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时钟设计步骤及原理.docx
3页数字时钟设计步骤及原理 二、原理图设计 1.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复位采用X25045芯片,复位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复位电路设计 单片机采用贴片封装的AT89S51,晶振为11.0592MHz其中P1.5~P1.7为下载程序使用,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单片机89S51外围电路设计 2.时钟芯片电路设计 时钟芯片采用PCF8563,晶振采用32.768K,电容使用15pfPCF8563 是PHILIPS 公司推出的一款工业级内含I2C 总线接口功能的具有极低功耗的多功能时钟/日历芯片内部时钟电路、内部振荡电路、内部低电压检测电路(1.0V)以及两线制I2C 总线通讯方式,不但使外围电路及其简洁,而且也增加了芯片的可靠性同时每次读写数据后,内嵌的字地址寄存器会自动产生增量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时钟芯片电路设计 3.显示芯片电路设计 显示芯片采用ZLG7389,晶振为12MHzZLG7389A 是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自行设计的,具有SPI 串行接口功能的可同时驱动8 位共阴式数码管(或64 只独立LED )的智能显示驱动芯片,该芯片同时还可连接多达64 键的键盘矩阵,单片即可完成LED 显 二、原理图设计 1.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复位采用X25045芯片,复位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复位电路设计 单片机采用贴片封装的AT89S51,晶振为11.0592MHz其中P1.5~P1.7为下载程序使用,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单片机89S51外围电路设计 2.时钟芯片电路设计 时钟芯片采用PCF8563,晶振采用32.768K,电容使用15pfPCF8563 是PHILIPS 公司推出的一款工业级内含I2C 总线接口功能的具有极低功耗的多功能时钟/日历芯片内部时钟电路、内部振荡电路、内部低电压检测电路(1.0V)以及两线制I2C 总线通讯方式,不但使外围电路及其简洁,而且也增加了芯片的可靠性同时每次读写数据后,内嵌的字地址寄存器会自动产生增量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时钟芯片电路设计 3.显示芯片电路设计 显示芯片采用ZLG7389,晶振为12MHzZLG7389A 是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自行设计的,具有SPI 串行接口功能的可同时驱动8 位共阴式数码管(或64 只独立LED )的智能显示驱动芯片,该芯片同时还可连接多达64 键的键盘矩阵,单片即可完成LED 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