制侧芽或侧枝生长的现象55. 黄化现象:多数植物在黑暗中生长时呈现黄色和其他变态特征的现象植物在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显现出类胡萝卜素的黄色;节间伸长很快;叶片不能充分展开和生长;根系、维管束和机械组织不发达56. 细胞全能性:指植物每个有核细胞都具备母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的条件下,每个有核细胞都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57. 光形态建成:由光调节植物生长、分化与发育的过程称为植物的光形态建成,或称光控发育作用 58. 光敏色素:一类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的色素蛋白质,由两个部分组成:生色团和蛋白质它有两种类型:生理激活型(Pfr型)和生理失活型(Pr型) 59. 植物生长物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包括植物激素(phytohormones or plant hormones)和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两大类60.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可以移动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特点:内生的、能移动的、微量)61.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人工合成的具有类似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包括生长促进剂、生长抑制剂和生长延缓剂62. 同源异型基因:控制同源异型化的基因即引起同源异型突变的基因(改变花器官特征而不改变花的发端)称同源异型基因63. 同源异型突变:同源异型基因的突变称为同源异型突变64. 群体效应:单位面积内花粉的数量越多,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越好65. 呼吸骤变(Respiratory climacteric):果实在成熟之前发生的呼吸速率突然升高的现象66. 后熟:种子采收后需经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达到真正成熟,才能萌发的过程67. 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是指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及许多病理过程中,细胞遵循其自身“程序”,主动结束其生命的生理性死亡过程,又称之为细胞凋亡(apoptosis)68. 离层:指分布在叶柄、花柄、果柄等基部的一段区域中经横向分裂而形成的几层细胞,其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有浓稠的细胞质和较多的淀粉粒,核大而突出二、问答题 1. 光合作用有何重要意义?(1)是制造有机物质的主要途径(绿色工厂) 约合成5千亿吨/年有机物 ,吸收2千亿吨/年 碳素 (6400t/s)2)大规模地将太阳能转变为贮藏的化学能,是巨大的能量转换系统(能量转化站 )。

      将3.2×1021J/y的日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吸收CO2,放出O2,净化空气,是大气中氧的源泉空气净化器 ) 释放出5.35千亿吨氧气/年 (4)是生物界获得能量、食物和氧气的根本途径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2. 为什么夏天叶片常呈绿色,而秋天常变成黄色?光和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吸收很少,所以植物的叶片呈绿色秋天树叶变黄时由于低温抑制了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已形成的叶绿素也被分解破坏,而类胡萝卜素比较稳定,所以叶片呈现黄色至于红色是因为秋天降温,体内积累较多的糖分以适应寒冷,体内可溶性糖多了,就形成了较多的花色素,叶子就呈红色3. 光合作用可分为哪三大过程?各个过程能量是如何转化的?(1)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由原初反应完成;(2)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由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完成;(3)活跃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由碳同化完成4. 为什么C3 途径是光合碳同化的最基本途径?5. C4植物为什么是高光效植物,其光呼吸为什么较低?1. 解剖结构上: C4植物花环型结构,叶肉细胞固定CO2 ,起CO2泵作用,提高卡尔文循环场所(鞘细胞) CO2浓度鞘细胞中的光合产物可就近运入维管束,从而避免了光合产物累积对光合作用可能产生的抑制作用。

       2. 生理上:PEPC活性是RuBPC活性的60倍 C4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PEPC对底物HCO3-的亲和力极高,细胞中的HCO3-浓度一般不成为PEPC固定CO2的限制因素; 3. C4植物光呼吸很弱BSC中有高浓度的CO2从而促进Rubisco的羧化反应,降低了光呼吸,且光呼吸释放的CO2又易被再固定; 6. 在农业生产上怎样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a.提高净同化率,降低光呼吸:(1)选育低光呼吸品种(2)施光呼吸抑制剂b.增加光合面积:1)合理密植;2)改变株型c.延长光合时间:1)合理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2)延长生育期;3)补充人工光照1、试述G蛋白怎样实现跨膜信号转换1、刺激信号与膜受体结合2、受体激活3、信号传递给G蛋4、α-亚基与GTP结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