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全国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3章 专题强化5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和临界极值问题(含解析).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gu****iu
  • 文档编号:341151891
  • 上传时间:2022-12-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0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强化五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和临界极值问题目标要求 1.知道连接体的类型以及运动特点,会用整体法、隔离法解决连接体问题.2.理解几种常见的临界极值条件.3.会用极限法、假设法、数学方法解决临界极值问题.题型一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1.连接体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连接(叠放、并排或由绳子、细杆联系)在一起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连接体一般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速度、加速度).2.常见连接体的类型(1)同速连接体(如图1)图1特点:两物体通过弹力、摩擦力作用,具有相同速度和相同加速度.处理方法:用整体法求出a与F合的关系,用隔离法求出F内力与a的关系.(2)关联速度连接体(如图2)图2特点:两连接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但有所关联.处理方法:分别对两物体隔离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同速连接体例1 (2020·江苏卷·5)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开辟了“生命之路”,为国际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某运送防疫物资的班列由40节质量相等的车厢组成,在车头牵引下,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时,第2节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若每节车厢所受摩擦力、空气阻力均相等,则倒数第3节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A.F B. C. D.答案 C解析 设列车的加速度为a,每节车厢的质量为m,每节车厢受到的阻力为Ff,对后38节车厢,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38Ff=38ma;设倒数第3节车厢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1,对后2节车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2Ff=2ma,联立解得F1=,故选项C正确.关联速度连接体例2 (多选)物块B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其上放置物块A,物块A、C通过细绳相连,细绳跨过定滑轮,如图3所示,物块A、B、C质量均为m,现释放物块C,A和B一起以相同加速度加速运动,不计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细线中的拉力大小及A、B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图3A.FT=mg B.FT=mgC.Ff=mg D.Ff=mg答案 BD解析 以C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T=ma;以A、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T=2ma,联立解得FT=mg,a=g,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得Ff=mg,故选B、D.1.(同速连接体)(多选)(2020·湖北黄冈中学模拟)如图4所示,材料相同的物体m1、m2由轻绳连接,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轻绳拉力的大小(  )图4A.与斜面的倾角θ有关B.与物体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关C.与两物体的质量m1和m2有关D.若改用F沿斜面向下拉连接体,轻绳拉力的大小与θ,μ无关答案 CD解析 对整体受力分析有F-(m1+m2)gsin θ-μ(m1+m2)gcos θ=(m1+m2)a,对m2有FT-m2gsin θ-μm2gcos θ=m2a,解得FT=F,与μ和θ无关,与两物体的质量m1和m2有关,故A、B错误,C正确;若改用F沿斜面向下拉连接体,同理可得FT=F,故D正确.2.(同速连接体)(多选)如图5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有一带固定支架的滑块m正沿斜面加速下滑.支架上用细线悬挂的小球达到稳定(与滑块相对静止)后,悬线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θ,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斜面光滑B.斜面粗糙C.达到稳定状态后,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左D.达到稳定状态后,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右答案 AC解析 隔离小球,可知稳定后小球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sin θ,小球稳定后,支架系统的加速度与小球的加速度相同,对支架系统进行分析,只有斜面光滑,支架系统的加速度才是gsin θ,A正确,B错误.隔离斜面体,斜面体受到的力有自身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支架系统对它垂直斜面向下的压力,因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斜面体还应受到地面对它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正确,D错误.题型二 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1.常见的临界条件(1)两物体脱离的临界条件:FN=0.(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3)绳子断裂或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断裂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FT=0.(4)最终速度(收尾速度)的临界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加速度)为零.2.解题基本思路(1)认真审题,详细分析问题中变化的过程(包括分析整个过程中有几个阶段);(2)寻找过程中变化的物理量;(3)探索物理量的变化规律;(4)确定临界状态,分析临界条件,找出临界关系.3.解题方法极限法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使临界现象(或状态)暴露出来,以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假设法临界问题存在多种可能,特别是非此即彼两种可能时,或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条件,也可能不出现临界条件时,往往用假设法解决问题数学法将物理过程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根据数学表达式解出临界条件脱离的临界问题例3 (2019·江西宜春市期末)如图6所示,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的底端,另一端拴住质量为m1=6 kg的物体P,Q为一质量为m2=10 kg的物体,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600 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给物体Q施加一个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 s时间内,F为变力,0.2 s以后F为恒力,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图6(1)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压缩量x0;(2)物体Q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3)力F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答案 (1)0.16 m (2) m/s2 (3) N  N解析 (1)设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对整体受力分析,平行斜面方向有(m1+m2)gsin θ=kx0解得x0=0.16 m.