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盘点中的应用分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3007909
  • 上传时间:2022-01-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1.7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盘点中的应用分析许毅(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611731)xuyiahau@摘要:射频识别技术并非新兴的技术,但是依托于当前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和集成电路 技术的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主要分析了该技术在图书馆领 域的实际应用现状,以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开展的RFID图书盘点应用为例,分析了目前RFID 技术所体现的特点关键词:射频识别图书馆盘点应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由于具有无需直接接触、无需光 学识别、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信息输人和处理,且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信息技术界人 士的极大推崇近年来,该技术发展迅速,被广泛应用在信息采集和商品识别等多个领域, 而且正不断的向图书馆领域渗透,并已成为了近几年图书馆界关注的热点之一1.图书馆射频识别系统概述1.1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状况近年来,射频识别技术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的图书馆领域,应用发展迅速,引起了国内 外图书馆界的高度关注2005年2月召开的国际第七届射频识别技术工作组会议上,美国 图书馆协会(ALA)和图书产业学习研究组(BISG Book Industry Study Group)重点讨论了射频 识别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相关问题山。

      从全球图书馆使用射频识别技术的实践来看,2003 年,Boss报道说全球不少于200家图书馆使用射频识别系统⑵,Molnar在2004年指出北美 有超过130家图书馆使用射频识别系统⑶2006年10月,中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 称863计划)设立和发布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等20个重大课题,标志着射 频识别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其中也包括国内的各类图书馆1.2图书馆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图书馆射频识别系统是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图书馆领域管理,以帮助图书馆实现读者 自助借阅、24小时读者自助还书、快速馆藏资料清点、计算机辅助图书排架、顺架以及安 全防盗等功能通常情况下,图书馆射频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射频识别电子标签、馆员工作站、 自助借还系统、移动或手持盘点系统、安全检测门系统以及相关应用软件等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根据各图书馆的实际应用需要,包括图书射频识别标签和层位射频 识别标签图书射频识别标签用于识别图书分类,层位射频识别标签用于识别书架和层位, 精确定位图书馆员工作站,馆员工作站设备组件包括射频识别图书标签读写器及配套天线、图书条码 阅读器、管理员工作台等作为图书馆与读者间最重要的接口,馆员工作站帮助图书馆馆员 轻松实现图书管理操作和对读者行为的登记以及进行从条码到电子标签的转换等工作。

      自助借还系统,结合无线射频识别、计算机、网络、软件以及触摸屏控制操作技术,实 现对安装有电子标签的图书进行借还、续借功能,是射频识别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用到的设备 之一系统组成包括:一体机、控制主机、读写器、天线、射频电缆线、扬声器,通过安装 在控制主机上的自助借还软件,可实现多本图书同时借还、续借操作,具有识别速度快、借 还效率高、设备安装维护方便等特点移动或手持盘点系统,以图书标签为流通管理介质,以单面单联书架的一层作为基本的 管理单元,通过架标与层标,构筑基于数字化的智能图书馆环境,从而实现图书馆新书入藏、 架位变更、层位变更、图书剔除和文献清点等工作,实现典藏的图形化、精确化、实时化和 高效率系统具有操作界面友好,数据处理能力强等特点安全检测门系统,它能够对粘贴有射频识别标签的流通文献进行扫描、安全识别,用于 流通部门对流通文献进行安全控制,以达到防盗和监控的目的射频识别电子监控防盗门的 功能包括:检测激活的标签、记录读者数量与警报数量、读取显示触发警报的书籍序号并更 新至管理工作站、每日自动清零、自我诊断等图书馆射频识别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流程如下图:图1图书馆射频识别系统构成流程图图2图书馆射频识别系统构成直观图2.结合射频识别技术所开展的图书盘点工作2. 1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开展图书盘点的可行性简析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开展图书盘点与图书馆传统的盘点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相较于传统 盘点,前者对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的要求更高,对网络以及各类相关软硬件设备的依 赖性更强。

      要顺利实施RFID盘点,在软硬件、网络以及系统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一是上文所涉及到的移动盘点设备,主要有如下几个模块组成:手持式射频天线模块, 用于读取图书标签数据;便携计算机系统,用于转换读取的数据以及显示用户操作界面;网 络接入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无线网将便携计算机系统处理的数据与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之间 进行实时传输二是较为密集分布的有线网口或者是有能保证稳定连接的无线网信号,密集分布的有线 网口可以缩短移动盘点设备连接网口的线缆长度,同时较短的网线长度既能保证较少的网络 信号衰减,又能保证工作场所的整洁,如果馆内有稳定的无线网信号,那么无线网络可以取 代有线网络连接的方式,以满足盘点过程中的实时数据连接需求三是使用性能较好,内存较大的服务器在网络条件较好、多台盘点设备同时工作的情 况下,服务器对数据处理的速度就成为了决定盘点效率关键环节实践表明,在馆藏100 万册左右,三万名左右读者规模下,RFID服务器数据库将会占用超过2GB的内存,因此对 于服务器内存的要求至少要为4GB,如果服务器还用于处理读者数据转换及认证、终端实 时监控等方面的应用,那么对处理器的要求至少应为四核心,推荐使用双处理器(八核心) 的服务器。

