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新闻稿范文1800字.docx
23页电视新闻稿范文1800字 范文 1:事件报道题目:我国长江流域出现日全食天文奇观(导语)今天上午,长近 1 万公里、宽约 250 公里的“日全食带”跨越亚洲大陆, 我国很多地区的人们目睹了这一壮观的日全食天象,人们生产生活秩序如常解说) “日全食带”早上 7 点 58 分起始于印度,进入我国境内后,经过西藏、 云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 40 多个城市,中午 11 点多 钟进入太平洋所谓“日全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挡住全 部太阳光球所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天象整个过程包括初亏、食既、食甚、生光、 复圆五个时期解说)在西藏、四川、安徽、重庆、浙江等地,中央电视台联合 14 家地方电视台, 从地面到空中对日全食进行了直播报道,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见证了这难得一见的天象现场)记者:(解说)在我国,人们对日食的观测已有 4000 多年历史,根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 台的预报,这次日食是自 1814 年到 2309 年近 500 年间,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 最长的一次,也是世界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我国长江流域的 42 个城 市都可以直接观测到这次天文奇观。
同期声)群众: (解说)天津、广州、海南、山东、辽宁等地区尽管不在日全食带,但人们还是 看到了日偏食的美妙景色专家介绍,因为天气原因此次无法看到日食的地区,实 际上也能感觉气温下降、光线转暗等微妙变化,这其实也是日食的奇妙经历范文 2人物报道(题目)“80 后”交警孟昆玉:群众需要是最大的幸福(导语)这几天,一位普通的年轻交警成为了网络名人,随着他的工作和生活见 诸互联网,这位“民选”的“北京最帅交警”感动了许多人解说)在搜索引擎输入“北京最帅交警”就能找到孟昆玉,他的十几段视频在 互联网上传播,网友们用“阳光、帅气”来形容他解说)其实从警校毕业开始,小孟就是队里出了名的“好琢磨” ,和平门路口左 转弯待转信号灯只有 10 秒钟,每次只能停三四辆车记者发现,小孟常把自己的站 位让给车辆同期声)孟昆玉: (解说) 值勤时的小孟是个 “分秒计较” 的人, 为此记者也给孟昆玉算了一笔账: 一个信号灯周期,打手势 25 到 30 次一个岗下来,同样枯燥的动作作就要重复 900多次而这个 28 岁的小伙子,已在这个路口风雨无阻地坚守了八年解说)夜查是交警工作最苦的活,不仅要熬夜,还可能会面对酒后司机的种种刁难。
这位酒后驾车的外地司机迟迟不肯在罚单上签字,小孟和他唠起了家常 (同期声)孟昆玉:??(解说)经过耐心劝说,这位司机心服口服地接受处罚,小孟还细心地为他联系 了晚上在北京的落脚点解说)工作之余的孟昆玉也和其他 80 后一样喜爱上网、读书、玩游戏,几经 寻访,记者发现,原来这个网上最帅交警也是被一群大学生街拍时“挖”出来的同期声)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王鉴理:??(解说)网友们都说 80 后很难找到幸福感,对此小孟有自己的见解 (同期声)孟昆玉:??范文 3:青海玉树:军地合力应对震后最大一次雨雪天气(导语)从昨晚开始,玉树地震灾区遭遇震后最大一次雨雪天气,救援部队官兵 与当地各方力量紧急行动起来,采取措施确保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正常 (现场)本台记者 王卫国:这里是玉树赛马场受灾群众安置点,因为降雨时间比 较长,现在山上已经形成了一层积雪,安置区的河水也上涨了解说)在结古镇一些路段,积水无法排出,低洼地带帐篷被淹,消防官兵带着抽 水机前来救援在很多安置点,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挨家挨户排查,加固帐篷,安装 防雨设施,挖掘排水沟第二炮兵医疗队还为村民们送来了熬制好的驱寒姜汤和感 冒药同期声)玉树州结古镇红卫村村民 尼玛卓玛 :今天天气特别冷,解放军送来 了姜汤,我们心里特别暖和。
现场)本台记者 王明生:这里是玉树民政宾馆,也是这次抗震救灾物资的存放 点为了避免雨水对物资的损坏,兰州军区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通信连的官兵们正 在对物资进行转运,以及防雨处理解说)青海省军区独立团组成地质勘测小分队,与当地村民配合, 沿山脚和河流 低洼地段展开全面排查,避免降雨可能带来的次生地质灾害第二篇:电视新闻稿写作常识 9600字电视新闻稿写作常识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叙述新闻事实,供播音员诵读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音画兼备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稿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然而,近几年电视新闻稿却出现诸多值得大家深思的些问题词藻华丽 实功虚做以最通俗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使受众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应该是电视新闻人不懈的追求但有的稿件却刻意堆砌华丽词藻,稿件看似文采斐然,但和画面结合起来却如画蛇添足如某电视台播出新闻《新年第一天:××山雪淞醉游人》,文稿如下:“雪后的××山处处银光闪烁,山峰林海变成了雪淞世界,万仞白峰,苍穹更显高远串串雪挂沿树枝或树梢蜿蜒伸展,有的像银龙飞舞,有的似珍珠翡翠,晶莹剔透簇簇松针宛如玉菊绽放,莲花盛开。
这样的描述看似华丽诱人,但配在丰富多彩的电视画面上就显得多余而且,比喻和描述性语句并不是电视新闻的语言,颇有卖弄文采之嫌形似报告 缺乏活力电视新闻稿本应采用与画面匹配互补的语言来说明和阐释新闻事实,语言应追求新鲜灵活,尽量减少抽象、笼统、概括 而有些报道却形似报告,毫无鲜活灵气如某电视台播出一篇关于农村新型实用人才建设的新闻,文字表述如下:“??为使新型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市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仅20xx年就投入800多万元,先后组织实施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百千万’工程,选拔市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100名、乡镇级1086名,培训农村党员干部8000多人次,4560名农民技术员获得农民技术职称或绿色证书这简直就是一篇工作汇报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字指标完全湮灭了观众解读新闻的乐趣思维混乱 漫无边际电视新闻稿在结构上应该具备三个特点,即主题明确,构思新颖,层次分明但《××市30万群众告别吃水难》的开头是这样写的:“现场主持:观众朋友,这里是××市饮用安全水工程的奠基现场,??年底工程完工后,这个市又将有30多万氟区群众用上安全水如此阐述,将一件进行状态中的事件改写成完成状态,如果记者不是有意混淆事实,那就说明该记者的思维混乱,说理不清。
