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子植物各科常见中药材汇总.docx
3页被子植物各科常见中药材汇总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亚纲)科名常见中药材(药用部位)三白草科鱼腥草(全草)、三白草(地上部分)胡椒科胡椒(果实)、荜菝(果穗)、海风藤(藤茎)、荜澄茄(果实)桑科桑白皮身艮皮)、桑枝(嫩枝)、桑叶(叶)、桑葚子(果穗)、无花果(隐头果)、 火麻仁(大麻的果实)、薜荔(茎、叶)、楮实子(果实)檀香科檀香(心材)桑寄生科桑寄生(枝叶)、槲寄生(茎枝)马兜铃科细辛(根和根茎)、青木香(马兜铃的根)、天仙藤(马兜铃的茎)、马兜铃(果实)、 寻骨风(绵毛马兜铃全草)蓼科大黄(根和根茎)、拳参(根茎)、水红花子(红蓼的果实)、蓼大青叶(蓼蓝的茎叶)、 何首乌(块根)、虎杖(根和根茎)、萹蓄(全草)、金养麦(根茎)苋科牛膝、川牛膝(根)、鸡冠花(花序)、青葙子(种子)商陆科商陆(根)石竹科太子参(块根)、瞿麦(全草)、王不留行(种子)睡莲科藕节(根茎的节部)、荷梗(叶柄)、莲房(花托)、莲须(雄蕊)、莲子(种子)、 莲子心(莲子中的绿色胚)、芡实(种子)毛茛科毛茛(带根的全草)、川乌(栽培品的母根)、附子(栽培品的子根)、草乌(块根)、 雪上一枝蒿(短柄乌头的块根)、威灵仙(根和根茎)、川木通(藤茎)、黄连(根茎)、 白头翁(根)、升麻(根茎)芍药科白芍(栽培品刮去栓皮的根)、赤芍(野生品不去栓皮的根)、牡丹皮(根皮)小檗科淫羊藿(地上部分)、功劳木(茎)、十大功劳叶(叶)防己科防己(根)、北豆根(蝙蝠葛的根茎)、木防己(木防己的根)木兰科厚朴(根皮、干皮和枝皮)、厚朴花(花蕾)、辛夷(花蕾)、五味子(果实)、 南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果实)、八角茴香(果实)、红木香(南五味子根或根皮)樟科肉桂(树皮)、桂枝(嫩枝)、乌药(根)罂粟科延胡索(块根)、夏天无(伏生紫槿的块根)、罂粟壳(果壳)、苦地丁(全草)十字花科板蓝根(菘蓝的根)、大青叶(菘蓝的叶)、莱菔子(种子)、莱菔(萝卜的鲜根)、 地骷髅(萝卜的老根)、南葶苈子(播娘蒿的种子)、北葶苈子(独行菜的种子)、 白芥子(白芥的种子)景天科垂盆草(全草)、景天三七(全草)、红景天(根和根茎)虎耳草科虎耳草(全草)、常山(根)金缕梅科路路通(枫香树的果实)、苏合香(树脂)杜仲科杜仲(树皮)蔷薇科仙鹤草(全草)、覆盆子(果实)、金樱子(果实)、月季花(花)、玫瑰花(花)、地榆(根)、 山楂(果实)、木瓜(果实)、枇杷叶(叶)、杏仁(种子)、乌梅(果实)、桃仁(种子)、 郁李仁(种子)豆科合欢皮(树皮)、合欢花(花或花蕾)、儿茶(儿茶的心材或去皮枝干煎制的浸膏)、 决明子(种子)、皂荚(果实)、皂角刺(棘刺)、番泻叶(小叶)、云实(种子)、 紫荆皮(树皮)、苏木(心材)、黄芪(根)、沙苑子(种子)、甘草(根和根茎)、葛根(根)、 苦参(根)、槐花(花)、槐米(花蕾)、槐角(果实)、山豆根(柔枝槐的根和根茎)、 补骨脂(果实)、鸡血藤(藤茎)、鸡骨草(广东相思子全草)、广金钱草(枝叶)、 降香(树干或才艮部的心材)、刀豆(种子)蒺藜科刺蒺藜(果实)芸香科陈皮(橘的成熟果实)、青皮(橘的幼果或未成熟果皮)、枳实(酸橙的幼果)、 枳壳(酸橙未成熟果实)、黄柏(黄檗或黄皮的树皮)、吴茱萸(未成熟果实)、 白鲜皮(根皮)、花椒(果皮)^椒目(花椒的种子)^代代花(花蕾^香橼(成熟果实X 佛手(果实)楝科苦楝皮(树皮或根皮)、川楝子(果实)、椿白皮(树皮或根皮)、香椿子(果实)远志科远志(根)大戟科京大戟(大戟的根)、甘遂(根)、狼毒(根)、巴豆(种子)、蓖麻子(种子)、 余甘子(果实)、求必应(铁冬青的根)卫矛科雷公藤(根)无患子科龙眼肉(假种皮)、荔枝核(种子)鼠李科酸枣仁(种子)葡萄科白薮(根)锦葵科木槿皮(根和茎皮)、冬葵子(果实)、茼麻子(种子)堇菜科紫花地丁(全草)瑞香科芫花(花蕾)、沉香(含油树脂的木材)使君子科使君子(果实)、诃子(成熟果实)桃金娘科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实)、桉树、白千层五加科人参、西洋参(根和根茎)、三七(根)、刺五加(根、根茎或茎)、 