      2.2 RFID盘点实施情况概述我馆自2010年10月开始启动RFID项目,运行至2012年1月底开始,利用寒假期间 对清水河校区图书馆的在库图书进行闭馆全面盘点参加此次盘点的人员共计60人,移动 盘点车10台,实施周期15个工作日左右,完成545170册图书的盘点工作经过周密的前 期规划安排,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目前清水河校区图书馆馆藏图书的情况,对遗失图书数量及 分布做出了比较直观的统计和分析对于图书的遗失率统计,我馆精确到了每层楼的每个区域(每层分为4-5个区域),这 样做既可以更好地掌握读者对某类图书的偏好程度,在今后图书采购中加大对此类图书的采 购力度,又可以对遗失率高的楼层、区域采取一定的强化监控措施,降低损失经过统计, 清水河校区图书馆的总体图书遗失率<2.15%,其中,遗失率较高的区域为四楼的I类图书 以及五楼的N、P、Q、R、S、U、V、Z类图书(此类图书在同一区域)2.3 RFID盘点使用小结与传统图书盘点方式相比较,RFID盘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读取方式,图书搬,平均读取速率,显不错、乱架,同时读取以及误读漏读率等几个方面,如下表所不:表1图书盘点方式对比传统盘点方式RFID盘点方式读取方式条码扫描无线射频识别图书搬运需要不需要平均读取速率20木/分600本/分能否显示错架、乱架信息否是同时读取多本图书信息否是误读漏读率低较高通过上表可以发现,RFID盘点方式比传统盘点方式有更多的显著优点:第一、操作简便,RFID标签不需要像条码扫描一样要把条码扫描器直接对准条码标签 才能进行读取,它只要在探测范围内,可以以任何方向、角度读取数据,这样就大大方便了 实施盘点的工作人员。

      第二、提高了图书盘点速度,可以同时读取多本图书信息这就不需要对图书进行搬运, 不但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可以将图书盘点这一图书馆界 棘手的工作转变成常规性工作来开展第三、对错架、乱架提供了直观的指导,当扫描图书时,如果遇到此类情况,盘点车的 系统界面就会有相应的声光报警并有相关信息提示,这样,即使经验不足的工作人员也可以 较为准确地对书架图书进行整理当然,由于RFID的本身无线读取的特性,无线信号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误读漏 读率较高这一缺陷不可忽视,我馆在盘点实施过程中,通过微调盘点手持天线的发射功率, 可以将误读漏读率以及读取速率调整到一个较为满意的平衡点,保证了图书盘点工作的高效 开展总之,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图书馆领域,将会给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带来变革特别是随 着以城市为中心的图书馆联盟一体化发展机制的形成,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的未来有着广 阔的前景,但是也存在着众多挑战,以我馆实施RFID自助借还项目为例,仅标签的购置成 本就占了项目经费的很大一部分,可见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应用所遇到的挑战之一是标签 价格依然过高另外,设备的可靠性以及专业的工业设计理念等,对使用者体验的方面影响 巨大,这也是制约此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使用数量的不断增 加,国内技术的逐步成熟,标签的成本会不断下降只要解决好产业链上各单位的成本问题, 大胆进行技术创新与突破,利用好中国国内广大的市场,射频识别技术在我国图书馆的推广 应用必将走上快速稳定发展的轨道参考文献[1] Lichtenberg James, Rogers Michael ALA/BISG-sponsored RFID working group holds Berkeley meeting.Library Journal 2005 (4): 27-29[2] Boss Richard. RFID technology for libraries . [2007-11-10] www.alaorg/ala/pla/plapubs/technotes/rfidtech-nology.htm.[3] David Molnar, David Wagner. Privacy and security in library RFID: issues, practices, and architectur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1th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ACM Press, 2004Analysis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in Library Inventory Practice(Xuyi, Library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China,)611731)Abstract: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is not a new technology, but relying on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n many fields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major technical areas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he library, took the RFID book inventory in library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R。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