表里不一 声东击西有些稿子声画两张皮,而有些则是表里不一,甚至连题目和内容都难作到一致如《××成为第一个用电量过100亿千瓦时的革命老区》,从题目看,稿件要反映的是老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用电量的增加,但文稿子却是另一回事:“今年以来,××供电公司坚持活跃经营机制,加大投资力度,全年电网建设总投资14亿元,增加主变容量105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00公里,全面开展标准用电村建设,完成145个标准用电村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市电网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为××市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动力保障稿子全没说到点子上,像是供电公司的一个年终总结夸大事实 信口开河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不切实际,既是工作态度的问题,又是一个职业道德的问题而在一些电视新闻记者的稿件中,对事实不负责任的夸张,缺乏依据的夸大等并不少见如《××市:文化大院成为解决留守老人、儿童问题新方法》,此提法过于主观,不够科学也不够准确,一个文化大院就能解决留守老人和孩子们的问题?另外,在一些稿件中记者不加调查,不动脑筋,随意对某一个工程、某一项成果冠之以“亚洲最大”、“中国第一”、“全省之首”等头衔,没有把精力放在新闻事实本身的特征上,而是在表象上做文章,而且消息来源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这些都是要不得的。
不明就里 采访肤浅有一篇反映小学生义卖献爱心的稿子:??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小朋友又成交了一笔对她来说不小的买卖记者:你都卖了些什么东西?×××:我卖了一些吃麦当劳赠的玩具,还有家长帮我画的画,还有日历,还有一些小玩具等,然后,我想把它卖了钱捐助那些贫困的人小学生们的推销能力还真不错,不到三个小时,摊上琳琅满目的小人书、玩具、文具已所剩无几他们把义卖所得的钱全放进了“爱心箱”经合计,此次活动义卖得款共3000多元这篇稿子从立意上来讲没任何问题,由于采用了现场声整体上也比较鲜活生动,但有一个关键因素记者没有交代,这些旧玩具被谁买走了?稿件里面没有交代,这样处理稿件难免会让受众对此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在记者发现这一问题时,活动已经结束,稿件留下很大的遗憾由于前期采访的不用心造成的缺陷靠后期是无法弥补的缺乏关爱 追求噱头有一篇报道一起连环车祸造成人员伤亡的稿子:“??您瞧这个主还没爬出来,后面又来了一辆,只听‘咣’的一声,两辆车亲一块了,这边还没反应过来呢,紧跟后面的又一个伙计一头撞了上来??真是一场惊险刺激的汽车大冲撞啊!”由于采用了调侃的语言风格,把一场人命关天的悲剧事件,变成了冷眼旁观、幸灾乐祸、缺乏关爱的笑料,明显反映出对生命的不尊重。
照抄术语 愚弄观众有一篇题目为《山东信息公共平台》的稿子开头就是:“氧化铬催化剂制备是××集团绿色环保制冷剂 134A的核心技术,从氯化铬制备的氧化铬系列催化剂,结晶度很低,催化性能有一定波动,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搞清楚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因素,一度影响了绿色环保制冷剂134A的生产能力??”一系列专有名词陈述下来,观众对电视台所报道的内容依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而,作为记者和编辑人员应该认真领悟电视新闻稿件要传达的新闻事实的内涵,更准确、更通俗地加以表述,使电视新闻稿更好地服务于画面新闻稿写作培训一、基本知识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这一定义体现了三个要点:⑴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事实;⑵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⑶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新闻是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第一要素一条完整的新闻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背景五部分一)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眉目,是新闻内容的精粹所在标题是新闻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标题别致,新闻也会增色;反之,新闻也无光彩新闻的标题有正题、引题和副题等形式正题是标题的主体部分之一,一般概括标题的主旨,点明立意之所在。
引题和副标题则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或对正题予以补充写好新闻标题,需做到:1准确符合新闻内容2鲜明有鲜明的政策倾向和新闻价值3生动新鲜活泼,具体形象,最好带点文采4简炼用较少的文字概括和包含较多的新闻内容二)导语导语就是消息的开头,它要求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的事实,揭示全文的主题思想,以便使读者了解主要内容,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导语是从事实中提炼出来的精华部分,具有统一全文的作用,因此,有人称之为“消息中的消息”导语的写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直叙式就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扼要叙写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给读者以开门见山、直接了当、一目了然的印象直叙式导语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写法如《东京宣布无条件投除》 (美联社19xx年8月1电)中的导语,只用“日本投降了”一句话,把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告诉了读者2设问式以设问开始,把新闻消息里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所要介绍的经验更尖锐、更突出地提到读者面前,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深思设问之后立即用事实作出回答3描写式文章一开始就针对消息内容中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某一侧面,用简洁的笔调勾出它的形象,从而给读者以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