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及护理.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l****6
  • 文档编号:39120928
  • 上传时间:2018-05-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及护理【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8 年2-11 月收治的 92 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方法结果 92 例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好转 76 例,未愈 7 例,自动出院 9 例结论 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观察及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在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损伤,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是否及时可直接影响预后1 临床资料我科 PICU 在 2008 年 2-11 月共收治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92 例,男 52 例,女 40 例;早产儿 44 例,足月儿 48 例;轻度 60 例,中度 16 例,重度 16 例,均有窒息史,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得到满意的效果结果如下: 好转 76 例,未愈7 例,自动出院 9 例2 观察和护理2.1 分度 根据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有无惊厥、病程及预后等临床上分为轻、中、重度[1,2] (1)轻度:出生 24h 内症状最明显,常呈现淡漠与激惹交替,或过度兴奋,有自发或刺激引起的肌阵挛。

      颅神经检查正常,肌张力正常或增加,Moro反射增强,其他反射正常,瞳孔扩大,心率增快,无惊厥,脑电图正常,3~5 天后2症状减轻或消失,很少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2)中度:24~72h 症状最明显,意识淡漠、嗜睡,出现惊厥,肌阵挛,下颌抖动,肌张力减退,瞳孔缩小,周期性呼吸伴心动过缓,脑电图呈低电压、惊厥活动,1~2 周后可逐渐恢复,但意识模糊进人浅昏迷并持续 5 天以上者预后差 (3)重度:初生至 72h 症状最明显,昏迷,深浅反射及新生儿反射均消失,肌张力低下,瞳孔固定无反应,有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常呈现去大脑状态,脑电图呈现爆发抑制波形,死亡率高,幸存者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2.2 生命体征变化 小儿神经功能稳定性差,对外界干扰有较强的反应,易出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要特别注意及时给予心肺监护,观察呼吸节律、频率的变化及有无呼吸暂停等,呼吸不规则是本病恶化的主要表现,同时还应注意有无体温不升或体温过高注意有无皮肤苍白、青紫、发花、黄染等如皮肤苍白或青紫、黄染或发花,常伴有颅内出血情况,病情严重2.3 吸氧时护理 脑组织对缺氧极为敏感,及早合理给氧是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损伤的关键。

      如果脑组织持续得不到氧气,脑组织可产生不可逆的损害一般用鼻导管和面罩吸氧迅速改善脑的缺氧状态,使脑水肿得到改善一般足月儿氧流量 0.5~1.0L/min,氧浓度 30%~40%;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氧流量 0.3~0.5L/min,氧浓度 25%~30%为宜给氧过程中,注意调节氧流量,不应长时间高浓度给氧,易造成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及支气管发育不良2.4 呼吸道管理 患儿易发生呕吐或痰堵而加重缺氧,因此,必须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x【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8 年 2-11 月收治的 92 例新生儿缺氧3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方法结果 92 例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好转 76 例,未愈 7 例,自动出院 9 例结论 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观察及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在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损伤,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是否及时可直接影响预后1 临床资料我科 PICU 在 2008 年 2-11 月共收治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92 例,男 52 例,女 40 例;早产儿 44 例,足月儿 48 例;轻度 60 例,中度 16 例,重度 16 例,均有窒息史,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得到满意的效果。

      结果如下: 好转 76 例,未愈7 例,自动出院 9 例2 观察和护理2.1 分度 根据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有无惊厥、病程及预后等临床上分为轻、中、重度[1,2] (1)轻度:出生 24h 内症状最明显,常呈现淡漠与激惹交替,或过度兴奋,有自发或刺激引起的肌阵挛颅神经检查正常,肌张力正常或增加,Moro反射增强,其他反射正常,瞳孔扩大,心率增快,无惊厥,脑电图正常,3~5 天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很少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2)中度:24~72h 症状最明显,意识淡漠、嗜睡,出现惊厥,肌阵挛,下颌抖动,肌张力减退,瞳孔缩小,周期性呼吸伴4心动过缓,脑电图呈低电压、惊厥活动,1~2 周后可逐渐恢复,但意识模糊进人浅昏迷并持续 5 天以上者预后差 (3)重度:初生至 72h 症状最明显,昏迷,深浅反射及新生儿反射均消失,肌张力低下,瞳孔固定无反应,有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常呈现去大脑状态,脑电图呈现爆发抑制波形,死亡率高,幸存者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2.2 生命体征变化 小儿神经功能稳定性差,对外界干扰有较强的反应,易出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要特别注意及时给予心肺监护,观察呼吸节律、频率的变化及有无呼吸暂停等,呼吸不规则是本病恶化的主要表现,同时还应注意有无体温不升或体温过高。

