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要点整理.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0576483
  • 上传时间:2022-04-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个学段:1一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中学语文教学论绪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对象:就是中学语文教育阶段中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矛盾及其运动1. 其存在于中学语文教育的特定阶段2.其特定对象是中学语文的课程与教学任务:就是要揭示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及整个中学语文课程教育的基本规律性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内容:基本围绕着中学语文课程与中学语文教学两个最为重要的领域价值: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丰富了教育科学;2. 是中学语文课程及其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3.是中学语文老师教育的必修课程研究方法:主耍是教育科学研究法,包插: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原则:①实事求是(不能脱离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② 尊重联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运用跨域、联结、综合、比较思维,从与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语文科学等的联系出发);③ 注意发展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中学语文课程是中学阶段教育阶段对学生继续实施母语教育的课程一、性质1. 在我国,语文教育指的是汉语文教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但汉语是中华 民族的共同语所以,语文教育实际上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通常称为“母语教育”。

      2. 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中并没有以独立的语文课程为基础的语文教育活动3. 我国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立始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张隆华先生所言国语、国文,就 是我国结束封建帝制后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名称国 语”为小学、中学语文课程,“国文”为高中语文课程4.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母语课程使用“语文”这一名称,准确的解释应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 叶圣陶先生的说法p2)5. 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文字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 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6.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就是语言课,是中华民族共同语(也即母语)的教养课《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做出的性质表述如下: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 课程的基本特点P4)7. 语文素养(1) 语文素养:是指人经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及实践从而在语文修养方面达到的一定水平 它既包含表现为行为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包含于语文的内涵相关的心理特质2) 义务教育阶段对于语文素养所要达到的认识: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牛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 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 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 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8. 中学语文课程的地位(1)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号其他课程的基础(2) 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二、目标1. 中学语文课程目标可以简单解释为:通过完成中学语文课程规定的学习任务和教育任务, 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水平2. 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结构(从三个维度去认识其基本结构)(1) 知识和技能目标(基础元素)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都把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木技能作为首要的教学 任务(双基教学)知识方面:一般包括语文学科知识和其他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方血:一般包括听说读写和其他智力技能2) 过程和方法目标(最具动态性元素)掌握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掌握过程:实际上是要掌握这一动态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以及各种丰富具体的学习过程 的体验其实质就是要使学习者形成和发展学习策略意识和提高运用学习策略驾驭学习过程 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的过程与方法,不仅是听、说、读、写这些言语活动各白的过程与方法, 而且述要特别掌握好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最为重要的元素)在基础教育中提出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是对我国长期以来育人 内容及其经验的高度概括,也反映出当前我国社会对人才品质的客观要求。

      3.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内涵:(义务教育阶段)P16精神陶冶,文化教育,习惯养成,智力发展,知识积累,能力培养4.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内涵:(义务后教育阶段)P18(1) 积累与整合(2) 感受与鉴赏(3) 思考与领悟(4) 应用与拓展(5) 发现与创新第二章: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一、 内容1. 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系统的构成中学语文课程内容:是为了达到语文课程特定的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 策略、态度、价值观等它主要通过选文以及学习活动设计等去体现主要包括:(1) 识字与写字:分段识字积累3500个,会写汉字超过3000个左右2) 阅读:包括阅读的兴趣与习惯;阅读与背诵,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背诵优秀诗 文240篇(段人阅读的方法与速度;阅读理解与鉴赏等3) 写作:写作的兴趣与信心;写作实践,初中阶段每学年不少于14次,其他课外练笔 不少于1万字4) 口语交际:学讲普通话;各种交际活动中的倾听、表达和交流;基本的口头表达方式; 沟通交际的态度和技巧;与人合作的精神5) 综合性学习:各种文学及文艺活动;主题研究与报告撰写;运用文字、图表、照片等 综合手段进行表达和展示;资料查询与引用;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态度。