(2)前0.2 s时间内F为变力,之后为恒力,则0.2 s时刻两物体分离,此时P、Q之间的弹力为零且加速度大小相等,设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1,对物体P,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x1-m1gsin θ=m1a前0.2 s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x0-x1=at2联立解得a= m/s2.(3)对两物体受力分析知,开始运动时F最小,分离时F最大,则Fmin=(m1+m2)a= N对Q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max-m2gsin θ=m2a解得Fmax= N.相对滑动的临界问题例4 (多选)如图7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图7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μmg时,A的加速度为μg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答案 BCD解析 当03μmg时,A相对B向右做加速运动,B相对地面也向右加速,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当F=μmg时,A与B共同的加速度a==μg,选项B正确.F较大时,取物块B为研究对象,物块B的加速度最大为a2==μg,选项D正确.3.(脱离的临界问题)如图8所示,质量m=2 kg的小球用细绳拴在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此时,细绳平行于斜面.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A.当斜面以5 m/s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绳子拉力大小为20 NB.当斜面以5 m/s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绳子拉力大小为30 NC.当斜面以20 m/s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绳子拉力大小为40 ND.当斜面以20 m/s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绳子拉力大小为60 N答案 A解析 小球刚好离开斜面时的临界条件是斜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斜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时,设绳子的拉力为F,斜面的加速度为a0,以小球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cos θ=ma0,Fsin θ-mg=0,代入数据解得a0≈13.3 m/s2.①由于a1=5 m/s2a0,可见小球离开了斜面,此时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设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以小球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cos α=ma2,F2sin α-mg=0,代入数据解得F2=20 N,选项C、D错误.4.(极值问题)如图9甲所示,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可以随意改变,当θ=30°时,可视为质点的一小物块恰好能沿着木板匀速下滑.如图乙,若让该小物块从木板的底端每次均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0=10 m/s沿木板向上运动,随着θ的改变,小物块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离x将发生变化,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图9(1)求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θ角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离最小,并求出此最小值.答案 (1) (2)θ=60°  m解析 (1)当θ=30°时,小物块恰好能沿着木板匀速下滑,则mgsin θ=Ff,Ff=μmgcos θ联立解得:μ=.(2)当θ变化时,设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物块的加速度为a,则-mgsin θ-μmgcos θ=ma,由0-v02=2ax得x=,令cos α=,sin α=,即tan α=μ=,故α=30°,又因x=当α+θ=90°时x最小,即θ=60°,所以x最小值为xmin=== m.课时精练1.(多选)(2020·贵州贵阳市摸底)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三个靠在一起的物块A、B和C,质量均为m,设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推物块A,使三个物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F1、F2分别表示A与B、B与C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A.若μ≠0,则F1∶F2=2∶1B.若μ≠0,则F1∶F2=3∶1C.若μ=0,则F1∶F2=2∶1D.若μ=0,则F1∶F2=3∶1答案 AC解析 三物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若μ=0,分别对物块B、C组成的系统和物块C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1=2ma,F2=ma,易得F1∶F2=2∶1,C项正确,D项错误;若μ≠0,分别对物块B、C组成的系统和物块C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1-2μmg=2ma,F2-μmg=ma,易得F1∶F2=2∶1,A项正确,B项错误.2.(多选)如图2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共同向右以加速度a1匀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当用同样大小的恒力F沿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方向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共同以加速度a2匀加速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若m>M,有x1=x2 B.若msin 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备战高考语文 作文高分素材运用 人驾驶车“萝卜快跑”引热议.docx 备战高考语文 作文高分素材运用 0后双子星黄雨婷、盛李豪射下奥运首金.docx 人际意义与读后续写的意义构建-23年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5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2021-2025年.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解三角形7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2021-2025年.docx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34].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22].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12].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1].doc 【小纸条】多样组合情景默写小纸条(高考60篇)混编检测1.docx 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docx 高中语文反反复就考这些.docx 续写的整体叙事与构思-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高考语文反反复复用的25页答题模板.docx 2025年高考真题——语文(上海卷) 含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重庆卷)含解析.docx 用明喻修辞格增添描述力度-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读后续写语篇整合“三环四步”-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语病全解:三万字涵盖六大语病+4种方法速判+17标志巧析+五年高考精练.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解答题)6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2021-2025年.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