      注意有无皮肤苍白、青紫、发花、黄染等如皮肤苍白或青紫、黄染或发花,常伴有颅内出血情况,病情严重2.3 吸氧时护理 脑组织对缺氧极为敏感,及早合理给氧是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损伤的关键如果脑组织持续得不到氧气,脑组织可产生不可逆的损害一般用鼻导管和面罩吸氧迅速改善脑的缺氧状态,使脑水肿得到改善一般足月儿氧流量 0.5~1.0L/min,氧浓度 30%~40%;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氧流量 0.3~0.5L/min,氧浓度 25%~30%为宜给氧过程中,注意调节氧流量,不应长时间高浓度给氧,易造成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及支气管发育不良2.4 呼吸道管理 患儿易发生呕吐或痰堵而加重缺氧,因此,必须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2.5 保暖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暖,将患儿放在开放式辐射保暖台、暖箱或保温床保暖,维持体温在 36℃~37℃,此点对早产儿尤为重要急救时将患儿5置于辐射抢救台下进行,做好肤温监测,病情平稳后置入暖箱保暖复温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避免升温过快导致脑出血,一般每小时提高 1℃,复温后腹部皮肤温度维持在 36℃~37℃即可达到保温的效果,一切治疗及护理操作均在箱内集中进行,尽量减少打开箱门的次数,维持箱温的恒定。

      2.6 喂养护理 由于患儿吸吮能力差,使得摄入量减少,热量供给不足,部分血浆蛋白质作为热量供给被消耗,因此应早给予合理的喂养保证充足的热卡供给如果不能吸吮,可采用鼻饲管喂养,以保证充足的热卡供给多采用重力喂养,也可采用从胃管持续点滴,同时应严密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有无呕吐,防止窒息的发生认真记录患儿的吸吮情况及每天的出入量,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2.7 基础护理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周围环境应保持安静患儿肩部应抬高15°~30°左右,尽量少搬动患儿及刺激患儿,护理操作时应集中进行,操作 时应轻柔,技术娴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制度,预防交叉感染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定时紫外线消毒,消毒液擦拭保温箱内外,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严禁探视,加强口腔护理,保持脐部、臀部等皮肤的清洁干燥,这些措施均有利于HIE 患儿的恢复2.8 静脉通道的护理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给予抗生素及能量合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行静脉输液时一般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避免每天穿刺,降低了头皮静脉破坏率并减少患儿痛苦,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为3~7 天,每天用安尔碘消毒穿刺处防止发生感染尤其静脉推注甘露醇时必须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以防药液外渗引起皮下坏死。

      3 小结6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死亡率高经积极抢救治疗后仍有部分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要想认真做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不仅要具有密切观察病情、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应熟知该病的基础护理知识、早期个体化干预的护理技巧、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另外,护士更要将自身所应该具有的耐心、细心、责任心与以上这一系列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结合起来达到提高该病的治愈率,降低后遗症发生率的目的[3]在对 92 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下,大大降低了合并症的发生,明显提高了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存活率还有指导患儿出院后必须定时到医院复查,坚持治疗及功能锻炼,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成功的保证参考文献】1 崔焱.儿科护理学,第 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9.2 雪丽霜.新生儿异常症状的观察及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1):11-13.3 梁西凤,王兆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 8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