      二、 中学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高中教育阶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1•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内容:(1) 课程导引(2) 课程性质(3) 课程目标(4) 课程内容(5) 教学建议(6) 相关附录2. 中学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作用:(1) 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前教材编写的依据,又是中学语文教 学活动中教学组织的规范,还是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后教学评价的准则2) 中学语文课程管理及评价的基础三、中学语文教材1.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 基础广义的语文教材:是一个系列,指的是经过中央和地方有关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审查通过 的供学校使用的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指导书、语文教学参考书、各类语文练习册、语文教 学挂图、语文咅像材料、语文教学软件以及语文选修教材、语文活动教材和语文课外辅助读 物狭义的语文教材:即通常指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2. 语文教材的功能(1) 凭借功能:凭借教材学,凭借教材练,对语文学科尤其重要2) 示范功能:语文教学挑选典型规范的作品作为教材主体,包括课文内容、语言形式、训练难易深浅在内的示范功能。

      总Z,语文教材应该是表达思想的范例、 运用语言的范例、语文训练的范例3) 教育功能: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离不开情、意、道的内容,凭借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的极其丰富的、対学生进行思想情感、道徳意志教育和精神陶冶的内容,充 分发挥语文教材的教育功能4) 发展功能:语文教学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必须依靠语文教材才能完成3. 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构成:(4个系统)(1) 范文系统:范文,即课文,是语文教科书的主体,是供师生阅读学习的范例范文系统作为语文教科书的主体部分形成的系统是语文教科书有别于其他教科书 的一个明显特征2) 知识系统:大致有听说读、写作方法知识、语言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3) 训练系统:主要包括知识习题、作文、语文活动等4) 助读系统:是指编者对整套书、一册书、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的学习目的、学习要求、学习重点、学习方法所做的简要提示4. 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编排体例一般有两种:分编型,合编型1) 分编型:根据中学语文课程的总体要求,把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内容按不同的性质分编写成几种教科书一是两分法,如文言和白话分编,文学和汉语分编,阅 读和写作分编二是多分法,把教学内容分编成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教科书。

      其优点在于序列分明,眉目清楚,系统性强;局限在于使用多种教科书,需 要教师整体把握才能求得整体综合效应2) 合编型:即兼容了所有的语文教学内容,其原始模式是“纯文选型”其中尤以1935年夏丐尊、叶圣陶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为佳其优点在于教师容易从整体 上处理教学内容,取得较好的综合效应;其局限在于系统性不容易体现,编 的不好会显得条理不清,头绪芜杂5. 国家队语文教材的编写的要求:P40(1) 语文教材必须体现时代精神(2) 语文教材必须具有丰富地人文内涵(3) 语文教材必须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4) 语文教材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5) 语文教材必须为师生留有足够的空间第四章: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师一、 中学语文教学1. 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1) 语文知识教养:对读写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和文言知识的系统学握(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2) 语文能力培养:①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每分钟阅读不少于500字,九年的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写作能力(写作速度达到每分钟完成500 字以上)、口语交际能力(讲述、复述、即席讲话、主体演讲)、综 合实践能力。

      ② 高中语文阶段:听说能力、阅读能力(能阅读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初步具备鉴别、欣赏能力;具有一定的质疑、释疑和评析能力)、写作能 力3) 学生智能开发: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彖等各种能力4) 品德观念影响(5) 审美情操陶冶: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美的追求;培养学生対艺术美的欣赏6) 非智力心理因素培养:指的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学习个性品质等方面二、 中学语文老师的素养1. 思想品德素养:指表现在教师身上的那些符合某中政治主张、思想观点、道德标准的稳固特征和倾向性1) 必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2) 热爱学生,期待成才(3)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4) 勤于学习,用于创新2. 学业知识素养:(1) 深厚的语文专业知识:语言学知识、文字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艺学知识(2) 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中学语文教育学知识3)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3. 熟练的语文教学能力:就是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能力1) 语文备课能力:包括领会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编写教案2) 语文施教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表达能力、教学诱导能力、教学应变能力。

      3) 语文考核能力:指导复习的能力、组织考核的能力、评价解释的能力4. 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1) 认知方面: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分配的注意力,较强的记忆力,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力2) 情感方面:积极乐观的心态,博大而无私的爱,较强的情感自控力3) 意志方面:较强的自制力(对消极情绪,自身行为的控制上),不屈不挠的坚定性5. 语文教育研究能力:(1) 调查研究的能力(2) 选题定向的能力(3) 收集资料的能力(4) 开展实验的能力(5) 总结经验的能力(6) 观察想象的能力(7) 反馈验证的能力(8) 撰写论文的能力第五章: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1. 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意义:引导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