五加皮(细柱五加的根皮)、通草(通脱木的茎髓)伞形科当归(根)、白芷(根)、独活(重齿当归的根)、北柴胡(柴胡的根)、川芎(根茎) 南柴胡(狭叶柴胡的根)、藁本(根茎)、前胡(根)、南鹤虱(野胡萝卜果实)、防风(根)、 北沙参(根)、蛇床子(果实)、明党参(根)、小茴香(果实)、积雪草(全草)、 阿魏(新疆阿魏的树脂)山茱萸科山茱萸(果实)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科名常见中药材(药用部位)杜鹃花科闹羊花(花)报春花科金钱草(过路黄的全草)木犀科连翘(果实)、连翘心(种子)、女贞子(果实)、秦皮(白蜡树的茎皮)马钱科马钱子(番木鳖的种子)、密蒙花(花)龙胆科龙胆(根和根茎)、秦艽(根)夹竹桃科罗布麻(叶)、络石藤(茎叶)、长春花萝摩科白薇(根和根茎)、白前(柳叶白前的根和根茎)、香加皮(杠柳的根皮)、 徐长卿(根和根茎)、白首乌(块根)旋花科菟丝子(种子)、牵牛子(种子)、丁公藤(茎藤)、甘薯紫草科紫草(新疆紫草的根)马鞭草科马鞭草(全草)、蔓荆子(果实)唇形科益母草(全草)、丹参(根)、黄苓(根)、薄荷(全草)、苏子(果实)、紫苏叶(叶)、 藿香(全草)、半枝莲(全草)、荆芥(地上部分)、夏枯草(果穗)、泽兰(全草)、 连钱草(活血丹的全草)茄科洋金花(花)、枸杞(果实)、地骨皮(枸杞的根皮)、天仙子(莨菪的种子)、华沙参(根)、 锦灯笼(酸浆的宿萼或带果的宿萼)玄参科玄参(根)、地黄(根茎)、胡黄连(根茎)紫葳科凌霄花(紫葳的花)、梓实(梓树的果实)列当科肉苁蓉(带鳞叶的肉质茎)爵床科穿心莲(全草)、南板蓝根(马蓝的根)茜草科栀子(果实)、茜草(根^红大戟(块根X钩藤(带钩的茎枝X巴戟天(根、鸡矢藤、 白花蛇舌草(全草)、金鸡纳树忍冬科金银花(忍冬的花蕾或刚开的花)、忍冬藤(茎枝)、山银花(来源于山忍冬等)败酱科败酱草(全草)、甘松(根和根茎)川续断科续断(根)葫芦科瓜蒌(栝楼的成熟果实)、天花粉(栝楼的块根)、罗汉果(果实)、 丝瓜络(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桔梗科桔梗(根)、南沙参(根)、党参(根)、半边莲(全草)菊科菊花(花序)、白术(根茎)、苍术(根茎)、木香(根)、青蒿(黄花蒿的地上部分)、 艾叶(叶)、漏芦(根)、苍耳子(果实)、牛蒡子(种子)、土木香(根)、茵陈(幼苗)、 紫菀(根和根茎)、旋覆花(头状花序)、墨旱莲(全草)、大蓟、小蓟(全草)、 佩兰(全草)、莴苣子(果实)、黄鹌菜、蒲公英单子叶植物纲科名常见中药材(药用部位)香蒲科蒲黄(花粉粒)泽泻科泽泻(块茎)、慈姑禾本科竹茹(秆的中层)、淡竹叶(茎叶)、薏苡仁(种仁)、白茅根(根茎)、芦根(根茎)、 浮小麦(果实)、玉米须(花柱)莎草科香附(块茎)、黑三棱(块茎)棕榈科大腹皮(槟榔的果皮)、槟榔(种子)、进口血竭(麒麟竭的果实或树干中的树脂)、椰子天南星科天南星(块茎)、半夏(块茎)、虎掌南星(掌叶半夏的块茎)、禹白附(独角莲的块茎)、 水半夏(块茎)、石菖蒲(根茎)、水菖蒲(菖蒲的根茎)、千年健(根茎)谷精草科谷精草(草花葶的头状花序)灯芯草科灯芯草(茎髓)百部科百部(块根)百合科百合(鳞茎的鳞叶)、黄精(根茎)、玉竹(根茎)、贝母(鳞茎)、知母(根茎)、 重楼(七叶一枝花的根茎)、麦冬(块根)、天冬(块根)、土茯苓(光叶菝契的块根)、 藜芦(鳞茎)、芦荟(叶或叶汁干燥品)、国产血竭(剑叶龙血树的树脂)石蒜科仙茅(根茎)薯蓣科山药(薯蓣的根茎)、穿山龙(穿龙薯蓣的根茎、黄药子(黄独的块茎X绵萆薢(根茎)鸢尾科射干(根茎)、番红花(花柱)、川射干(鸢尾的根茎)姜科生姜(根茎)、莪术(广西莪术、温郁金等的根茎、郁金(广西莪术、温郁金等的块茎、 砂仁(果实)、豆蔻(果实)、草果(果实)、红豆蔻(果实)、草豆蔻(果实)、 高良姜(根茎)、益智(果实)兰科天麻(块茎)、石斛(全草)、白芨(块茎)备注:以上各科按恩格勒系统分类所得广东药学院09中栽鉴 2011-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